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2”模式下地方音乐在民族音乐社团中的运用

2022-03-22 23:00徐建晔
教育界·A 2022年1期
关键词:丝竹二胡民族音乐

徐建晔

【摘要】美育旨在通过艺术教育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如今,教育部推行的课后服务“5+2”模式,是促进学校教育走向美育的重要媒介。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社团的学习素材,可唤醒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帮助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江南丝竹作为苏州地方艺术的代表,理应成为该地区音乐社团教学的课程资源。本文结合地区性质,以江南丝竹为立足点,探讨地方音乐在社团中的运用。

【关键词】课后服务“5+2”模式;美育;民族音乐社团;江南丝竹

2021年7月1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介绍,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在此课后服务模式的推进下,音乐社团的开设已迫在眉睫。那么,开设怎样的社团才能达到美育这一教学理念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何为美育。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的教育。提及“历史”“民族”等词,就不得不说到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体现该教育理念的基础性素材。基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宣扬民族音乐文化,唤醒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帮助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等目的,学校理应建立音乐社团,这也是小学课后服务“5+2”模式下的必然举措。

一、苏州地区小学音乐社团开设情况概述

长三角一带是江南丝竹盛行地区,苏州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对苏州地区进行了调研,发现该地区大致开设有中外音乐鉴赏、民歌及地方戏曲鉴赏、器乐学习社团三种音乐社团,其中,中外音乐鉴赏可分为器乐鉴赏、合唱鉴赏、声乐鉴赏等,民歌及地方戏曲鉴赏主要为吴地民歌及昆曲等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器乐学习社团多以学习二胡、笛子、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为主。

从苏州地区小学音乐社团开设情况来看,民族民间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教育工作者们正借着课后服务的“东风”,一步步接近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在器乐鉴赏以及器乐学习方面,将传统民族音乐作为社团教学的对象,从整体来看范围过于宽泛,若以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社团教学的第一选择,可使得社团教学更具计划性与可操作性。

二、江南丝竹于民族音乐社团的应用

基于以上调研情况及课程开设实际情况,本文将以二胡实践与鉴赏社团为例开展论述,在教学素材方面,选择与苏州地区息息相关的民族音乐—江南丝竹。从听觉上,江南丝竹悦耳且易接受,而二胡作为江南丝竹的主要乐器之一,是展现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重要载体,选择二胡作为该社团开展的重要依托,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江南丝竹音乐文化。

二胡实践与鉴赏社团的教学拟分为两个学段。分别为一至三年级学段、四至六年级学段。以上两个学段的教学皆为初步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重复。

一至三年级学段的鉴赏教学,采用江南丝竹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在器乐实践教学方面,根据“鉴赏素材—识记曲谱—奏习曲谱—演奏曲谱”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可将江南丝竹“五代同堂”系列作品《老六板》《快六板》《中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作为鉴赏教学的鉴赏素材,让学生从作品旋律、节奏的变化开始逐步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特点。在作品鉴赏教学之初,教师可选择《老六板》进行江南丝竹乐器种类的介绍,对乐器的音色特点加以描述,并让学生聆听其音色,对二胡的介绍可引入吴地民歌《太湖美》,从音色上对江南丝竹音乐风格做初步导入。其次,对《老六板》与其他四首作品进行鉴赏分析,让学生学习作品的变化特点,并达到学生们能够识记曲谱的教学目标。接着,让学生奏习《老六板》,从了解音乐风格到奏习的过程,可让学生初步学习江南丝竹的相关知识。后续教师依据学生演奏实际效果,选择是否使用学生演奏的《老六板》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聆听,若学生演奏的版本难以达到效果,亦可采取音频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加强鉴赏教学的效果。以视听奏相结合的方法将该教学的重难点,即乐曲演奏学习与系列作品异同分析巧妙结合。

四至六年级学段的鉴赏教学,开展方式亦可同低学段一致。在原教学素材基础上,可增加江南丝竹八大名曲素材,拓宽学生认知。教学设计也可采用相同的构思,沿用“鉴赏素材—识记曲谱—奏习曲谱—演奏曲谱”的教学模式。鉴赏教学大同小异,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该学段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要求,从低学段的单个作品演奏变为多作品感知学习,以此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鉴赏能力提升。

基于民族音乐社团开设的目的,普及民族乐器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上好民族乐器欣赏课,是顺利开展江南丝竹音乐教学的前提。教师可先从作品风格出发,让学生逐步熟悉乐器音色与特点,同时强调二胡的重要性,而后可通过使用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演奏相同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如以二胡与小提琴为例,展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让学生聆听二胡美丽的音色,最后,引出二胡的详细解读以及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等教学内容。

三、民族音乐社团教学设计分析

(一)民族器乐欣赏教学设计分析

考虑到教学对象为1—6年级社团学生,他们对民族乐器的认知较少,因此教学应逐步渗透,加強学生知识储备。教学目标如下:学生能够了解民族乐器的音色特征及风格,学习二胡相关知识,了解江南丝竹乐队构成,区别中西方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体现在江南丝竹乐队构成的学习,以及乐器音色的辨别。

导入部分,带领学生聆听器乐作品《二泉映月》,该作品是大众对民乐印象的代表,用该作品引出之后民乐多变的风格。该部分抛砖引玉,教师也可以引出二胡音色及其情感表现,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新授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流行作品民乐演奏版,展现民族器乐的多元化。此部分首先展示民乐版《summer》和《天空之城》,初步介绍笛子、二胡、琵琶以及古筝等乐器;其次,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流行乐作品《大鱼》以及《铃儿响叮当》,引发学生的共鸣;而后,采用特点鲜明的器乐作品《春节序曲》和《姑苏春晓》,对民族乐器的不同风格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最后,让学生聆听欣赏作品《战马奔腾》,再次展现民乐作品的多元化,打破学生对民乐的传统认知。

