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詈语的文化透视

2022-03-22 22:44孙雨馨
今古文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分类

孙雨馨

【摘要】 詈语是汉语语言中的一部分。从古至今,贫穷、愚昧、落后一直伴随着人们,并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层民众接受教育较少,对于语言的学习程度较低,所以说话并不像文人那样考究。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了詈语产生。骂詈是一种不文明的语言现象,本应弃之不用,但嬉笑怒骂乃人之常情,是人们强烈情感的真实流露,所以研究詈语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詈语并不是教大家骂人,而是对詈语进行规范,教导人们使用纯洁化的詈语,而不是粗口、脏口。詈语的种类较多,例如诅咒类詈语、贬损类詈语、歧视类詈语和动物词语詈语等,不同詈语背后所反映的文化也有所不同。语言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我国有许多方言区,所以不同的方言区也有着不同的方言詈语。詈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的价值观念、语言习惯及文化传统,是窥探某个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詈语的分类,研究汉语詈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詈语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对观点加以证明。

【关键词】 詈语;分类;方言詈语;文化透视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1-0101-03

詈语,即骂人的话。詈,本义是从正面或背面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说文解字》中解释“詈,骂也”。

脏话是荒诞无稽的,在人们的各种文化中它很少被重用,但人们并没有很避讳它,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的使用频率也相当高。因为使用词语的不文雅,所以詈语常常出现于口语之中,但不只是口语,汉语书面语中当然也有詈词的存在,但因为经过了文人的修改装饰,大都比较文明,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当人们受到外部刺激时,有时会产生一种不同于平常的情绪,如愤怒、抑郁、轻蔑、不安等,人们为了将情绪发泄出来,有时会选择一种较为激进的方式,那就是骂詈,骂詈是人们宣泄愤怒、平衡心理最为常用的手段。

詈语研究在我国还不是很发达,学者们往往对它不屑一顾,然而我觉得研究不应该分雅俗,詈语虽大多为糟粕,但它仍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值得研究的。故有学者发出这样的呼吁:“若能够编撰一部汉语詈语词典,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1]

一、汉语詈语

(一)詈语产生的原因

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人体的语言系统并不完善的时候,哭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和焦虑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再不会像婴幼儿那样一直用哭来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特别是在公共的或人多的场合。但是,人们的负面情绪仍然需要宣泄,所以骂詈则油然而生。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骂詈行为起源于原始的文字巫术,但并没有任何书面资料记录这种文字巫术是什么,第一个骂詈的人是谁以及这个詈词是什么。人们无从得知詈语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骂詈是种历史悠久的语言行为,它在不断地发展,并且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詈语的分类

在分类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孟建安、柳金殿明确提出詈语的目的分类:以语言报复为目的,以戏谑为目的,没有任何明显目的三类。[2]

国内学者刘福根概括了汉语詈语的11个基本类别:与相貌、生理缺陷有关的詈语,与年龄、性别有关的詈语,与地位身份、职业有关的詈语,与种、族意识有关的詈语,与鬼神等有关的詈语等等,这是内容上的分类。[3]

本文将从内容对詈语进行分类,分为贬损、诅咒、歧视三类。

贬损类詈语是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杀伤力比较低的一种,是通过把人贬低为异类来达到侮辱对方的目的。在脏话中,用动物来比喻是最常见的,狗、猪、驴等动物更是难以逃脱被比喻的命运。以“狗”为例,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詈词中有许多关于“狗”的。狗忠诚于主人,對主人言听计从,但也不排除帮助主人欺负别人,这样的狗被称为“恶狗”;过去把奴才仗着主人有权有势就欺负别人的行为称作“狗仗人势”,取自有的狗仗着主人家有钱有权就对过路人随意嚎叫甚至咬人一意。除狗之外,“猪”“驴”“狼”也经常用来骂人,如“蠢猪”“倔驴”“狼心狗肺”等。除了事实存在的事物外,人们还经常以虚拟的东西来骂人,最常见的就是以“鬼”来骂人,比如“烟鬼”“酒鬼”“饿死鬼”等。

诅咒原是指希望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再迷信后,诅咒便渐渐成为咒骂的意思,但同样希望被诅咒者不好过。“断子绝孙”“短命”“不得好死”等都是常见的诅咒类詈语。在过去封建社会,那时候是男权社会,只有儿子才能传承血脉,有句老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人身背着传宗接代的使命,假如一个男人无子无孙,则被视为是犯了禁忌,是最大的不孝,而在中国,“孝”是十分重要的,看一个人的品行怎么样,很大层面看他孝不孝顺。所以骂一个人断子绝孙,是极狠毒的骂法了。诅咒实际上是不会应验的,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摧残被诅咒者。

