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台”的古今辉映

2022-03-22 13:28黄韵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期
关键词:戏台文旅融合

黄韵诗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已成为百姓生活常态。民俗文化旅游,一种依托城市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新形态,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佛山祖庙万福台则是民俗与旅游融合的优秀典范。文章从佛山祖庙万福台的民俗文化意涵出发,探讨其如何从无形的、静态的民俗文化形式,转变为有形的、动态的非遗展示模式,从而实现“文旅融合”的典范。

关键词:万福台;文旅融合;戏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51

近年来,民俗文化旅游,一种依托城市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新形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佛山祖庙万福台则是民俗与旅游融合的优秀典范。360多年来,它将“岭南第一台”的文化意义赋予到神功戏、岭南杰构、粤剧审戏台等各种具象化的符号建构上,再将此文化符号转移到神诞的酬神戏演出、粤剧名伶的专场展演和节假日民间私伙局粤剧表演等合适的载体之上,借由古戏台和表演者的传播使岭南戏曲文化的符号意义大众化、民俗化。简言之,就是讲一个好故事,让民众形成对万福台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同时让岭南戏曲精髓粤剧,变得具有可参观性,这也是对Dicks提出的“文化可参观性”的最好诠释。

1 祀神而建,共演鱼龙曼戏

“越人尚鬼,而佛山为甚”①。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八“祠祀志”一、二记载,佛山有各种神庙寺观189座,家祠376座,里社79座,厉坛4座,坊表16座,节孝坊32座等。明清以来,佛山已成为珠三角佛道教及民间信仰盛行的岭南巨镇,乡人礼祀神佛、迎神赛社、喜庆宴集等活动几乎天天都有,与之相配的酬神戏演出,更是从不缺席。从早期用竹木搭砌的临时戏棚,到清代演戏大盛之时所兴建的固定戏台,都是佛山民众期望通过戏曲演出,来祈求福祉、报答功绩之用。

佛山本土固定戏台的搭建始于明末清初,盛于乾嘉年间,多由一些大家巨户和各省商行会馆所倡建。据20世纪佛山百岁老人回忆,在清末民初,佛山的戏台至少还有30多座;到20世纪20年代,佛山有迹可循的砖木戏台仍存祖庙万福台、国公庙、华光庙、三界庙、舍人庙、江西会馆(万寿宫)、楚南会馆、福建会馆、涌边公园等,其中尤以佛山祖庙万福台最为完整考究,也最富丽堂皇。

万福台是佛山乃至岭南地区最早的固定戏台,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兴建,台高2.07米,已远超观戏民众视线。但此台高与灵应祠高度持平,两者遥相呼应。台上演戏,北帝与众神观戏,修建万福台最初就是为了演戏以酬谢北帝神恩。尤其是三月三北帝诞日和九月九北帝崇升日,万福台的酬神戏演出,都是“会中执事者,动以千计”②来筹。不仅绅衿耆老、信俗子弟,就连佛山的普罗大众都投入到这阖镇的盛事之中,“灯厂歌棚,共演鱼龙之曼戏,莫不仰神威之显赫而报太平之乐事者也”③。不仅神诞节日,还有年前岁尾,万福台亦演戏不断:一年开春之时,献戏敬享北帝,祈求五谷丰登;岁尾收成之季,每当“十月晚谷毕收,乡田皆两熟,谷美亦甲他处”之时,佛山乡民也是“各演剧以酧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④(图1、图2)。由此可见,辛劳一年的佛镇百姓,在“岁晚务闲,力作休息之际,醵金赛神,群聚饮福或演戏酬报,以为一年勤劳值,此间暇恣意行乐耳”⑤。祀神而建的万福台,成为人神沟通的神圣场所。台上所演之戏曲,在被民众赋予敬神礼神的含义后,成为人类与超自然力量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万福台演戏,感恩北帝,在敬神酬神的同时,也起到了娱己娱人的重要作用。

如今,万福台的演出仍在延续,每逢新春佳节、北帝神诞日、初一、十五等,都有酬神戏上演。每年新春行祖庙、北帝诞、春秋谕祭等大型民俗活动的开场大戏也必在万福台上演,这是官民并祀、共同酬神的悠久传统。此外,初一、十五为佛山人致祭家神先祖的日子,民众也会来祖庙拜北帝,这与佛山先民一直“目灵应祠(祖庙)为祖堂”⑥,并将北帝视作“于天神为最尊”“以神为大父母”的传统密切相关,因而此时的万福台亦上演戏曲酬神。

