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黑水国失落的文明

2022-03-23 12:25梁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考古

梁燕

【摘 要】黑水国古城考古研学旅行以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黑水国古城遗址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考古直接体验,掌握考古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获得相关信息,如查阅文献、网络搜索、专家访谈、实地踏查等,并从相关信息中思考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出黑水国古城遗址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利用的办法,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黑水国古城;考古;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2、03-153-04

黑水国古城遗址考古研学的意义

考古研学是以古遗址、古遗迹、古建筑、历史博物馆等为目的地而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主题鲜明,是在实践中学习、体验、获得历史知识。和所有的研学旅行一样,它是一门课程,是一种新的学习形态,是行走的课堂。

黑水国古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城区西北17公里处,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遗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融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墓葬为一体的“河西文物宝地”。 黑水国古城遗址因为在黑河之滨,所以称为黑水国古城遗址。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对黑水国遗址进行全面考察,曾挖掘出土泥质红陶、磨制石器、细石器、灰陶片、汉砖等不少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生动反映了张掖史前文化及汉明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概况。后来,因当地居民开垦耕地、开发利用,遗址损坏严重,黑水国古城遗址大部分为流沙埋没。进入21世纪,黑水国古城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一些地面遺存依然清晰可见。黑水国古城遗址成为文博爱好者探古寻幽的理想之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目的地。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历史上有因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遭到大自然无情惩罚的先例。失落的天堂——古巴比伦、震惊世界的美国“黑风暴”……无一不给人们敲响破坏生态环境的警钟。干旱气候环境下的张掖,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漫漫沙海中的黑水国是怎样消失的?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家乡的建设者,有责任关心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黑水国古城遗址考古研学活动。

开展黑水国古城遗址考古研学活动具体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研学让学生获得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情景体验,锻炼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二是让学生掌握考古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能在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三是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获得相关信息,如查阅文献、网络搜索、专家访谈、实地踏查等,并能从分析总结信息中,思考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特别是活动结束后,学生能够试着用已有的知识,提出黑水国古城遗址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利用的办法,并通过媒体或学校宣传阵地,扩大活动影响,增强全体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施研学活动的有利条件

1.各学段教材上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

中学历史、地理、生物教材都涉及有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些内容,作为参加研学实践活动的初二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难度不大。

2.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意识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懂得了一些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和黑水国遗址相关的历史知识理解与认识没有障碍。

3.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以青少年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重视,家长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相关信息资料,不会额外增加学生负担。

黑水国古城考古研学旅行的方案

1.研学活动运用的方法

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踏查、影像分析、研讨交流等。

2.研学活动的有关工具

图书、卷尺、GPS定位仪、指南针、笔记本、望远镜、录音笔、照相机等。

3.研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络搜集,访问专家,实地踏查黑水国古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建筑遗址、寺院遗址,讨论整理相关资料,认识到被沙丘淹没的黑水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遭到大自然惩罚的结果,并据此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学活动的步骤

第一阶段,研学准备。

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学校或家中的电脑收集与查阅黑水国古城遗址的相关资料及民间传说;借阅《丝路古城黑水国》图书,并相互交流体会与收获。

邀请张掖市著名考古专家吴正科(张掖博物馆副馆长兼黑水国古城遗址研究所所长)做指导,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1)对黑水国古城遗址的整体情况进行系统与通俗的介绍。(2)介绍考古的简单知识与基本技能,并指导设计此项活动调查表。(3)讲解在考古研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人身安全与文物保护问题。

第二阶段,实地踏查。

(1)按计划对黑水国古城的北城、南城、汉代大型建筑遗址、寺院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要求学生做好详细记载(如遗址地理坐标、规模、保存现状、地表文物遗存状况等),以确保后期的问题研究有足够的资料与数据。(2)在专家指导下,对各遗址地表遗存的文物实地观察,进行简单分析,并做好统计工作,负责照相的同学拍好照片。并特别强调:不移动、不带出文物遗存,同学们要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三阶段,汇总评价。

(1)学生们将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每位学生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个人调查报告或考古调查日记。(2)在教师指导下,把通过整理的个人报告或考古调查日记,由组长负责执笔,形成一个代表共性的调查报告。(3)展示活动成果,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此项考古调查活动进行评价。

