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雅罗鱼受精卵脱粘效果对比研究

2022-03-23 04:21魏凯马龙时晓耿琰
中国水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滑石粉霉病感染率

文/魏凯 马龙 时晓 耿琰

瓦氏雅罗鱼(),俗称“滑子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水域。在内蒙古达里湖数量较多,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在北京地区由于野生种群数量逐渐下降,瓦氏雅罗鱼已被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鱼类。瓦氏雅罗鱼一般3龄~4龄性成熟,卵为圆球形,浅灰色或灰白色,卵径小(吸水膨胀前通常为0.5mm~1.0mm),受精卵呈黏性,易粘连沉底而造成缺氧,且易患水霉病,严重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

国内学者对鱼类粘性卵进行脱粘研究发现,传统的泥浆水会使卵粒附着物较多,从而增加卵粒重,导致孵化出苗率低。为此,本试验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国内目前较为常用的鱼类粘性卵脱粘方法,选用滑石粉和单宁酸作为脱粘剂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瓦氏雅罗鱼

一、材料与方法

(一)脱粘材料与用量

本试验共分为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将滑石粉和单宁酸分别配置成不同浓度溶液。此外,考虑到氯化钠不仅能够提高脱粘效率,激发精子活力,而且对水霉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滑石粉组还加入适量食盐,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脱粘材料的配制

(二)样本采集

通过集中拉网后进行雌雄筛选,共获得性腺发育情况良好的4龄瓦氏雅罗鱼亲鱼120尾(雌雄比例1:3)。每组7尾雌鱼样本,体长30cm~35cm,体重400g~500g,雄鱼数量为15尾~20尾。在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4h后,采用传统的干法授精,即将卵粒和精液挤入干燥塑料盆内,用羽毛将卵粒和精子混合均匀后轻微搅动1min,每组采集1kg受精卵备用。

(三)受精卵的脱粘

将采集好的受精卵分别置于4个洁净干燥的塑料盆中,再将制好的不同脱粘溶液依次缓慢倒入,每组溶液的脱粘时间如表2所示。搅动受精卵,使其与脱粘溶液充分接触,待操作完成后将脱粘溶液缓缓倒出容器,再用清水将受精卵清洗干净。对照组直接将受精卵倒入塑料盆后清洗干净。

表2 不同脱粘溶液的脱粘时间

(四)受精卵的孵化

受精卵的放卵密度控制在50万粒/m左右,受精卵孵化期控制水温在11.4℃~12.7℃,溶解氧>8mg/L,pH值7.5~8.0。瓦氏雅罗鱼的孵化期积温大约需要228℃~244℃,按照孵化期水温测算,18d~20d可以出苗。

二、试验结果

(一)受精卵在孵化期间不同时间段的粘连率

从图1可知,通过滑石粉进行脱粘的两个试验组在整体粘连率上显著低于单宁酸试验组,孵化后期的粘连率均低于2%,脱粘效果非常显著。而两个单宁酸试验组的粘连率在12d以后显著增加,最终粘连率均高于3%。对照组的受精卵从放入孵化桶即开始出现粘连情况,第18d的粘连率高达15.5%。

图1 受精卵破膜前不同时间段的粘连率

(二)受精卵在孵化期间不同时间段的成活率

从图2可知,通过滑石粉进行脱粘的两个试验组,受精卵成活率分别为87%和89%,而单宁酸组的受精卵成活率分别为75%和77%。对照组由于受精卵粘连和感染水霉病等问题,成活率从95%急剧下降至61%。

图2 受精卵在不同时间段的成活率

(三)受精卵破膜前不同时间段水霉病感染率

从图3可知,4个试验组在孵化前10d均未感染水霉病,而在孵化后期感染率略有上升,但基本保持在2%左右。对照组受精卵在第2d即出现感染水霉病情况,感染率逐渐从1.3%上升到14.6%。

图3 受精卵在不同时间段感染水霉病的百分比

人工催产

(四)破膜率

破膜率=孵化出仔稚鱼数量/受精卵总数×100%,表3所示为各组的破膜率,可以发现采用滑石粉—食盐进行脱粘的平均破膜率显著高于采用单宁酸进行脱粘的平均破膜率,总体脱粘效果更好。

表3 不同试验组的破膜率

三、讨论

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硅酸镁,具有润滑性、抗粘、助流等特点。从试验结果可见其脱粘效果较好,卵粒表面附着的滑石粉颗粒少,孵化前期受精卵基本无粘连结块现象,后期稍有增加。2个滑石粉试验组的受精卵成活率都在90%左右,水霉病出现在14d以后,感染率很低。这可能与在滑石粉中添加了食盐有关,在提高脱粘效率,激发精子活力的同时对水霉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受精卵不易感染水霉病,也提高了破膜率。

单宁酸,又称鞣酸,最早是由五倍子中得到的一种鞣质,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结合,生成鞣质蛋白,对细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通常使用中药五倍子防治水霉病,就是利用单宁酸沉淀蛋白质的作用,可以促进水霉菌感染伤口的愈合。这可能对预防水霉病感染有一定作用,从试验结果可见,单宁酸试验组在10d后才出现水霉病,感染率很低。但是单宁酸在降低受精卵粘连率和提高成活率上的效果不如滑石粉,而且试验中发现经单宁酸脱粘的受精卵颜色发黑,且卵粒吸水膨胀情况稍差,卵径较滑石粉组偏小,具体原因可能与选取的单宁酸浓度和脱粘时间有一定关系,后续将进一步开展研究。

结合粘连率、存活率和水霉病感染率等指标,综合评价本次试验各组脱粘效果,我们认为利用2%滑石粉—食盐溶液脱粘20min的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滑石粉霉病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浅析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罗非鱼水霉病咋防治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是否该简单粗暴地对滑石粉Say Byebye
“爽身粉”会致癌吗
柿饼擦滑石粉“美容”,怎么辨别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