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血液病患者携带PICC期间居家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2-03-23 20:10黄佳莹黄佳禾缪英霞李若冰胡娟鲁桂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血液病

黄佳莹 黄佳禾 缪英霞 李若冰 胡娟 鲁桂华

摘要: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血液病患者携带PICC期间居家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80例血液病患者隨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给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带管期间居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患者携带PICC期间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各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同伴教育;血液病;PICC;居家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上腔静脉,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然而携带PICC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肢体活动,引起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堵管、静脉炎等,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伴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来分享信息,以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教育在提高血液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上海长海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血液内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血液病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血液病患者化疗结束出院携带PICC导管患者。(2)无认知知功能障碍。(3)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分组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40.5±15.1岁,每组各40例。

同伴教育模式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同伴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PICC居家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具体实施如下:同伴教育团队成员共5人,男3人,女2人,为我科PICC置管化疗出院的患者,连续随访3年,生存质量良好,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愿意承担义务同伴教育。由2名高年资PICC专业护师对同伴教育团队进行培训,培训后及时进行考核,由组长监督,确保每个同伴教育者能熟练掌握知识,成为合格的同伴教育者。

根据个人意愿将40名患者分为5个小组,每组8人,每组选出一名同伴患者,患者出院后开始同伴教育干预,每次活动由2名高年资PICC专业护士主持,1名责任护士为辅导员,和3-5名同伴教育者共同参与,让患者与同伴教育者认识,由患者提出在带管家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由责任护士和同伴教育者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1.3研究工具

采用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日常导管维护、导管管理信心、导管维护依从性、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异常处理、带管日常生活这7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5个条目,共35个条目,采用5分5级评分法,总分17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居家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由受过培训的责任护士使用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估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40.5±15.1岁,每组各40例,白血病患者30例,淋巴瘤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携带PICC期间居家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3.1同伴教育模式能提高血液病患者PICC带管居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伴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伙伴, 是指具有相同经历或面临相同问题的一群人 。同伴教育是行为干预中的一种策略和教育形式。本研究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评分优予对照组,表明同伴教育可增强患者导管管理信心,提高维护依从性,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同伴教育模式能减少血液病患者PICC带管居家间的并发症

PICC导管的规范维护和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带管出院患者管道维护的知识水平直接反应其导管维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健康教育模式能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本研究发现,同伴教育模式通过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更有计划和针对性的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沟通,通过让同伴老患者讲解带管期间的常见问题,让新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掌握带管期间需要注意的细节,增强对带管的信心,从而减少患者在非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血液病患者居家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改善了血液病患者的居家PICC自我管理能力,维持良好的维护依从性,增强导管维护的信息,减少带管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带管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郝丽霞,马立敏,王翠珍,PICC带管患者院外维护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4,36(13):2059-2061.

[2]张海燕,何文英. 肿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41-144.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血液病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血液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CT影像分析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调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校园心理剧在高中异性交往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液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