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安全性分析

2022-03-21 00:18雷仲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雷仲平

摘要:目的 浅析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50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依据是否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未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观察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就患者输血安全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血安全性高于对照组,且性别、妊娠史、输血史均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及时确定不规则抗体阳性状况,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还需注意女性、具有妊娠史及输血史患者的筛查工作。

关键词:临床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治疗安全性;血型鉴定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现如今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迅猛发展,因ABO血型鉴定结果偏倚而致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1]。有相关数据显示[2],不规则抗体又称意外抗体,是指血清中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不规则抗体会引发程度不一的输血反应,输注含有相同抗原的血液会增加溶血性输血反应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损伤医院整体形象[3]。罗娜维[4]研究指出,对于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确定不规则抗体阳性情况,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有效保障输血安全性。为此,输血前开展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查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50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依据是否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0~60岁,平均(48.25±2.71)岁。观察组男14例,女11岁,年龄30~60岁,平均(48.27±2.68)岁。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入组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输血临床指征;②临床检查资料无缺失;③各项生命指标稳定;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实验知晓,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患者;②具有输血禁忌症的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④肝脏及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不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根据常规输血流程开展,给予交叉配型,给予符合血型鉴定的血液,同时在输血过程中强化护理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状况,并予以相应的处理。

观察组接受不规则筛查,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分析,对阳性结果进行鉴定,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血(3ml),置入抗凝试管中,离心5min(3000r/min),直至无纤维蛋白凝块;使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分析IgM不规则抗体,抽取血浆100uL和筛选红细胞50uL,将混合液离心15s(3000r/min),若出现聚集状况提示存在IgM不规则抗体;使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检测IgG,若出现凝集,提示IgG不规则抗体;选择与患者血型相同的血液交叉配血,结果相合后输血。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输血安全性,并记录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安全性组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风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觀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状况

25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4例,检出率15.00%,其中性别、妊娠史、输血史均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指受血者输入不相容红细胞或存在同种抗体的供者血浆,导致供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机体内出现破坏,从而引发的不良反应[5-6]。根据发生的缓急可分为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导致溶血的原因为ABO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引发,其溶血程度与抗体效价及输注的红细胞量息息相关[7]。

对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极为重要,能有效避免盲目输血而致的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是指可引发各类免疫性输血反应、红细胞无效输血、新生儿溶血或使输入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8]。不规则抗体是在37℃下有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往往在室温下肉眼不易发现凝集状况,且大多数在37℃下有反应活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5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4例,检出率15.00%,在输血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患者机体内抗体经过新陈代谢造成衰竭,从而导致检出率较低。与此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另发现,性别、妊娠史、输血史均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源性血液对机体而言属于异物,随着患者输血次数的增加,导致机体内抗体成分复杂,极易出现不规则抗体。修广岩[9]研究指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在输血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保障治疗安全性。除此之外,对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患者,避免由于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患者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将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总而言之,输血治疗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措施,不但能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失血性休克,还能补充凝血因子及紅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障碍与急性缺氧,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不良输血反应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血清学检测质量管理是降低相关不良输血反应的关键,输血前血清学检查项目之一,对于治疗患者,可有效保障治疗安全性,临床需加强对女性、以及具有妊娠史与多次输血史的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工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提升检验质量,进一步保障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梁宝华,黃燕芬,郑博金, 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880-1882,1885.

[2] 戚曦,高灵宝.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8):130-132.

[3] 李海丽,居敏,朱婷文,等. 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的临床输血安全价值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142-143.

[4] 罗娜维.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调查及阳性患者输血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2021,41(7):5-7.

[5] 谭宝华,梅雪.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中应用探讨[J]. 糖尿病天地,2021,18(4):149.

[6] 吕凤阳.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输血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5):78-79.

[7] 刘卫永,雷爱丽.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效果[J].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80-1281,1284.

[8] 王晓宁,王震,刘冰,等.老年待输血患者Rh系统表型分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6):1143-1146.

[9] 修广岩.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6-27.

388050190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