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物保护利用政策下的博物馆教育

2022-03-22 22:20马煜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马煜娟

摘 要:博物馆是国家综合性服务场所,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促进国民个人素养提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50年至今,博物馆相关文件从无到有,从文物和博物馆工作条例到文物保护法规及博物馆藏品和文物定级的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可以看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与变革。文章对国内外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的各项政策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物保护政策;政策利用;博物馆教育;馆校结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28

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深内涵。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可以使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需要博物馆在对考古成果充分保护、收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挥博物馆自身优势和功能,真正做到对文物的活化利用。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①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关文物工作的改革意见。要及时地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设立了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走出一条既能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同时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道路,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更好地利用文保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还对主要任务做了系统梳理,设立了十六条任务线,其中第十条为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我们能看出,强调要赋予博物馆更大办馆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任务线突出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政策引领博物馆发挥桥梁作用

从1950年至今,博物馆相关文件从无到有,从文物和博物馆的工作条例,到文物保护法规,再到博物馆藏品和文物定级的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可以看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正迅速普及。此外,国家对博物馆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更加地完善,对博物馆工作也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方向。

2020年9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了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②此外,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这次关于考古的集体学习,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是激动人心的。对于许许多多的考古人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内所有考古单位、考古人纷纷发声,普遍认为考古学、考古人的春天来了。

我们知道现今考古发掘的文物,大部分都会藏入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并向大众展示。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与公众接触的桥梁就是博物馆。要想做到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就需要博物馆在对考古工作成果充分保护收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挥博物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收藏、陈列、展示在博物馆内,而是真正地被活化利用。

2 博物馆发展现状

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发生了变化,此后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由早先的收藏、保护为主,转而以教育、研习为目的,即“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公共机构,它为教育、研习和欣赏的目的,而获取、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③从定义可以看出,教育已成为第一目的,这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有博物馆发展的阶段性原因。

博物館包含类型多样,在公办和民办博物馆中,包含类型有遗址类、行业类、民风民俗类(或叫作生态环境类),代表博物馆分别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贵州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等。此外还有工业类、数字博物馆类和旧址故居类,代表博物馆有沈阳工业博物馆、虚拟故宫“天子的宫殿—紫禁城”博物馆、广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当然还有大批专题类型的博物馆,如2020年11月21日在宁波成立的国内首个有关“艺术教育”主题的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这都是对博物馆类型的丰富和完善。博物馆资源种类越多,大众可选择的范围也更加多样化,达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一目标。

在我国博物馆体系布局的不断优化下,“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国内已形成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15家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455家二级博物馆、565家三级博物馆为骨干的博物馆梯队。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2020年,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3 博物馆的教育发展

3.1 国内博物馆教育

202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提高中小学生充分利用纪念馆和博物馆学习效果的同时,应更进一步建立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使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

《意见》鼓励在学校内开设校内博物馆课程。做到展览和教育并重,策划适用于青少年的、寓教于乐的专题陈展以及社教活动,并积极充分地开发博物馆内的文化教育资源。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同时,馆校签订长期的共建协议,联合开发系列课程,将博物馆建设成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探究如何拓宽博物馆教育的新方式。此外,通过共同举办馆校间的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定期到博物馆内参观和学习,增加互动和交流。该《意见》的出台,彰显出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尤其是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教育体系和内容越加完善和丰富,尤其是国内的一级博物馆,作为国内博物馆的“领头羊”,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策划实施了诸多内容优秀、形式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结合本土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将文物的历史价值与当前社会教育需求相结合,涌现出诸多优秀的社教案例,多数是专为青少年教育而打造,形成了国内著名的品牌项目,比如国家博物馆“说文解字”、故宫博物院“手绘龙袍”、内蒙古博物院“欢乐大课堂”、浙江自然博物馆“绿色总动员”、山西博物院“时光飞船”、西安半坡博物馆“史前工场”、广东省博物馆“东张西望”、福建博物院“生态式艺术教育”等。

陈列展览也属于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国家文物局从1997年起,实施“陈列展览精品战略”。截至2021年,共举办了18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甄选活动,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显现,充分做到博物馆应有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

