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在中风后遗症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3-21 00:18陈玉武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针刺

陈玉武

摘要:目的 探究中风后遗症期应用针刺、中药内服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0.01~2020.12本院收治的36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18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18例,加用针刺、中药内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试验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内服能够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自我生活能力,效果顯著。

关键词:针刺;中药内服;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型;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中风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相关数据表明,约有75%的中风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吞咽障碍、偏瘫、口舌歪斜、语言障碍等[1]。西医治疗中风主要以溶栓、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营养神经等为主,但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期神经功能障碍方面效果不理想。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历史悠久,可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口舌歪斜、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纳入2019.01~2020.12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常规西医治疗与加用针刺、补阳还五汤治疗作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01~2020.12本院收治的36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中风后遗症期中西医诊断,辩证为气虚血瘀型[2-3];年龄>40岁;无药物过敏史;病情稳定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损害者;精神、意识障碍者。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41~75岁,平均(62.54±4.81)岁;病程32~87d,平均(53.46±6.18)d。试验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1~74岁,平均(62.58±4.83)岁;病程32~86d,平均(53.42±6.15)d。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阿伐托他汀调节血脂,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并加强监测;监测体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病情允许下使用脱水剂等;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中药内服治疗。①针刺:半身不遂者取穴:手三里、外关、梁丘、血海、合谷、曲池等;言语謇涩或不语者取穴:哑门、通里、廉泉等;口眼歪斜者取穴:地仓、颊车、下关等。患者取舒适体位,常规取穴皮肤消毒。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提供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30×40mm)进行针刺,刺入深度以患者感到酸胀感为宜,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②补阳还五汤加减:药方:黄芪:15g;川芎:12g;当归、赤芍:各10g;地龙、桃仁、红花:各6g。头晕头痛者加天麻、钩藤;咳嗽咳痰者加桔梗、浙贝母;气短汗多者加五味子;四肢乏力者加人参;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砂仁;大便秘结者加麻子仁、大黄。每日1剂,清水熬至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完成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NIHSS:0~45分,分值越小,神经功能缺损越轻;Barthel指数:涵盖进食、洗澡、穿衣、如厕、平地行走45min、上下楼梯等10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大,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NIHSS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是由脑出血、脑外伤、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事件引起的神经障碍性疾病,后遗症期是指中风发病后6个月仍存在偏瘫、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时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沉重的负担。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药物治疗会增加患者的耐药性,整体疗效降低。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案,长期规律的训练能够维持人体内部肌群的正常生理水平,唤醒持久休眠的脑细胞,引导神经细胞运动,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但单一的康复训练疗效有限,无法对神经系统进行深层次的刺激,故需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中风病因复杂,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立论,由于感受外邪所致,后以“内风”学说立论,属内伤病证;医学名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提出“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家认为中风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存在脏腑阴阳失调,外受风、寒、热、湿等邪气侵袭,又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过度劳累等因素影响,导致积损正衰,气血不畅,致使气血失调,经络阻滞不通,血脉瘀滞,发为中风。由此可见,可从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等方面治疗中风后遗症。针刺是传统医学特色技术之一,通过特定穴位对神经产生深层次的刺激作用,针刺手三里可治中风半身不遂,针刺外关能够补阳益气,针刺梁丘能够升清降浊,调节脏腑阴阳平衡,针刺血海能够补脾益气,针刺合谷可调节人体气机,促使气血运行,针刺曲池能够疏经通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疏经通络,改善脑部循环的目的;现代医学还认为针刺可提高神经的兴奋程度,有效辅助神经功能的恢复[5]。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方中的黄芪补血养血;川芎行气活血;当归活血补血;赤芍散瘀止痛;地龙祛风通络;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诸药联用相辅相成,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疏经通络等功效[6]。将针刺与补阳还五汤相结合,通过针刺改善脏腑功能,促进汤药的吸收,进而强化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提升。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2个月加用针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西医治疗组,且Barthel评分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差异显著,说明针刺结合中药内服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余长江[7]等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针药结合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且Barthel评分分布范围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针刺结合中药内服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提升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佳.李军教授应用清脑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J].河北中医,2017,39(1):5-7.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0-22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1.

[4]熊剑.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2):248-250.

[5]张静,陈莉,王丽娜.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4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0):79-80.

[6]张克飞,王旋旋,王兵.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9):1170-1171.

[7]余长江,胡小军,訾璐,等.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7):861-863.

3349501908234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观察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