该部分设计一方面采用学生较为喜欢且接触较为频繁的流行音乐素材,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将乐器知识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将其悦耳性与共通性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学习思维,逐步将民乐呈现方式的多元化融入课堂教学,为江南丝竹音乐教学作铺垫。

第二部分,首先,选择具西方古典音乐特色的作品《查尔达斯舞曲》,让学生分别聆听其二胡演奏版与小提琴演奏版,透过两种乐器使用的不同技法,讲解二胡与小提琴的构成。其次,选择与其技术特点相似的本民族音乐素材《葡萄熟了》《阳光照耀着塔身库尔干》,进一步阐述民乐的特色。为展现中西方音乐碰撞,还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电影《闪光少女》中西洋乐与民乐比拼片段,加深教学实际效果。最后,选择国乐大典中的作品《敦煌》进行聆听教学,引出地方民族音乐的欣赏性,继而将本地区民族音乐——江南丝竹作品《欢乐歌》引入课堂,对江南丝竹乐队配置进行讲解,并详细介绍二胡的构成及其音色特征。

该部分通过对比教学的方法,引出二胡与小提琴的乐器构造,进一步说明二胡演奏的难度及其演奏风格跨度之大,展现出民乐的技术性。随后,借助具有技术难度的现代民族作品进行拓展教学,并且将中西方音乐对比呈现,直观地展现民乐的包容性与创造性。最后,引入地方民族音乐江南丝竹,这样循序渐进地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实现了从审美感知进行文化理解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总结部分,讲述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传承性,为后续教学进行铺垫。该部分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后续欣赏与实践教学更为自然。

(二)器乐欣赏与教学设计分析

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1—3年级与4—6年级社团学生,这些学生都有二胡学习基础。笔者调研发现,1—3年级的学生的二胡学习大多停留在基础练习阶段,对乐曲的学习有所欠缺,还需不断扩充。4—6年级的学生对练习曲及乐曲都有所涉及,但仅限于考级教材中的作品,对于具地方性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作品认知有待拓展。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学习并演奏作品《老六板》,了解《老六板》《中花六板》的产生背景和变化特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熟悉作品《老六板》《中花六板》及其变化。难点体现在教会学生运用二胡准确演奏作品《老六板》。

导入部分采用三步走,第一步,播放歌曲《太湖美》,并出示曲谱,请同学说说聆听感受;第二步,老师用二胡演奏作品《太湖美》,请同学结合歌唱与演奏两种呈现方式,说说自己的聆听感受;第三步,导入江南丝竹。

该部分设计采用吴地民歌《太湖美》,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地区归属感,采用歌唱和演奏对比聆听的方式,对江南丝竹音乐的音乐风格及乐器构成进行初步介绍。

鉴赏板块教学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聆听作品《老六板》,教师讲解乐器排布,讲述二胡作为主奏乐器之一的重要性,后用二胡演奏;第二步,让学生聆听作品《中花六板》并对比该作品与《老六板》的异同之处,教师讲解《老六板》与《中花六板》“五代同堂”的关系,以及《老六板》作为“一家之长”的作品特点;第三步,学生对比聆听二胡演奏《老六板》与音频《中花六板》,教师进一步说明变化之处。

在鉴赏部分的教学中,先是采用聆听音频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江南丝竹的完整演奏,而后让学生聆听二胡演奏,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问题。以上教学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实践拓展教学,各学段皆分两步走,第一步,延续鉴赏教学的“余温”,可选择作品《老六板》,采用边演奏边教唱的形式,让学生熟悉作品节奏、旋律及情绪特征;第二步,在学生熟悉作品后进行作品演奏教学,分别从弓法、音准、手型等技术与感知层面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4—6年级的学生,可增加《中花六板》的唱奏练习。

上述实践拓展环节运用唱奏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音准节奏的训练,为后续演奏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对4—6年级学生进行了衍生作品拓展教学,提升了高學段学生的个人能力。

最后,对课堂做出总结:身处江南水乡,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领略了江南丝竹的音乐特色,更是学习了其中的二胡部分。今后,老师会将我们《老六板》家族的成员一一介绍给大家,拭目以待吧!

课堂总结部分的发言,一方面对该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性陈述,另一方面,引出“五代同堂”作品的后续教学,使得教学设计更加顺畅自然。

结语

本文所述的民族音乐社团将二胡实践与鉴赏分学段、分学时进行递进式教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灵活变通的教学特点。在素材选择方面,体现了各课时的关联性,从作品出发,不断深入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特点。

在课后服务“5+2”模式的政策背景下,开设民族音乐社团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将美育这一教学理念用教学行动贯彻实施,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培养拥有强大民族文化自信的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伍国栋.江南丝竹曲目类型及来源[J].中国音乐,2007(03):25-31.

伍国栋.“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J].艺术百家,2008(01):166-171.

詹皖.论江南丝竹音乐的艺术特色[J].艺术百家,2004(05):143-145.

奚淑婷.江南丝竹乐中的二胡教学演奏特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282-283.

张英俊.器乐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01):60-62.

黎明辉.美育教育中的民族音乐鉴赏—以岭南地区传统音乐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192-195.

1036501705256

猜你喜欢
丝竹二胡民族音乐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二胡悠悠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丝竹
江南丝竹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
一把二胡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