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渗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2022-03-24 22:34黄思好
源流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村红军革命

黄思好

11月17日,揭阳市揭东区潭王村蓝康红军小学红色文化展示厅门口一阵掌声响起,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和揭东区区委书记梁柱华、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谢佚芳、揭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吴平河、揭东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郁芳共同为《源流》小记者站揭牌。在揭东区进行的红色文化进校园座谈会暨“红色小记者站”揭牌仪式活动圆满结束,潭王村蓝康红军小学的师生们迎来了全省第一个“源流小记者站”。

为什么选择潭王村

“为什么这次活动选择在潭王村开展?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揭东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郁芳介绍,一是蓝康红军小学的红色文化底蕰深厚,从学校开办之时,就是我党作为传播革命道理,培养红色种子,培养优秀党员的基地,有数百个学生踏上革命道路,就是来自蓝康学校的学员。在梅北游击队中,也有许多蓝康学员的身影,他们在五房的小北山的革命队伍中,很多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出现了6个抗战老兵。吴克、吴者准学员分别成长为县长和县委书记,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青春和智慧;二是红色文化传承做得较好,整个校园呈现出满满的红色氛围,红军精神、革命精神传承较好,学校在素质教育、德育、国防教育等方面都办得有特色;三是潭王村蓝康红军小学是粤东第一所红军小学,揭阳市目前唯一一所红军小学;四是村委会重视,全村红色文化氛围浓烈,红色革命遗址较多、红色长廊、潭王村革命斗争史的展陈,方便同学们学习党史,了解本村的红色革命斗争史,学习英雄人物故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上了红色的种子。基于各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选择潭王村首先开展红色文化进校示范活动。

据介绍,潭王村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村、龙舟之乡、鱼米之乡。1990年中共揭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发出一封公开信,指出:“揭阳潭王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潮揭丰边地区重要的前沿据点之一。该村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游击小组,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后勤)副官处,以及民兵、农会、妇联、新青团等革命组织,经受敌人几次“围剿”,许多同志和革命群众被捕、牺牲,仍坚持为五房根据地提供大量兵源、物资、情报,并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潭王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上个世纪二、三、四十年代,众多的潭王村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潭王村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听党的话跟党走,一路高歌猛进。”潭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小辉说,“经过70多年的奋斗,如今潭王这个革命老区村已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蓝康红军小学的红色教育路

“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学校始终把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作为学校立校指导思想;始终把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用革命精神办教育,用革命精神教育下一代,作为办学策略;始终把着力培养既具有时代素养,又有革命先辈优良品质的革命新一代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蓝康红军小学校长王淡波介绍说,“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是潭王蓝康红军小学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红色文化如何扎根校园,我们或许能在潭王蓝康红军小学的红色教育中窥见一斑。

2017年5月全国红办考察潭王村后,决定授予潭王小学“中国工农红军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称号。2017年7月27日,潭王小学被正式授牌“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授牌之后,潭王蓝康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地位、历史、现状、形象等独特优势,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办学宗旨,以创建红色文化特色校园为抓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承革命传统为主线,以激发爱国情怀为核心,以激励进取精神为宗旨,充分利用校园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红色思想进头脑,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校园文化。

红色文化的内涵很广,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出“信念、理想、坚强、奋斗”等红色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核,建立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举办红色教育活动,办好特色文化专栏,提升红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论体系。

该校着力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比如,布设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主题的“周恩来读书吧”和“追寻红军足迹,新长征路上续辉煌”为主题的“教师形象墙”等内容为主的红色长廊;在校园围墙内侧进行粉刷,并画上红色主题墙绘等,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

除此之外,该校还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经常化。比如,每周升旗和重大活动都由身着小红军服装的学生升、护旗,进行师生的文明礼仪等教育,全体集中呼口号、唱红歌;在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等,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如何扎根校园

校园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进校园,在校园中扎根生长,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程。

“红色文化进校园不是一阵风,不是口里随便说说,也不是与学校其他工作剥离开来。我们要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红色文化实施方案,及时进行总结,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师生感兴趣,自觉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揭东区桂岭镇福岗小学教师陈耿洪认为,校园是一个大舞台,班级是一个小团体,在校园里、在学生心灵中播种红色文化,有独特的优势。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学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在班队活动时,在教材有红色文化内容中,因势利导,讲革命英雄的故事,讲爱国志士的故事,讲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的确,红色文化真正扎根校园,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推进,形成常态机制,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为此,广东省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谢佚芳表示,为了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源流杂志社将在全省革命老区各中小学逐步建立《源流》中小学小记者队伍,发表他们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源流》杂志还将与各地有关部门一起,以地市为单位,携手各地老促会、教育部门等有关部门,在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重點老区挑选一批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整合各方资源,共建“红色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诚然,红色文化要真正扎根校园,必须通过不同方面,多措并举,整合各方力量,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结合,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细微处下功夫,让学生们在互动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了解党的革命历史,铭记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让红色革命故事经久不息地传颂,才能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王村红军革命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王村夜雨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再唱十送红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基于计算机建模技术的秦岭周边农家乐村环境空间研究——以上王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