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阿黄河鲤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2022-03-23 04:27冯森臧国莲
中国水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东阿鲤鱼渔业

文/冯森 臧国莲

自2013年以来,以“东阿黄河鲤鱼”地标产品为代表的东阿县特色品牌渔业呈现出勃勃生机,黄河鲤鱼原产地良种保护及繁育、标准化绿色健康养殖、精品黄河鲤鱼生产等技术措施日臻成熟,产业发展稳定健康。

一、东阿黄河鲤鱼产业基础厚重特色鲜明

黄河鲤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首,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之说,不仅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也是黄河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民间流传着“渔姑炖鲤救曹植”“鲤鱼跃龙门”等美丽传说,白居易等名流贤达也曾为黄河鲤鱼写诗作赋,称其为“龙鱼”。从环境、政策、产业、品牌、创新等方面综合分析,东阿县黄河鲤鱼产业发展具备五大优势。

(一)环境资源优势

东阿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适中。黄河流经县域57km,境内有郭口、位山两个直供京津冀的引黄闸,中心河、巴公河及黄河支干流纵横交错,坑塘湖泊星罗棋布,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泰山余脉和太行山脉在地下交汇形成了东阿县独特的低矿化度、重碳酸型岩溶地下水。

独特的水系、水质和气候滋养,使东阿黄河鲤鱼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磷、钙、铁等微量元素。有研究指出,与其它种类鲤鱼相比,东阿黄河鲤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17.6%~18.3%)、脂肪含量较低(4.2%~5.0%),和其他地区所产黄河鲤相比,其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优势明显,磷、铁含量较高。

(二)政策支持优势

聊城市、东阿县历来始终重视黄河鲤鱼产业发展,持续将黄河鲤鱼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2016年,聊城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东阿黄河鲤鱼”作为全市“三鱼”之首给予支持。东阿县政府把黄河鲤鱼系列工作确定为东阿县水产“一条鱼工程”,出台了《关于实施“东阿黄河鲤鱼”品牌创建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县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东阿县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东阿打造成京津冀及省会城市圈无抗黄河鲤鱼供应基地”。东阿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黄河鲤鱼作为东阿县“黑、黄”(“黑”是指黑毛驴)两大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三)产业基础优势

自2013年以来,东阿县狠抓原良种选育、健康养殖、精品生产等关键环节,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东阿黄河鲤”品牌。目前,东阿县黄河鲤鱼养殖面积1867ha,种养面积达4347ha,渔业总产值达9.39亿元。东阿县拥有“绣青”“华龙”“庞苓”等22个渔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包含2个“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1个“山东省渔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处“东阿黄河鲤省级良种场”;16个水产品获原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已经迈出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实质性步伐。

同时,东阿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优势,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三产融合发展新要求,培育、建设了“鱼山休闲渔业公园”“洛神湖鱼乐”等一批观光旅游休闲渔业项目。2018年1月20日,2017休闲渔业产业大会暨中国休闲渔业旅游推介活动将鱼山休闲渔业公园评为“中国(内陆)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东阿县先后在本省济南市、聊城市,河北省衡水市,上海市等地扶持建成了“黄河滩渔村”“阿东黄河大鲤鱼”、上海齐鲁怡号大酒店等多家黄河鲤鱼旗舰店,宣传“东阿黄河鲤鱼”饮食特色和文化特色。

此外,当地基本形成了覆盖苗种、渔药、饲料、技术服务、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营销推介等关键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四)品牌价值优势

“东阿黄河鲤鱼”作为东阿县水产品主导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荣获“中国水产业明星水产品”称号,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获得聊城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聊·胜一筹!”的品牌标识“第一批聊城市重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授权。2017年“东阿黄河鲤鱼”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评估价值为2.81亿元。品牌“东阿黄河鲤鱼”的签约供应价始终保持30元/kg,特色精品每条超过160元,养鱼户塘口批发价提高30%以上。

(五)创新发展优势

东阿县先后承担完成“黄河鲤鱼良种选育及无公害养殖”“黄河鲤鱼高产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个,申请涉及专用饲料、育种、精品鱼净养等领域专利5项。2018年,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与东阿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东阿县设立黄河下游渔业资源东阿观测站。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东省渔技站等专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均在东阿县设立产学研基地,密切了黄河鲤鱼产业发展合作,打造升级“国家级黄河鲤鱼良种场”,“中国黄河鲤鱼产业研究会”落户东阿,产业发展技术保障更加坚实。

二、东阿黄河鲤鱼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从管理体制来看,部门职能弱化、专业人才匮乏

东阿县是山东省水产重点县,1984年组建成立东阿县水产局,规划、管理、指导东阿县水产养殖生产经营。后因机构改革,东阿县水产局撤销,管理职能权限全部划归东阿县农业和农村局,水产行业逐渐弱小量轻,改革还对项目争取、资金使用、人员调配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