近年来,万福台的戏曲演出和传统上演的酬神例戏有了明显改变。以往的酬神例戏仅有《玉皇登殿》《六国大封相》《香花山大贺寿》《天官贺寿》《天妃送子》等几部,而且这些例戏都是酬神、敬神、祈福、纳吉的吉庆戏,一般没有情节和故事,仅为神诞而出演。现如今的万福台演出,在传统基础上不断融入人民、贴近生活,以民众喜闻乐见且通俗易懂的粤剧经典选段演出为主。根据近三年(2017—2019年)统计(表1),祖庙万福台的神诞节日演出以《花田错会》《狄青闯三关》《七月七日长生殿》《梦会太湖》《女驸马》为最热,在2017年的126场演出中,上演了70场次,在2018年的143场中上演了83场次,在2019年的135场中则上演了82场次,可见每月不同的粤剧团都会轮番上演这些经典粤剧剧目,其次则是《打金枝》《华山救母》《凤阁恩仇未了情》等最为常见。

由上述万福台节日常演的粤剧曲目可见,具有情节故事、充满激烈冲突,又饱含美好向上内容的粤剧曲目最受民众欢迎。近年来,万福台的神誕节日演出在传统例戏基础上,不断改良,融入当下,让万福台的酬神例戏走出困囿,不再局限于信众,而是面向更为广阔的市民游客。现当代民众对万福台的期待,也不仅仅是酬神,他们更希望通过万福台的戏曲演出,表达求福佑、保平安、祈丰收、逐灾祸的愿望,同时也满足了游客祈愿求福的心理诉求。

2 卷蓬飞檐,构筑岭南杰构

清顺治十五年(1658),佛山乡民在其认为最神圣、最权威的佛山祖庙营建戏台,取名“华封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名为“万福台”。据戏台建成时《华丰台会碑》所记,该戏台由当时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正四品官员)领皇帝诰命在佛山祖庙前选地建盖而成,戏台竣工后所立石碑则由岭南道布政使司右参议(省级行政长官)陈贽亲自题撰。帝皇钦命官员在神庙敕建戏台,是皇家和朝廷对神祇褒嘉的最高规格之表现。

帝皇敕建万福台,其建筑体例和形制均属上乘之作,堪称岭南古戏台的建筑典范(图3、图4)。大戏上演时,万福台可谓“雕梁古栋溢华光、粤韵袅袅绕紫霄”。如今的万福台,不仅是一个听戏赏戏之地,也成为历史和古建爱好者的天堂,成为年轻一代网红打卡圣地,新婚佳人也钟情选择万福台作为其重要时刻的拍照纪念地,上述种种都与万福台的特色古建密不可分。

万福台作为祖庙古建群最南端的第一座建筑,与灵应牌坊及东西两侧回廊组成第一进院落,构筑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演戏看戏空间。戏台纳入神庙的整体结构,从而让戏台与灵应祠遥相对应、南北关照,整个祖庙古建群的中轴线建筑也得以完整呼应,可谓“奏雅宣和称杰构、镂金错彩成奇观”。这座岭南古戏台,自建成以来,有确切记载的修复与维护就达8次(表2),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完整保留其原有风格,让万福台到今日还能成为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最富丽堂皇的古戏台。

举目望去,整座戏台呈方形。其顶部是歇山卷棚顶,无正脊、无斗拱,此构造轻巧伶俐,适于戏台建筑。其四檐飞翘如翼,金漆木雕花檐板长达13米,雕饰精巧,檐下四角悬钟,檐脊饰有灰塑瑞兽,寓意吉祥。整座戏台如凤凰展翅,又似俊鸟争飞,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势。台高2.07米,台宽12.88米,总进深12.3米,其中前台进深5.32米,后台进深6.98米。前台有68.5平方米的宽大表演场地,前后台以木雕屏风分隔并留空四门,“出将”“入相”供演员上下场,“蹈和”“履仁”供乐工和杂务进出。后台更有84平方米宽敞空间,由一组金漆木雕凤凰挂落分割成两个独立场域,挂落前方为演员化妆之所。后方自成一格,是祭祀祖师爷的神坛之地,这种后台装配木雕挂落以区分人神空间的设计,可谓独树一帜。

