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民歌

2022-03-22 22:55
心声歌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傈僳傈僳族曲调

遗产名称:傈僳族民歌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17

批准日期:2006 年

申报地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遗产级别:国家级

历史渊源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至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省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省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曲调丰富,朴素感人。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爱好民歌的传统。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歌声数日不绝。傈僳青年爱唱的情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也有短小短歌。

艺术特色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老幼都能唱;他们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这种并无目的、信口唱来的民歌,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但曲调大都一样,只有快慢之分。这种快慢,有的表现在词与词之间,有的表现在句与句之间,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传布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在傈僳语中,“木刮”原先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名。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等时间、大型集会等场合歌唱。《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有代表性歌唱内容,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进行一问一答对唱。双方的对唱均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一场对歌活动往往持续几天几夜。以木刮对唱的傈僳族传统叙事古歌,内容广泛涉及民族渊源、人类繁衍、生产生活、风情习俗、恋爱婚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等,生动再现了傈僳族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如长篇叙事歌《逃婚调》,反映傈僳族“指腹为婚”“以牛为聘”的婚恋习俗,以逃婚争取自由和爱情的社会风习,杀羊招魂、打狗头发誓、泼血酒赌咒的原始信仰,以及各民族之间你来我往、相互帮助的团结精神和傈僳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状况等。随着老一辈歌手相继去世,现今已较少有人完整地演唱傈僳族木刮史歌、长篇叙事歌。如不及时抢救、挖掘,抓紧培养年轻一代歌手,木刮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摆时”和“优叶”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傈僳族山歌。摆时广泛流传于泸水县和兰坪县傈僳族地区,在日常生活以及节日集会、庆祝丰收、男婚女嫁等喜庆场合都有歌唱,歌词内容广泛,曲调热情奔放,宜于表露内心激情,深受傈僳族人民喜爱。摆时多为集体性的男女对唱,也可由一人作自娱性独唱。歌唱内容分为“朵我”和“辖我”两类。“朵我”主要歌唱传统叙事长诗,“辖我”则根据对歌对象即兴编唱,多以爱情、时事为主要内容。摆时代表曲目有《竹弦歌》《忆苦歌》《孤儿泪》等。一年一度的泸水县登更“澡塘赛歌会”是摆时对唱的隆重盛会。

优叶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傈僳族村寨,按歌唱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由中老年人围坐于火塘边一面饮酒一面对唱,主要内容是追述旧时的悲伤、苦难,曲调低沉、速度徐缓、旋律平稳;另一类则曲调轻松、活泼,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可男女对唱,也可在同性间对唱。第一类优叶现已较少传唱,第二类优叶至今仍广为流传。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

摆时和优叶是傈僳族口传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历代歌手创造,长期以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歌唱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和民俗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摆时和优叶还创造了富于民族个性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傈傈族诗歌的句式、韵律及修辞特点主要通过这类民歌体现出来。摆时和优叶还承载着僳僳族民歌的典型音乐特色,如傈僳族民歌的多声唱法、颤音唱法及衬词运用,均可在摆时和优叶中得到充分体现。

传承意义

2006 年5 月20 日,傈僳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7 年组织开展“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以来,怒江州成立专门项目组,在州、县文化馆设置专门岗位,安排专人从事傈僳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2008 年,省、州两级共投入40 余万元资金进行傈僳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出版《傈僳族民歌集》;怒江州还通过组织乡级农民文艺汇演、扶持民间艺术团、补助民族文化传承人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较好成果。

猜你喜欢
傈僳傈僳族曲调
“傈僳山寨换新颜”精品线路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傈僳语施受标记
민족 만화 —리쑤(傈僳)족
布谷鸟
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怒江傈僳少女求学记
“咱们村来了傈僳族宣讲员”
一个傈僳族汉子的独龙江帮扶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