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2-03-21 01:27蒋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蒋丽

摘要:睡眠障碍主要指在睡眠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躯体功能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障碍及睡眠行为异常等,多见于老年群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长期睡眠障碍可对老年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可加大某些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如何解决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之一。而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针对引起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接触睡眠障碍。本文现针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老年;睡眠障碍;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Q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睡眠障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疾病,主要指睡眠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躯体功能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障碍及睡眠行为异常等[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睡眠障碍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30%~40%。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并持续影响其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严重时甚至可增加相关躯体疾病发生率。虽然通过药物治疗可缓解睡眠障碍,但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患者可逐渐产生耐药性,增加用药剂量可诱发相关并发症,对疾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成为了临床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现针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内容如下。

1.老年人睡眠特点

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也不断在延长,60~70岁人群每日所需睡眠时间应在9h左右,70~90岁人群每日所需睡眠时间应在10h左右,>90岁人群每日所需睡眠时间应在10~12h左右。老年人睡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睡眠生理节律分布发生改变:正常的睡眠生理节律分布应是夜间睡眠较多,日间睡眠较少,而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夜间睡眠逐渐减少,而日间睡眠逐渐增加。②睡眠结构发生改变:相较于<60岁的人群,老年人浅睡眠比例逐渐增多,而深睡眠比例逐渐减少,同时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间减少,潜伏期缩短,因此老年人夜间易惊醒且睡眠较浅。③对睡眠-觉醒各阶段转变耐受力较差: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出现生理功能衰退现象,因此在经历跨时区高速飞行后,睡眠-觉醒节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可适应新时区的昼夜时间[3]。

2.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

2.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护理人员应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白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夜间需关紧门窗,并将室内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温度应维持在25~28℃之间,湿度应维持在50%~60%之间。同时在为患者提供相关护理操作时应集中在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操作,针对患者每日护理工作做好安排及计划,减少非必要的医疗活动,应避免在患者入睡后1h内进行任何医疗活动,夜间查房或操作时应遵循四轻原则,做好开门轻、关门轻、脚步轻及操作轻,避免吵醒同一病房内的其他患者。在为患者安排病房时需根据其病情、性格、听力等需求选择合适的病房及床位,尽量远离楼道、电梯间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同时病房内可适当降低光线,可采用壁灯,避免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光线直射[4]。

2.2 加强心理护理

当患者睡眠不足或入睡困难时,难免会存在心情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还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首先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同时告知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同时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到保持平稳、缓和的心态对促进睡眠的重要性,从而配合临床护理,积极改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明显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创造舒适的环境、进行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症状[5]。

2.3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针对存在明显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重点讲解不良习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在每日护理工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可指導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针对患者每日生活习惯制定详细的计划,如午睡时间应<30min,睡前室外散步30min,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并采用热水泡脚20min;护理人员还可在患者每日准备入睡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及神经,起到镇静催眠作用[6]。

2.4 用药护理

若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仍无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则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的镇静催眠药物,在指导患者服药时需很对药物的作用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健康宣教,同时还需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及私自停药、更改药量的危害,用药后需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嗜睡、头昏、焦虑等不良反应时需立即通过医生,采取对症处理措施[7]。

3.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新型治疗措施

3.1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在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中由以下优点:①使椎动脉血流增加,改善网状的功能,并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转换,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缓解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有益于睡眠改善。②能够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加大血氧弥散范围,增加灌注不足的脑微血管注入及该部脑组织中的血液含氧量,使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增加 延伸氧在毛细血管向脑组织的弥散半径,改善缺血脑组织的氧供给微循环使脑组织缺氧得到纠正恢复氧代谢,具有明显改善脑缺血灌注损伤过程中机体状态。③高压氧通过氧的有效弥散能力的增加 阻断细胞凋亡环节,促使部分处于的受损脑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促进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神经细胞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失调。④能减少中枢单胺神经递质,如加压素、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等,这样使血管收缩作用减弱,扩张作用增强扩张脑组织的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激发神经自我保护机制,对抗毒性物质损害同时刺激大脑质,降低神经元电兴奋性,抑制大脑异常放电,使人体处于真正放松状态而入眠,从而改善睡眠[8]。

3.2 失眠治疗仪

失眠治疗仪是近几年神经生理学家们不断进行研究,从而针对老年人失眠研发出的一种治疗器械,是一种低频率、小强度、微电流的电刺激治疗仪。失眠治疗仪在老年人睡眠障碍治疗中的原理主要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抑制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促进缺血后脑血管新生; 且小脑顶核电刺激可经脑内神经通路扩张脑血管,增加局部脑血流,并促进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使大脑皮质脑血流量增加,改善脑微循环;同时还可提高神经元膜电位的稳定性,从而诱发中枢神经元保护[9]。故失眠治疗仪的主要作用为增加脑血流量,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促使功能恢复,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进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4.小结

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当睡眠障碍长期存在时会使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较大负担,从而造成不良影响,而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睡眠障碍。通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护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及用药护理等措施,能够缓解睡眠障碍,使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提升,从而有效减轻睡眠障碍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还可将高压氧、失眠治疗仪等新型治疗措施应用于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中,高压氧治疗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缺血脑组织的氧供给微循环,改善神经细胞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失调,降低神经元电兴奋性、抑制大脑异常放电等方面,使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同时失眠治疗仪在老年人睡眠障碍中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促使功能恢复,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进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日后,临床应用于老年人睡眠障碍中的护理措施可不断发展,进一步使患者睡眠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马丹,李凤.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在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7):166-169.

[2]范彦文.产后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10):910-914.

[3]沈嫣,钱玥.高龄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5):555-559.

[4]黄玉娴,唐旭丽,蒋颖,等.中药药枕联合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6):930-933.

[5]刘艳,裴胜利,杜谢琴,等.基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个体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22):48-51.

[6]王燕,李潇.情志护理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不良情绪、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4):3858-3862.

[7]张艳,李云霞,刘安萍.延续性护理联合呼吸锻炼对肺癌患者出院后呼吸功能和自我效能及睡眠障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與康复,2020,27(1):125-128.

[8]卢茵.医护一体化联合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1-4

[9]高志业,许学美,崔红平.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障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4-76.

3744501908289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护理措施睡眠质量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