5.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1)这次活动的重点是田野考古调查,安全工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由此,特别强调组织纪律,小组成员要紧随指导老师,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在出发前和活动期间要反复强调。(2)野外活动要产生一定费用,为保证活动正常开展,无论学生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一律因陋就简,不铺张浪费。中午在野外就餐(饮食主要有矿泉水、馒头、水果),要有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3)黑水国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黑水国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活动,一定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活动,遵守相关法规,不刻画、不损坏、不移动、不带走地表遗存碎片。

6.活动预期成果及表达方式

(1)预期成果:学生调查日记、调查报告。(2)表达形式:书面文字总结、照片、美篇。

学生的考察报告与建议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后,呈送相关部门;学生活动的有关成果在学校及相关媒体进行宣传,以期达到预设目标。

黑水国古城遗址考古研学旅行的实践收获

1.研学旅行实践主要环节

(1)明确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研学旅行需要划分小组,并进行任务分工。(2)查找资料。主要是网上查找,重点阅读了吴正科老师撰写的《丝路古城黑水国》一书。(3)专家访谈。主要是对地方文物专家、黑水国古城遗址管理人员进行访谈。(4)实地踏查。主要是在黑水国古城遗址现场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问一问、想一想。(5)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形成报告,由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

2.对黑水国古城遗址调查的主要内容

学生们在遗址上找到了人类活动的证据。黑水国所在的地方是一处被绿洲包围的沙漠,一堆堆的黄沙和城墙一样高,几个遗址上到处是残垣断壁,虽然有一些树,但大都干枯了。专家老师说这里曾经是汉代张掖郡城、北凉都城,同学们谁都不相信茫茫沙海中,怎么会有城市呢。于是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们共同开始寻找黑水国古城曾经文明辉煌的证据。下面是师生在实地进行考古调查的统计表(表1、表2)。

表1和表2是我们在考古研学活动中调查获得的,这些资料证明。

(1)早在4500年前,黑水国区域就有了原始人类聚居,生产工具是石器。

(2)大量的汉砖、汉瓦、陶片的存在,表明汉代的时候这里就有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3)大量的有唐、宋、元、明特征的瓷片遗存,古寺院古塔的存在,说明在相应的朝代,黑水国古城曾经非常繁荣。这说明黑水国在明代以前,就有着光彩夺目的文化,有着欣欣向荣的兴盛,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时间上延续时间长。

3.对黑水国古城遗址成因分析

黑水国古城遗址的辉煌已成为过去,眼前的沙丘、残垣断壁、地面残存的断砖、瓦片,让学生对它的消失有下面的猜想。

(1)由于历史上人口的剧增,这里的原始森林良好的植被逐渐被消耗了,土地大规模地开荒,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使得沙尘四起,最后沙丘吞没了这座城市。

(2)气候的变迁,周围环境的变化,使黑水国最终变成了茫茫沙海。

(3)古代的地震或战争使人们抛弃了城市,另寻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地。

大部分学生认为第一种猜想理由最充分,最接近真实的情况。

4.受到的启示及相应建议

(1)生活在西北地區,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每位张掖人都应该成为环境的守护者。

(2)在生产建设规划中,一定要从黑水国古城的变迁中吸取教训,科学规划,停止一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活动。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4)可以把黑水国古城遗址开辟为一个集旅游、文物保护、环境教育为一体的博物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5.活动总结

从开始研学实践教育的地点选择、调查表格的设计、考查成果的总结与展示,到研学活动结束,黑水国古城遗址考古研学的经历,让我们深感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这次研学活动让师生了解了张掖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学习了获取信息、查阅资料、分析总结的研究方法,初步认识了考古调查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学会了撰写调查报告。

研学旅行让我们享受了考古研究的乐趣,师生体悟最深的是对黑水国神秘消失的思考。黑水国古城的历史发展无声地展示了人类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绿洲中心出现了一个沙丘突兀的黑水国,是人类在这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自然法则惩罚的标志。古人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的考古研学活动还不成熟、还需完善,但在学生心中已燃起了科学探究的火花,在思想深处树立了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

参考文献

吴正科. 丝路古城黑水国[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6.

高增明. 张掖地质公园研学探秘[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23.

甘州区志编纂委员会. 甘州区志(1991-2016)[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36.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考古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走,考古去!
三星堆考古解谜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