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期间进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其应用价值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2-03-21 00:50徐媛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围术期

徐媛媛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2020.1-2021.11内6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结果: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较高,患者睡眠质量较好且舒适度较高,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3.22%,对照组为22.58%,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高发性骨折类型,近年来在诸多内(年龄、骨密度)外(行为习惯)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老年人成为下肢骨折主要发生群体;骨折的发生会直接限制患者的肢体运动,继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外科手术被临床广泛用于下肢骨折的治疗中;而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需将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重视起来[1]。为探究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2020.1--2021.11内6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为16、15例,年龄60-87(73.69±5.33)岁。观察组:男、女为17、14例,年龄61-88(73.46±5.36)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提前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心理状态,为其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术后遵医嘱行止痛处理。

观察组:围术期预见性护理:(1)术前预见性护理:①环境创设: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全面优化科室结构,为患者创设干净、温馨且整洁的病房环境。术前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管理,术前1 h开启层流净化系统,此期间减少人员流动。护理人员在术前半小时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内并做好宣教工作,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要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患者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道,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展开各项操作。②疾病认知:综合内分泌、心肝肾检测结果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治疗原发病、稳定血压、纠正内科病后择期手术。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习惯,而后为其建立电子档案,详细登记年龄、病情发展等基本资料,后将围术期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和对后续临床干预措施开展的配合度。③心理疏导: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充分了解其心理背景,后严格遵照“尊重、共情、真诚”原则与患者诚恳交流,确保双方可以相互信赖,后借助良好沟通技巧来引导患者宣泄内心不良情绪,认真、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继而提升心理干预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2)术中干预:提前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室温维持26摄氏度,湿度50%-60%。冲洗操作用专用的体腔冲洗液,提前对液体进行加温处理。患者入室后护理人员详细且准确核对情况,告知患者相关操作会提升氧耗量、增加基础代谢率,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巡回护士做好保暖工作,确保将室温控制在25℃左右,术中减轻器械碰击声。静脉穿刺选择在患者上肢进行,良好固定静脉套管针确保输液顺利进行,保持输液通路顺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嚴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冲洗操作,期间内控制好输液量,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3)术后预见性护理:①体位干预:舒适体位可有效改善患处血循环状态,消肿且止痛;为提高患者术后卧床舒适度,可指导其选择舒适体位,每2 h翻一次身,必要时可按摩身体,控制好力度从重到轻。②骨折观察:加强对骨折处的观察,密切了解患者骨折远端血液状况,在此期间内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开展干预措施。③疼痛护理:以患者面部表情为依据,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后采取对症处理。术后给予音乐治疗,可稳定患者心率、呼吸。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2]:借助调查问卷(自制)评价,内含“术前宣教、心理疏导、沟通交流、服务态度”四项,单项分值0-25分,分值和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和舒适度[3]:借助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单项分值0-3分,总分16-21分记录“睡眠质量较差”,11-15分记录“睡眠质量一般”,6-10分记录“睡眠质量尚”,0-5分记录“睡眠质量较好”。借助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主观舒适度,分值0-112分,评分高、主观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内容

此研究所用数据借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资料并展开分析。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下表数据可见,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前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较高,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患者仅有3.22%,对照组为22.58%,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2。

2.3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和舒适度

下表数据可见,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较好且舒适度较高,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人年龄大、骨密度低,极易在骨质疏松、意外伤害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发生骨折,其中又以下肢骨折最为典型。当前社会,由不良饮食、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造成的下肢骨折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保守疗法和外科手术均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及主要措施。其中保守方案见效慢、疗效差,患者需要长期忍受骨折造成的疼痛,加之日常活动的限制会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绝大多数患者更倾向于手术治疗。而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较剧烈,会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因此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直接影响。可见,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措施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患者心理和机体感受而从诸多角度出发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维护患者整体感受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4]。此研究结果示: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较高,患者睡眠质量较好且舒适度较高,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预见性护理以现代护理学理念为基准,具体是指护理人员事先预测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后采取规范化的防治措施,减轻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3.22%,对照组为22.58%,数据和对照组对比,P<0.05。证实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原因:此研究中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术前预先明确问题,继而有计划的开展护理操作;围术期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最终将潜在的危险因素消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且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钱嫣然. 预见性护理模式联合FTS理念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19):3.

[2]吴少平, 冼洁梅, 孔惠容.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12):3.

[3]刘蓉, 王晓梅.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15(33).

[4]陈小会, 谢臣武, 柳颖,等. 预见性护理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0, 33(22):2.

2140501705254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围术期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