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副泪腺潴留囊肿1例

2022-03-22 03:15冯雪莹单凤梅李洁王富华
关键词:上颌泪腺肿物

冯雪莹 单凤梅 李洁 王富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00

患者,男,69岁,因“右眼上睑肿物生长8个月余”于2020 年8 月26 日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否认家族中传染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既往6年前因“声带肿物”行手术治疗,2 年半前因“右下肢静脉血栓”行手术治疗。患者8个多月前出现右上侧“牙齿碎片”脱落,当时无疼痛等不适,时隔20 d先后出现右侧鼻唇沟疼痛和右眼上睑红肿,上眼睑中央可扪及“水泡”样肿物,并逐渐增大,无眼疼、视力下降、复视等不适。数日后右眼红肿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眼眶蜂窝织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肿痛安胶囊”口服,“普拉洛芬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患者用药后症状好转,肿物明显缩小。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时右上颌“牙齿酸痛”,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上颌“牙周脓肿”,给予局部脓肿引流治疗后行“牙修补”。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进食时“牙齿酸痛”,同时伴右眼上睑红肿及上睑局部肿物增大,自觉视力略有下降,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患者至我院就诊时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4,眼压20 mmHg(1 mmHg=0.133 kPa),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溢出。右眼上眼睑膨隆,睑板上方可扪及椭圆形肿物,上达眶上缘,边界清,活动度较差,无压痛。翻转上睑可见睑板上方穹隆结膜下淡蓝色囊性肿物,水平达睑板全长(见图1),结膜无明显充血。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于2020 年8 月2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紧贴于穹隆结膜下,将其仔细分离后完整剥离。肿物大小约2.0 cm×1.0 cm×0.6 cm,呈囊性,半透明,表面可见血管分布,囊内可见透明液体(见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纤维组织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无异型,符合良性囊肿(见图3),诊断为副泪腺潴留囊肿。术后随访2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讨论:

副泪腺潴留囊肿是一种源于副泪腺的无痛性眼睑肿物,属于眼睑良性病变。该肿物可见于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患者,上睑及下睑均可生长[1-4]。Schmidt于1803年首次对副泪腺潴留囊肿进行了报道[2]。临床上多表现为上下睑结膜下无痛性半透明囊性肿物,内含透明液体。囊肿大小不一,(1~7)cm×(0.5~7)cm[1-3],体积较小者患者可无症状,较大的囊肿可引起患者眼球移位、上睑下垂等[1,3],临床较为少见。病理检查可见囊壁内衬单层或复层柱状上皮,囊壁内可见杯状细胞或分泌性腺泡,间质内可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1-2]。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为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

图1.巨大副泪腺潴留囊肿患者术前大体相可见右眼上睑穹窿结膜下巨大囊肿,水平方向横跨上睑全长Figure 1.Preoperative photograph of the patient.A large cyst could be seen under the superior fornix conjunctiva on the right eye,along the full length of the upper eyelid horizontally.

图2.囊肿完整摘除后的大体外观肿物约10 mm×6 mm×20 mm,囊壁光滑,表面可见血管分布,囊内含清亮液体Figure 2.Photograph of the completely removed mass.The size of the cyst was about 10 mm×6 mm×20 mm.It was smooth,covered by minute vessels and contains clear fluid.

图3.囊肿的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200)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下方鳞状上皮化生Figure 3.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yst (HE stain,×200).The wall of the cyst was lined by a single columnar epithelium and squamous metaplasia below.

副泪腺潴留囊肿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外伤、结膜瘢痕性疾病(沙眼或类天疱疮)、结膜炎、泪腺炎、导管先天异常可能是导致副泪腺囊肿发生的原因,腺体分泌物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腺体的扩张。亦有研究认为腺体周围发生非肉芽肿性炎可激活IgA的产生,IgA聚集于腺体内,产生渗透效应导致囊肿形成;导管周围的神经丛功能障碍亦是导致囊肿形成的可能的理论之一[2]。也有患者在无明确外伤史、手术史、沙眼病史的前提下发生了副泪腺囊肿[1-2]。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肿物位于右眼上睑结膜下,呈囊性,剥离肿物后可见囊肿内含清亮液,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囊壁的上皮细胞无异形,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与副泪腺潴留囊肿的特点相吻合。患者发病前无外伤及眼部手术病史,且有眼眶蜂窝织炎的表现,故可能是反复眶前组织炎症的发生导致副泪腺潴留囊肿的形成。眼眶蜂窝织炎是眶内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肿胀、眶周红肿疼痛等。主要致病途径是眶周围结构感染灶向眶内蔓延[5-6]。对于成人而言,急性、慢性泪囊炎是主要病因[7-8],对于儿童而言,鼻窦炎是眶蜂窝织炎的主要病因[9]。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眶蜂窝织炎较少见,占2%~5%,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7,10]。目前亦有多篇文献报道牙源性眶蜂窝织炎。此类感染既可以来源于上颌,亦可来源于下颌。虽然牙源性感染延伸到眼眶间隙发病率较小,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6,10-13],故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牙源性眼眶感染存在4种上行感染途径。第1种途径为经鼻窦感染。磨牙和前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相邻,上颌骨牙槽突骨质疏松,与上颌窦相连续,前牙及前磨牙区牙槽突的骨板薄而多孔,上颌牙齿的感染可从磨牙或前磨牙根部扩散到上颌窦,然后再经过眼眶和上颌窦之间的骨质、筛窦或眶下管扩散到眼眶[10,14],这是最常见的途径。第2种途径为感染经过面部软组织扩散至眶周组织。第3 种途径为感染由磨牙或前磨牙侵入颞下窝和翼腭窝,再通过眶下裂扩散到眼眶。第4种途径为感染通过面部、眼、鼻腔和鼻窦的无瓣膜的静脉反流至面静脉和眼静脉再扩散到眼眶[10]。慢性根尖周炎是牙源性感染的常见病因,感染可导致牙槽脓肿,继而引起副鼻窦脓肿及面部脓肿[7]。本例患者发病时有明确的牙病病史,囊肿初次生长时伴有右侧鼻唇沟局部疼痛,随后出现眼部眶前组织炎症,由此可推测患者的发病可能是牙源性感染上行导致眼眶感染,眼眶部反复炎症的发生致使副泪腺潴留囊肿形成。

在患者的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前期已于当地医院完成了牙病的治疗及眶蜂窝织炎的治疗。随后于我院就诊摘除了副泪腺囊肿,达到最终治愈的目的。因此在临床对副泪腺潴留囊肿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与眼临近组织器官的健康状况。除对症治疗外,对于无明确外伤、手术史的患者应关注其是否患有口腔疾病及眼眶局部炎症。

利益冲突申明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冯雪莹:参与选题;撰写论文;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单凤梅、李洁:参与选题、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王富华:参与选题,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猜你喜欢
上颌泪腺肿物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骨性支抗前方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 ICAM-1、IL-6、IL-17表达的影响
滑行肌皮瓣修复眉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疗效研究
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后行即刻修复的短期美学效果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整平阶段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的对比研究
手术治疗泪小点周围肿物的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