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人不孤单

2022-03-22 00:26刘昊晨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陶勇悲剧红楼梦

刘昊晨

张晓风在《一一风荷举》中说过:“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是的,读书到现在,无数文字里包含着太多的情感,我情感丰富,我阅读,与不同的情感共舞,所以我不孤单。

星空浩瀚。引路者众。浩如烟海的书里,无须撷取很多,足以使我明智。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视点》阅读,使网课期间的我们也能与外界产生别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在阅读中实现,使我们每个人不再觉得是孤身一人;这种联系在阅读中实现,比任何方式都丰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折翼重生的白衣天使”陶勇。他怀揣伤痛,笑对人生;他形容自己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阅读后,我认为他之所以能较快恢复,除了医护人员积极的治疗,更离不开他自己强大的内心。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在伤痛面前,陶勇没有绝望倒下,亦没有刻意回避:患者教给他坚强,他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励着更多的人。他教会我:人生路上,荆棘密布,跌宕坎坷。要在风雪泥泞中砥砺前行,更要在混沌暗夜里心怀光明。此外,还有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他们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打消新冠疫情期间国民的疑虑和忧心。《视点》就像为疫情期间的我们开了另一扇窗。

从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祥林嫂”开始,我便开始对封建制度产生思考,而《红楼梦》的阅读让我对封建制度下的小群体——贾府的女性进行了深刻窥探。蒋勋在评书时,就说到了“礼教杀人”,的确如此,书中贾琏与凤姐代表的封建社会的婚姻;金荣与金母间因“赏钱”发生的对话让我看到宗法制下的无奈与悲哀;宝玉与晴雯撕扇子调笑的时候,金钏儿正泡在冰冷的井水里;黛玉弥留之际,宝玉正在洞房花烛夜;远嫁的探春;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惜春……

其实《红楼梦》中的各种悲剧,各种无奈,诸红凋零,都是这些女性不甘世事又败于世事的剪影。她们都是被世俗礼教所迫而向世俗低头。但这一条条真善美的生命的泯灭,这些非善终的死亡方式,让我又想到鲁迅先生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便更好地體会到为何《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临死时她们的生命所绽放的光华和颜色,是真的能够照亮世人腐朽的思想,教人去思考生命真正的价值的,也让我庆幸新时代为我们带来的“碧海蓝天”。一切的慎重沉痛,最终在平日的风平浪静里烟消云散……

读过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书中主人公的语文教师的行径使我深刻体会到“文品”与“人品”是如何背道而驰的。读过书里令人心痛的情节,庆幸自己没有亲身经历便有人告诉我世界的背面是怎样的,也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产生思考。我们常为生活行走奔忙,却往往忽略了修身这一关键前提。观之当下,老赖逃票,花海景点被毁之例不胜枚举,道德底线被随意践踏。“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修身既要注重自省,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以保证内心端正清明;又要培养道德,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道德蕴养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假借外物之力,多阅读,学圣贤之道,通古今之变。凭借书籍之力,送内心盈盈一点湛然。

读得越多,我就越能体会到“言为心声”。文学作品本来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思想的张扬。伟大的文字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作家对时代的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在阅读中能自由地与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我们不孤单。

[简评]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代,能静静地读一本书,徜徉书中,去思考,去感悟,去成长,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很幸运的是,小作者就是一名幸运者。而作者不仅自己读,而且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分享给大家,带动身边同学朋友一起参与进来,享受精神的盛宴。文中的一些读书感悟和见解不乏独到之处,可见作者的读书功底。(指导教师 宋士杰)

猜你喜欢
陶勇悲剧红楼梦
伟大的悲剧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陶勇:浪漫的战地恋情
夜跑诡遇鬼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