歧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常在性别、身份地位、职业、地域种族、容貌等领域出现。我们以性别为例,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男性为一家之主,掌握家庭大权,男性可以外出读书,入仕当官,而女性要遵从“三从四德”,是男性的附庸,甚至与男性大声说话都被视为出格,就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都无法保障。父权制对传统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骂人的话中含有歧视色彩的词语较多。传统观念要求女子要贤良淑德,琴棋书画精通,会做女红,一旦违背这些标准,就会被骂,如性格泼辣的被称为“母老虎”“母夜叉”“泼妇”,小说中典型的人物是“母夜叉孙二娘”;话多的被称为“长舌妇”,在鲁迅小说《祝福》中,柳妈就是这样的人设;貌美、妖娆多姿的被称为“狐狸精”,古代长相好看的女子多被称作“红颜祸水”,是自古就有的一种说法,指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等等。

(三)詈语的表达方式

不同人骂人的方式用语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直截了当,充满攻击性,而有的人骂人则不带脏字,所以罵詈的方式又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

大部分詈语都属于直接式,用词直接反应意图,不拐弯抹角,像上文提到的诅咒他人“不得好死”、骂人“狗腿子”“贱人”等都是。那么什么是间接式的呢?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骂人的话,但找不出任何不文明的词语。间接式詈语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大多经过文人的修饰,没有那么低俗。古时候的文人骂人也是比较委婉的,幼年的李白就是一个不爆粗口从而达到“膈应”人的目的的奇才。李白小时候因被他人看不惯而刁难,那人出了这样一个对子:“酉加卒是个醉,目加垂是个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李白机智地回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李白通过自己的学识才华,不仅没有出丑,还文雅得给了胡乡绅难堪。这类詈语用词多幽默,攻击性不强,更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并不会改变它是詈语的本质。

二、汉语詈语的文化透视

詈语是汉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虽然是文化中糟粕的一方,但并没有被历史淘汰,而是承载着独特的使命,反映着社会现实,透露出一个民族的性情和心理,更能真接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4]

以上文的詈语分类为例,使用的人一般有着较强的等级观念,将他人比作非人的事物,是认为被骂者与詈词有相同或相通的特点,并且对此嗤之以鼻,在骂人的同时也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反映了一种主观唯心的“人本”思想。

诅咒者往往认为自己的咒语能给被诅咒者带来不好的结局,从而发泄自己的愤恨,给心情带来愉悦,而被诅咒者也通常因为咒语感到生气或不安。扎小人,埋葬小人都是古代常用的伎俩。影视剧中“扎小人”的情节也很常见,《甄嬛传》中,安陵容因为嫉妒甄嬛,边骂“贱人”边扎贴有甄嬛名字的小人。其实诅咒并不会给被诅咒者带来灾害,更多的是施咒者因为这种负能量而感到不安。如果是为了泄愤,那么这种话说说便罢了,但如果是因为没有获得一点利益,或者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诅咒他人,这种行为只能说是这个世间最愚蠢无知、最恶毒的行为,是人人唾弃的垃圾行为。

俞国良对于歧视是这样解释的:“歧视是直接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歧视的表现程度变换很大,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语言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到暴力行为,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大屠杀。”[5]詈语中的性别歧视源自从古至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石器时代,随着工具的使用,男子因为力量大逐渐在生产部门中占主要地位,而女性大多柔弱,无法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逐渐从核心位置退下,沦为男子的附属品和传宗接代的媒介,女性是一家之主的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周朝宗法制的形成,东周以后的妾媵制,至春秋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根深蒂固。

直至今日,性别歧视在女性求职时还频频发生,女性总是被认为柔弱无力,脑筋不如男性转得快,再加上女性到年龄就要结婚生子,所以好多公司岗位在招聘时明确规定不要女性,这在道德和法律上都违背了男女平等。再以种族歧视来说,种族歧视是指一个人歧视除自己种族以外的其他种族,有强烈的优越感,并且以此来对当事人进行言语攻击。种族歧视最早出现于殖民时代,当时欧洲工业较为发达,而非洲地区资源少,各种行业都不发达,但人口较多,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实业家用商品换取廉价的黑人劳动力,导致大量黑奴在路途中死亡,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在具体案件中,黑人犯罪受到的惩罚往往比白人重很多。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种族歧视。

詈语也正是以记录和表现历史文化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的观念及其变迁和兴衰的,尽管随着文明的进化,詈语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无论怎样,情感还需要表达,文化还需要记录,所以就还有詈语存在的必要。[6]

三、山西方言中的詈语

山西方言是一座蕴藏十分丰富的语言学宝库,各地口语保留了许多古代语言信息,反映了汉语言发展的重要轨迹。[7]不只是在音调上,在用词、构成、意思等,不同地区的方言都有较大的不同。