万福台可三面观戏,前台由六根圆木柱支撑,每根上部均有金漆木雕花板装饰,前后台分隔的镂空雕花贴金木雕屏更是祖庙古建群中规模最大的木雕精品,制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祖庙大修之时,共计四组六幅。木雕正中上部是壁龛式多层镂空设计,其内为“福禄寿三星拱照”,两旁有麒麟瑞兽和日月神相对拱卫,此组木雕向内深入70厘米,造型更显立体、灵动,可见工匠的鬼斧神工。木雕中下部为“曹操大宴铜雀台”的故事,文武百官共庆铜雀台落成,场面恢宏,戏剧味浓。环绕铜雀台,上书“万福台”三字,两边附有木刻篆书楹联“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画龙点睛,把戏台概括得恰如其分。东西两组木雕,分别为“铁拐李炼丹”“伏虎罗汉”和“曹国舅学道”“降龙罗汉”,互相呼应。整组木雕隔屏,融汇了儒释道和民间诸神,可见佛山祖庙是一个民间信仰的殿堂,没有单一宗教的排他性,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其兼容并蓄、美美与共的特征,从戏台建筑中就可见一斑。

3 听戏审戏,“岭南第一台”

万福台自兴建以来,就见证着岭南戏曲演出从开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历史进程。清初,佛山已是“天下四聚”之一,素有“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的美誉。清康熙年间,“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佛山为归……舸舶之停泊者,鳞砌而蚁附……屋宇森覆,弥望莫极……阛阓层列,百货山积……往来驿络,骈踵摩肩”。因此,万福台竣工石碑的第一句就是佛山乃“粤一大都会也”,在这个四方杂陈的岭南巨镇,戏曲自然跟随各地商人而不断带入。在粤曲还未正式出现之前,于万福台上演的为各地杂剧,尤以江西、江浙、山陕等地的戏曲演出为主,这也为后来粤曲形成融合了昆曲、弋阳腔、秦腔梆子等提供了早期的基础和积淀。由于万福台为帝皇敕建,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各地戏曲演出都期望在此登台,并呈现其曲艺的最高水平,一则敬神,二则竞技。沿袭这一传统,万福台作为“审戏台”有了最初的源流。

直到清末民初,佛山演戏活动愈加繁盛。民国初年,佛山戏班“最多时达30个班子,巡回演出于各县城镇”⑦。20世纪30年代,佛山仍有凤和鸣、振玉华、凤来升等20多个戏班,民间戏班奔赴各处演出。而在古镇佛山最具地位和规模的万福台,自然成为此时期佛山戏曲演绎的中心,因此围绕万福台上演的各种演戏活动,也最为频密。粤剧戏班从走街串巷进行流动演出,到奔赴广佛等大城镇的固定戏台唱戏演戏,不断发展壮大,并组建了一批专业队伍,行业会馆相继出现,从而形成固定行规。每年六七月间,粤剧戏班解旧班、建新班,戏班重组后,首场演出必到万福台上演。究其原因有三:一来粤剧戏班最初流行于水道纵横的珠三角一带,他们在广东四乡巡演,多通过水路搭乘红船外出,所以水神北帝深受“红船弟子”尊崇,在万福台酬神演出后,能祈求北帝保佑他们到外乡巡演一切顺遂。其二,这也是一年一度检阅戏班阵容的重要时刻,以万福台为演出中心,沿袭一贯以来戏曲竞技的传统。其三,审核上演剧目,对演出戏班质量的严格把关,“各班之高下,一年一定,即以诸伶工值多寡,分其甲乙”⑧。万福台,被尊为粤剧的“审戏台”,其审戏的权威受到当时粤剧从业者的一致认可。

现如今,万福台的审戏功能已弱化,但借由粤剧“审戏台”这一传统的历史积累,无论是专业戏班还是民间私伙局,都将万福台视为他们向往的圣地。因此,万福台在清末又成了“民间私伙局”诞生到兴旺的摇篮,并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行音乐和各种新媒体手段的兴起,传统戏曲面临冲击,观众流失,专职的粤剧艺人和剧团也急剧减少,导致一些传统戏院、听戏茶楼相继关闭,粤剧传承一度面临濒危状态。但万福台一直保有活力,350多年来粤韵缭绕、琼花焕彩,完全得益于粤剧“私伙局”(粤剧热爱者自发组织的民间戏曲社团)的活跃,他们如同星星之火,留存着岭南戏曲的火种,代代相传,不断活跃在万福台上,近十年来,更以每年100多场演出,让独具岭南韵味的粤曲呈现出蔓延不息的燎原之势(图5)。

