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立德树人

2022-03-24 08:01王考强邵晓曦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立德传统文化德育

王考强 邵晓曦

【摘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与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承担“文以载道、立德树人”的德育任务,本文从教学内容与德育知识相结合、挖掘教材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立德树人”这三方面,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立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050-02

【本文著录格式】王考强,邵晓曦.文以载道    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外语文,2022,21(03):50-5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必考虑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文以载道,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教学内容与德育知识相结合,实现“文以载道”

文学和人类的情感世界是密切相关的,本质上也是一种人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集教育性、审美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美文,能激发学生的斗志,能培育学生战胜各种挫折与困难的精神,能追求成功的上进心与勇气,能树立对生活积极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自然能成功达到德育的目标。由于语文教材内容蕴含着德育素材,教师在上课时对课本内容做仔细的研究,分析教材的知识点,研磨渗透德育知识点,对课文内容做静态文本分析,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闪光点,达到丰富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想象力,提高精神修养的目的。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篇课文是歌颂劳动妇女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文章中描绘的大堰河,大堰河是诗人的乳母,也是一位平凡、卑微到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生活却一直贫困、艰难,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平凡又勤劳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品味乳母大堰河幻想“我”成亲时富丽堂皇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乳母对“我”的深切之爱,引导学生感受到劳动妇女淳朴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邻居大妈、母亲、奶奶等长辈女性对自己的关爱,可以让学生体验身边劳动妇女淳朴的美德,感受爱的熏陶,进而对学生进行爱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由此形成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达到德育目标。

二、挖掘教材传统文化之精髓,实现“文以载道”

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名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使之传承与发扬光大。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时代的、民族的主流文化价值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以传统文化发展、人的发展、民族未来为着眼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而且,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是人民群众在一代一代劳动中积淀下来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学生的价值理念相结合,用凝聚中华民族人文情感与饱含人文道德情怀的价值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开展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认知与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在教授《岳阳楼记》(初中语文人教版)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所以,中国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都持有“救济天下苍生”的大格局与胸怀。范仲淹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岳阳楼记》是作者情绪的一种反映与寄托,也从侧面表达范仲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以国家大事与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也表达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读书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以及“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也是占据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如周恩来总理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中国古代读书人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效力,为黎民百姓效劳。通过这一节课学习,学生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认知,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树立了读书报效祖国的理想,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教师“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东汉班固认为:“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渗透德育,培育学生像阳光一般健康的人格,自己也要有健康的人格与良好心态。这需要教师发挥榜样的力量,做好言传身教,不断增加个人知识储备、规范人品风范、修炼自己的风度与个人仪表,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有着“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认同教师传递的德育思想与理念。另外,教师的精神思想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充分钻研教材内容,挖掘其中闪烁的德育知识点,并适当应用在教材中,有效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试想,一个只会想着自己,没有为学生服务的高尚情怀,言谈举止粗俗,思想知识老化与陈旧,语言苍白的教师是无法树人的,更不会受学生欢迎。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崇高理想追求,不能言传身教,也不會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更加不会引导学生懂得正确的人生道理。因此,教师也应该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用自己榜样力量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道德理念教育的熏陶。这一切需要教师平日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力求做到举止文明、谈吐高雅,让学生获得一种礼仪上的熏陶。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自己道德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阅读书籍,扩充知识面,丰富学识,做到谈吐高雅、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样,教师的内外修养也会凝聚为一种气质、风度,升华为一种人格力量,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敬仰、信赖、钦佩的情感。此外,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关爱。爱是一种理解与尊重,更是关心与鼓励,也是最纯洁无私的情感。教师如果对学生施加真挚与热切的关爱,能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智能。教师关爱学生,并不意味放松对学生的管教与要求。教师应该用严谨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业与成长应该负责任,也要理解与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由此热爱教师并且接受灌输的德育,教师也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德育效果。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挖掘教材知识点与德育结合的有效方式,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力求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用高尚的道德人格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才能收到“文以载道、立德树人”的德育效果,学生的道德修养才会不自觉地提高,德育才会真正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黄宏生.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

[2]文杰.探究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4).

[3]李自青.浅谈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融合[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8).

[4]陈广胜.“微网络”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2020(10).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家校合育促中学生健康发展的研究》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20】GHB1019。

作者简介:王考强,1976年生,甘肃会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邵晓曦,女,1975年生,甘肃会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立德传统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