(一)以“货、鬼、 㞞、势”为后缀的詈语

在山西方言中,詈语可以以后缀来划分。

“货”最早是金银珠宝等物品的总称,现在可以组词为货物、杂货等,在这些词中,货是没有其他色彩的意思的。货含贬义意时有贿赂之意,文学作品中货也常作为贬义后缀使用,如孙悟空骂猪八戒夯货,是在骂猪八戒好吃懒做,没头没脑。用货作后缀的詈语在山西方言中大量存在,常见于洪洞、临汾、忻州等地。如:

傻货:骂人傻,死心眼。

溜钩子货:骂某人爱奉承和巴结有权有势之人。

挨枪子货:指做了某些坏事,应该被处死。

在山西方言中,“货”由中性词演变成贬义词可能与人们认为“货”是“物”有关,将人比成“非人”的“物”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低和侮辱,这样,带“货”词缀的词,几乎都是詈词[8],货是代表被骂的那个人,货前面的修饰语就是要骂的话。

“鬼”同“货”相似,也是修饰语加“鬼”字组成詈词。鬼历来是人们所惧怕和讨厌的事物,所以在各种文献中,含有鬼的词多为不好的,带有贬义的意思。在山西方言中,大量用鬼作为后缀来表示对被骂者的厌恶之情,在整个山西都通用。如:

讨吃鬼:讨吃在普通话中为向别人讨要事物的意思,也指乞丐。最初的解释是小孩子不吃自己家的饭,但是看到邻居家的饭香,就向人家讨要,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说自己的孩子是讨吃鬼。后来多用来骂人没素质,与骂人贱感情色彩相同。

装花鬼:说人爱故弄玄虚,吹大话,过分装饰自己,没有实质的东西。有句俗语是这么说的,装花鬼,四条腿,别的水笔装的本。

犯财鬼:骂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势,在当后缀时有“……的樣子”一意,常见于太原、阳泉、洪洞方言中。如:

熊势:用来骂人做事惹人生气,还很洋洋自得。

球势:是最经典的阳泉骂人话,意思是臭德性。

势为后缀的詈语一般以“看你那……势”的形式呈现,含有贬损,瞧不起的意思。

(二)其他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还有许多詈语是没有规律的,没办法进行归类。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办事情不顺利时,常骂一句“倒灶”。“倒灶”,灶台都倒了,没办法做饭,当然是一件很倒霉的事了。当形容人时,如:“这个人真倒灶!”意思是这个人很讨厌,不想继续与之交谈了。关于“倒灶”这个詈语的来源有很多典故,现挑一个讲讲。故事讲的是冯皮匠躲债时,遇到一富商郭老板。在两人互诉衷肠后,郭老板摘下一只金镯让冯皮匠去还债,再弄点吃的到洞里。冯皮匠拿着钱回到家中,其妻高兴地说:“久不举火矣,灶灰堆积。”于是夫妻俩赶忙扒灰清灶,但“卤莽从事,灰去而灶崩”,冯妻气道,“真倒灶矣!”

球迷杏眼,其实是一个音译词,正确写法应为虬眉杏眼。虬眉,是指卷曲的眉毛,杏眼,即字面上的意思。原意为夸奖一个人长得英俊,有着卷曲的眉毛和大大的眼睛,后来指一个人中看不中用,是绣花枕头,啥事也做不成。

其实在山西方言中有许多没有书面文字的骂詈词,例如死迷触眼、球迷哇眼、愣眉倒眼、窝球迷年、瞎不棱堪,这些都是根据读音翻译下来的。还有一些大家都不清楚意思,但一直在用的詈语,如砍川、乃格兰。

方言詈语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口语化风格,它们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形地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研究方言詈语对研究一个地区在某个时刻人民的真实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詈语的产生原因、分类、表达方式做了一系列的探讨,进而更为深入地了解了不同詈语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山西方言中的詈语进行举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国方言的魅力,也从反面证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詈语詈词出现时代的社会风貌。我认为即使詈语难登大雅之堂,没有其他语言那么优美,但是它仍然是我国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希望之后的学者也能将视线多多放于詈语之上。

参考文献:

[1]宋玉柱.要不要学点骂人话[J].汉语学习,1999,(2).

[2][3]谭芳芳.近二十年来汉语詈词詈语研究综述[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3).

[4]孟昭水.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J].齐鲁学刊,2006,(4):77-81.

[5]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娜.从詈语的使用看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J].求索,2010,(1):57-59.

[7]王雪樵.山西方言中的特殊称谓[J].文史知识,2008,(4):150-153.

[8]乔全生.山西方言的几个詈词后缀[J].方言,1996,(2):130-136.

1078501705372

猜你喜欢
分类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垃圾分类我能行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无图问题细思考,位置不明需分类
清晰的条理来自于分类
分类,正确求解的好帮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