据万福台近三年(2017—2019年)戲曲演出数据统计(表3),民间私伙局已成为万福台演出主力,尤其集中在广佛地区。佛山禅城私伙局每年都上演50多场粤剧,广州次之,南海、顺德的私伙局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从参演人数到演出质量,都有很大提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一地区的文化、戏曲交流有了更大便利和优势,因此,在万福台上还可见深圳、珠海、中山、港澳等团队的演出身影。而专题性粤剧演出,由最初的个人包场,发展为由政府机构和协会推动的专题演出为主(图6)。一些粤剧名伶和专业粤曲大赛还特选万福台作为个人专场和团体比赛的场地。每一年新春期间、北帝诞以及佛山秋色期间,岭南最具实力的粤剧专业团体广东省粤剧院、佛山粤剧院都会在万福台轮番上演粤剧经典,以飨大众。此外,还有京剧、豫剧、黄梅戏的演出,亦深受民众欢迎。由此印证了万福台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展现出万福台此“岭南第一台”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每年百万民众前来参观,每次专场都有上千人奔赴,争睹其风采。

4 结语

佛山祖庙万福台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第一台”,它的前世今生,向我们展现着“一座戏台一卷历史,一场大戏一段古”的精彩华章。千百年来,戏曲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而且戏曲文化也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面对万福台这一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载体,开发其文化旅游价值、发展戏曲文化旅游是人们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双重呼唤。

此外,万福台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通过发掘万福台戏曲人文景观的内涵与价值,从而搭建出一座地方戏曲表演交流的大舞台,通过它展示地方剧种的历史底蕴、艺术特征和发展成就,让万福台兼具展览性、休闲性、教育性、收藏性的特点,进而成为一个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旅游设施和场所。

由此可見,万福台现已不仅仅是戏曲从业者心之向往的天堂,也不仅仅是粤剧爱好者的粤迷乐土,它更是当地民众和来自五湖西海的游客一见倾情、再见倾心的难忘之地。如今的万福台以自身为中心,依托祖庙古建群,已被打造成一座岭南文化背景下的粤剧主题公园,这里集演出、交流、收藏、研究于一体,未来万福台将以更为多元的姿态尽展岭南戏曲之美!

注释

①④⑥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俗志[M].[出版信息不详].

②吴荣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一二:庆真堂重修记[M].[出版信息不详].

③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卷一:佛山赋[M].[出版信息不详].

⑤佚名.论禁戏[M]//申报影印本:第1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3.

⑦陈卓莹.试探广东曲艺源流[J].广州文史资料,1979(17):181.

⑧俞洵庆.荷廊避忌[M].刻本. 广东省立图书馆藏.

参考文献

[1]阮元.广东通志:艺文略[M].刻本.1822(清道光二年).

[2]吴荣光.佛山忠义乡志[M].[出版信息不详].

[3]郑梦玉,梁绍献.南海县志[M].刻本.1872(清同治十一年).

[4]冼宝干.佛山忠义乡志[M].[出版信息不详].

[5]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文物志[M].广州:广东科学科技出版社,1991.

[6]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7]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8]黄淑聘.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广州:暨南大学,2005.

[10]肖海明.中枢与象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1]刘庆华.广府文化研究论丛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12]曾美英,孔义龙.岭南俗乐舞台初探[J].人民音乐,2012(7):73-75.

[13]于有荣.戏曲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艺术教育,2012(11):100-101.

[14]曾令霞,李婉霞.场域理论视野下的佛山戏台文化研究—以万福台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5(4):39-45.

[15]李珊.古镇、戏台与民俗活动的依存关系—以郪江古镇开发为例[J].戏剧之家,2015(12):21.

[16]吴艺.山西民俗旅游中的戏曲资源开发探析[J].黄河之声,2019(8):136-139.

sdjzdx202203231333

猜你喜欢
戏台文旅融合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圆明园戏台考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