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2022-03-21 00:31马艳梅邓仲麒吴丹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马艳梅 邓仲麒 吴丹

摘要:目的 探寻益气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入的3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益气养血通痹汤;甲钴胺片;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机体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详细的发病机制还尚未完全清楚,病理机制也比较复杂[1]。该疾病晚期时通常会出现不对称、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对称性四肢疼痛、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2]。西医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有甲钴胺片等,虽然能够改善一定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无法根治[3]。近年来,中医治疗在临床获得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逐渐在临床开展。基于此,本研究研讨了益气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入的3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女8例,男7例,年龄50-60岁,均数为(55.63±2.01)岁。对照组,女7例,男8例,年龄50-60岁,均数为(55.91±2.1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4]:(1)符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经过临床各项检查确诊;(2)研究前两个月未接受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治疗;(3)对本研究均知晓同意并且能够追踪随访者。排除标准:(1)对研究用药过敏;(2)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3)皮肤存在大面积的破损;(4)凝血功能异常者;(5)认知、精神存在障碍者。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的降血糖治疗,使用胰岛素、降糖药、控制饮食等。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苏州唐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家准字H20060865;规格:0.5mg),一次0.5mg,一天三次,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四个疗程。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方剂包括黄芪60g、桂枝12g、白鲜皮12g、鸡血藤12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当归10g、赤芍10g、桑葚8g、桃仁6g、红花6g、地龙6g、全蝎3g。若肢体痉挛者加10g木瓜;若明显麻木者加大地龙的用量;阴虚内热者加10g天花粉;明显痛者加6g延胡索。将所有药物共同煎煮取300ml汁,早晚饭后各服用150ml,一天一剂,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四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較,临床症状包括肢端发凉、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异常,采用四级评分法,分别包括0、2、4、6分,其中0分表示无症状;2分表示偶尔出现症状;4分表示症状每日均会发生;6分表示症状持续发生,难以忍受。(2)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比较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采用肌电图机检查,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包括右侧正中神经和右侧腓总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包括右侧正中神经和右侧腓总神经。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还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炎症反应、氧自由基、神经营养因子、自身免疫、人体代谢、遗传、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5]。目前西医对于该疾病还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要采用对症药物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等。

本研究得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其具体的发病机理还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缺血、缺氧致周围神经病变、坏死这一因素有关[6]。该疾病在中医中属于“痛证”、“痿证”、“痹证”等范畴,其病机包括脉络瘀阻、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经脉失养导致麻木,脉络不通引发痛感。因此该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养血、活血、养阴、通痹、益气[7-8]。益气养血通痹汤方剂中黄芪为君药,能够补气行血,促进气血的运行,补脾胃的元气。地龙、全蝎能够活血通络,服用后能够透达四肢末端;白鲜皮能够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女贞子、桑葚、旱莲草能够滋养肝肾、养阴生血;桃仁、红花、赤芍能够化瘀行滞、通络祛瘀;桂枝具有温经通络、祛风化湿的功效;当归、鸡血藤能够活血养血[9-10]。所有方剂相互配伍,能够达到养阴益气、活血通弊的功效,诸药共用能够标本兼治,使得气旺血足、瘀消脉通、筋脉疏通、痛止弊消。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廖陈龙,周晗,陈鸿锦,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6):420-428.

[2]王国凤,徐宁,汲广全,等.miR-146a多态性对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5):334-338.

[3]马运涛,祁乐.乌头汤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疼痛行为及KCNQ2/5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5):1047-1051.

[4]姜昌明,黄晓莺.自拟复元活血止痛汤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20,38(12):134-137.

[5]孙剑,谈晓琴,徐霖,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1,23(9):676-679.

[6]王颖,张立平,孙宏峰.通络消痹汤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21,27(7):1422-1427.

[7]杨荣阁,张振锋,朱晓亮,等.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5):608-611.

[8]陈见纺,张艺,胡春平,等.中药定向透药联合滋膵蠲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7):1844-1848,1861.

[9]张学力,郭桂英,董惠洁,等.中药溻渍及TDP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7):2968-2970.

[10]郭强,赵欢,闫旭,等.中医外治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1):17-22.

373950058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