此外,还涌现出同样精彩纷呈的博物馆研学课程,例如山西博物院推出的“魅力古建木构瑰宝”、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钟表上的工艺荟萃”、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等,均获得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关于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课程及路线推介活动“最佳线路”或“最佳课程”的殊荣。由此可见,我国博物馆教育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先生曾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博物馆社教学习中讲到博物馆教育的特征有“非正式性”,和学校课程教育是有所区别的,此外还包含自愿性、情感性、变革性,也就是说博物馆教育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对其兴趣、信仰甚至价值观念都会产生影响。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先生表示,与其叫博物馆教育,不如叫博物馆学习,但不仅仅是对知识和事实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方法、思维模式以及实践方式的学习。

3.2 国外博物馆教育

根据国外博物馆的有关数据显示,经常去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成年人中有40%的群体在青少年阶段就经常参观博物馆,这说明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如果经常去博物馆参观学习的话,会直接影响他成年以后对博物馆的感情。可见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时期尤为重要。

国外的博物馆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早已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政府制订的法规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对博物馆给予很充分的财政保障。比如意大利出台的《文化遗产和景观法》,明确规定要协调学校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签订协议,形成教学节目,在科学知识和文化遗产方面多传播,以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法都有类似规定。如法国、日本、西班牙等。

尤其是美国的博物馆,非常重视教育功能,并以灵活、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博物馆教育。美国无论大中小型博物馆内都设有博物館社教部,并且为了使各阶层民众获益,还会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段的人设置和开发需求各异的教育项目。

4 博物馆教育现状与前景

4.1 博物馆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博物馆教育明显起步稍晚,在博物馆相关教育中,学术理论和学术研究相对滞后,我们更多是效法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国内博物馆教育人员也多是通过游学、考察、参观等方式学习,缺乏对博物馆教育的系统研究。当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所涉及的博物馆教育也大不相同,想将教育落到实处且落得扎实,就需要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根据自身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滞后性正影响着博物馆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近几年,博物馆越来越依靠第三方机构,脱离本馆的藏品和展览,有忽视根本的倾向,逐渐边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是不可逆的,博物馆教育已明显向商业化转移,其中好坏各有说法。例如专业的陈列展览公司熟知目前国内先进的展览设计方式与材料,能更好地为陈列展览服务,但第三方相对于博物馆人员来说,其相关文物知识储备不足,这就形成了现今的局面—大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已由博物馆专业人员与第三方机构合力完成,对此业界评论不一。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教育的一部分,笔者担心的是,未来在社会教育的其他方面是否会出现过多的商业化,是否会出现教育深度不够、效果不足,致使我们博物馆逐渐忽略根本而去追求更大的形式。

此外,博物馆与学校的沟通欠缺,教师对博物馆也缺少认知。国外的博物馆会定期培养教师,邀请他们去博物馆学习交流,博物馆会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这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4.2 博物馆教育的未来

在博物馆教育策划中,要始终坚持学术理性的底线。博物馆教育在发展多年后,博物馆职能部门中的陈列展览部和藏品保管部已分别形成了理论与系统较强且成体系的关于陈列展示和藏品管理的学术研究。相较而言,在学术研究方面,社会其他教育部门就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应提高社教人员在工作中的专业度,加强对业务相关理论的研究,才能激发出博物馆教育应具备的能量。

中国博物馆教育很可能是最有希望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教育经费来源于日常运行经费,一旦运行经费紧张,就会造成博物馆教育的缺失或质量的递减,因此,博物馆教育更多地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应尽快建立博物馆教育项目制,促进博物馆教育向品牌教育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品牌教育产品。

注释

①李晓东.文物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

②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N].人民日报,2020-09-30(001).

③刘红刚.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4.

sdjzdx202203231322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
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课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际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博物馆讲解探析
博物馆教育领域馆校合作互动的探讨
浅析上海自然博物馆儿童语音讲解内容开发初期调研
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合作的研究状况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大力开展青少年主题活动发挥教育基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