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的实施研究

2022-03-21 20:57张可一
民族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干预危机心理健康

张可一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逐渐呈现出由事后补偿型向事前预防型转变的特点。大量事实证明,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对危机处置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危机造成的危害。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管理;干预

相关研究表明,自杀已成为15至30岁年轻人的首要死因。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能力。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挽救年轻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但人们并不是无助于应对心理危机。大量事实证明,把危机管理的节点放在前面,实施早发现、早通知、早评估,早期研究判断和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心理危机的实际发生率,减少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个人和群体伤害事件。

一、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危机前置性管理重视不足,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学生咨询与辅导。只有部分学校建立了分级信息反馈机制,尚未形成完整的危机管理机制。这种工作模式不便于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和整合调度资源。当问题被发现时,他们已经处于关键时刻。

(二)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不健全。只有部分高校达到1:4000的要求,专业人才数量难以满足前期管理需求;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后,一线大部分心理咨询师没有系统的心理培训经验,对危机缺乏敏感性,难以完成前期管理任务;其他岗位人员很少参与相关工作。

(三)职能边界模糊,缺位越位情况普遍

高校缺乏心理危机管理的联动机制,工作过程中岗位职能模糊,心理危机前期管理存在“一事一议”的倾向,缺乏稳定的流程,降低了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工作人员对转诊政策、标准、渠道和操作程序缺乏了解,存在缺勤和越位现象[1]。

二、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一)观测系统

观察系统的意义在于将他人可以看到和感知的“危机绩效”纳入管理系统,为前期管理提供支持。该过程根据抽象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将抽象研究对象分解为行为的、可操作的结构。心理危机预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可靠、完善、可操作的心理危机观察体系。

(二)评估系统

在观测系统的基礎上,整合观测数据形成评价意见是前期管理的基本保证。事实上,经验丰富的教师、家长和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危机评估体系。他们依靠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学生情绪、行为和身体的变化,自动完成体重、排列和辨别。这是预管理的简化版本。研究表明,评估的时机和及时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前期管理的效果;数据整合和权重关系后,将进行何种级别的危机应对;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取决于评估的步骤和方法、评估团队和保障措施。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科学有效的评价要求对各种评价要素进行准确控制,确保评价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三)响应系统

响应系统的功能是解决风险因素。与危机干预不同,这里的应对体系侧重于通过有效的方法管理和处置未形成危机的风险因素,以减少风险因素的聚集和扩张效应。

(四)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的意义在于通过反馈全面、准确、及时地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危机因素,从而提高危机前管理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危机预警是真是假,反应是恰当还是错误,反馈系统都应该及时启动。在确定报告时,要考虑心理危机的“传播效应”,做好周边学生和教师的预警工作;如发现虚报、处置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予以纠正。

三、高校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的对策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常识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课堂教学。国家要求高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课程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此外,高校还应根据学生在环境适应、情绪调节、爱情与性、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适时举办专题讲座,对教师、家长和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同时,学校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和与同伴互助能力,以促使学生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利用金融媒介,学校定期广泛地开展心理科学知识的公开传播,宣传普及教育、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处理等措施,并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气氛,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

(二)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提前排查心理健康隐患

通过心理健康筛查、后续心与心对话、心理咨询等工作,提高心理危机管理系统数据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虽然许多高校开展了这项工作,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研究发现,筛查的准确性与筛查工具的正确选择、筛查过程的专业化和数据的适当使用呈正相关。一些高校使用症状量表进行筛选,不经指导直接发布评估问题,仅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这些情况会降低筛查的有效性,应该避免[3]。

(三)建立心理健康跟踪机制,监测危机因素发展

心理健康跟踪管理机制是心理危机前期管理的必要手段。跟踪机制的前提是相关数据得到科学、规范的记录和使用。信息化为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数据冗余和法律问题需要仔细考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关人员才能推动科学的跟踪体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构建危机管理网络,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启动社会、家庭、学校心理健康资源的全面、多元化重建,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家庭作为支撑,社会力量作为辅助,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前期管理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三方联动将大大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具体联动方式尚未达成广泛共识,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

结束语:

大学生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工作的关键。只有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大学才能身心健康愉快地学习与生活,确保了学校的人身安全、千家万户家庭的和谐、高校社会的安定发展。当然,在涉及到重大心理健康危机事件时,人们并不需要畏惧。而是人们要勇敢应对,切实构建与心理健康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制度相结合的重大心理健康危机事件防控应对系统,以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直接危险和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千家万户经济和谐发展和学校稳定发展,社会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谭佼.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87-288.

[2]张玉. 大学生心理危机前置性管理研究[J]. 山西青年,2021(20):177-178.

猜你喜欢
干预危机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