同时,受院校专业设置、行业冷热、爱好兴趣等众多因素影响,水产类专业人员越来越少。机构改革前,东阿县在职在岗水产专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仅有7人,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人员进行大调整,2名年轻专业型人员离开原来岗位从事非渔工作。专业型、业务型人才匮乏,政府相关机构面临实用技术人员断档的风险。

(二)从产业现状来看,龙头带动作用不足、精深加工尚未形成

东阿县黄河鲤鱼产业的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养殖生产到鲜活销售阶段,水产品精深加工处于空白,产销方式较为传统落后。虽然近几年品牌建设提高了一定效益,但远远没有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预期。几家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企业,自身发展各有特色,但从东阿县整体层面看,这些企业的产业区域影响力不大,成熟技术、经验和做法推广普及不够,龙头带动作用依然不足,产业发展聚合力较为分散。

(三)从发展动力来看,生产主体思想不够解放,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偏小

受地域文化和养殖传统的影响,大到合作社、企业,小到养殖户,很大程度上存在求稳保底、小富即安的思想,对一些新技术新模式瞻前顾后,大胆探索和实践的勇气不足。另一方面,黄河鲤鱼在农林牧渔大农业圈子里的地位仍然偏低,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偏小,县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奖补政策逐年降低,行业缺少催生动力。

三、发展东阿黄河鲤鱼产业意义深远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黄河流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流域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宽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等目标。

一是产业可以助推改善生态环境。黄河鲤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无公害集约化养殖技术等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明显改善了养殖池塘水质和生态环境,渔药使用量也大大减少。

二是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东阿县有地域、气候、资源、科技、品种等发展现代渔业的优势条件,由此产生的黄河鲤鱼产业通过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渔民凝聚力,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产业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东阿黄河鲤鱼”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阿阿胶”一水而育。鲤鱼在国人心中地位、文化内涵、影响力、营养健康等方面都是“头牌”,将黄河鲤鱼作为鱼类形象大使与黄河文化有效结合,能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

四是产业富裕渔民。新鲜的东阿黄河鲤鱼清炖后肉质润白、肉嫩纹细、口感爽滑、味道鲜香,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刺激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渔民养殖增收。

四、东阿黄河鲤鱼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

建议东阿县成立“黄河鲤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盘领导,高端规划。同时可参考聊城市高唐县、临清市等地机构改革的做法,设立职、权、责独立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东阿县黄河鲤鱼产业进行科学组织、协调沟通和监督服务,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一)抢抓机遇、研懂政策

东阿县正面临县域渔业高质量的大好机遇,要充分利用黄河鲤鱼这个金字招牌把全国渔业的科技资源、管理资源、市场资源请到东阿县,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深研细悟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把和东阿县黄河鲤鱼产业发展相连、相扣的政策一一对号入座加以落实,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黄河鲤鱼产业发展,要尽快走出传统、落后、单一的养殖生产销售模式,通过打造、培育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高端前沿的黄河鲤鱼产品,形成以优质黄河鲤鱼为核心的集原种保护、繁育、养殖、科研、流通、餐饮、休闲及文化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百花齐放”新格局,创造3倍~5倍高效益。

一是升级打造更高水平良种场。在目前“省级黄河鲤鱼良种场”基础上,以标准化生产为载体,推动优质鲤鱼养殖提质增效,强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做好“国家级黄河鲤鱼良种场”申报工作,争取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建成“国家级黄河鲤鱼良种场”,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夯实打牢产业发展所需的良种基础。

二是重点培育代表性龙头企业。有目的、有目标、有政策地培育一个集良种、规范、品牌、影响于一体的优秀企业,作为“东阿黄河鲤鱼”产业典型代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面培养文旅产业公司。出台相应政策,从黄河鲤鱼二、三产业层面,培养一批渔业产业相关文旅公司,重点开发黄河鲤鱼精深加工、餐饮品鉴、饰品摆件、渔耕渔乐休闲体验等项目。

(三)注重品牌效应

东阿县的水熬出了中药瑰宝“东阿阿胶”,也养育了地标产品“东阿黄河鲤鱼”。东阿县可以借鉴区域内“阿胶产业园”的模式路径,设计、规划建设渔业领域“黄河鲤鱼产业园”。

一是全面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收集东阿黄河鲤鱼历史文化传说和故事,整理黄河鲤鱼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资料,编辑出版《东阿黄河鲤鱼文集》,拍摄全面介绍东阿及东阿黄河鲤鱼的影像纪录片。

二是办好推介活动。“好酒也怕巷子深”,东阿黄河鲤鱼产业知名度、影响力与高质量发展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距离。应利用全国“农民丰收节”时机等,主办黄河鲤鱼科技论坛、交流研讨、产品品鉴、休闲垂钓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东阿黄河鲤鱼,使东阿黄河鲤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东阿鲤鱼渔业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东阿阿胶业绩下滑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小鲤鱼的问候
鲤鱼跳龙门
16次调价涨41倍的背后 东阿阿胶的“美人计”
东阿阿胶成险资“滋补上品” 安邦高位接盘到底图个啥?
红鲤鱼的“三十六计”
东阿阿胶欲借直销挽救业绩颓势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