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资源调查

2022-03-24 08:41王玉卓李赫男刘家宇李君健董艳杰张百惠刘诗叠李辛夷张春田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亚科新纪录背板

王玉卓,李赫男,郝 博,刘家宇,李君健,董艳杰,张百惠,刘诗叠,李辛夷,张 东*,张春田*

(1.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2.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3.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贵阳 550025)

寄蝇科是双翅目昆虫中物种最丰富的科之一,全世界已知1 477属(O’Hara & Herdenson, 2020),8 592种(O’Haraetal., 2020)。已知的寄蝇幼虫均寄生于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15目23科)(Stiremanetal., 2006; Ellenriederetal., 2015)。辽宁和尚帽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本溪县草河掌林场(汤沟),位于我国东北长白山生态地理区南部边缘上,生态演替较快,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杨超, 2018)。但该地区双翅目寄蝇科昆虫资源调查未见报道。

为调查和尚帽保护区昆虫多样性资源,沈阳师范大学双翅目昆虫研究组师生,自1993年起,先后于1998,2004,2006,2007,2008,2011,2012,2015,2019,2020年5月-10月进行寄蝇科昆虫资源较系统的调查。其中共采集到标本1万余号。实验室通过整理标本,系统分类与鉴定,有寄蝇科2 458号,177种寄蝇,隶属于4亚科21族 90属,包括3中国新纪录种,24辽宁新纪录种,并进行初步的寄蝇区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辽宁和尚帽自然保护区位于本溪县东南部,是太子河发源地之一;海拔450~1 200 m,北纬41°05′~41°14′,东经124°15′~124°30′(图1);其占地面积10 973 hm2,其中和尚帽山为最高峰(1 234.4 m)。管护区内林地多以红松、冷杉为主,是北方常见的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孙鸿烈等, 2005)。动物区系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动物共5类29目77科367种,其中,昆虫有1 749种(张荣祖, 1999; 杨超, 2018)。寄蝇科昆虫喜阳,多在空旷草丛、低矮灌木等处悬飞,区内生境良好地方是调查重点(图2)。本研究调查时间跨度较大,具体如下:1993年7月上旬;1998年7月上旬;2004年6月下旬,8月上旬和9月下旬;2006年8月中旬;2007年8月中旬;2008年7月下旬;2011年8月中旬;2012年5月中旬;2015年8月下旬;2019年10月中旬;2020年6月中旬,7月上旬和下旬,8月下旬,9月上旬和下旬。多年共采集昆虫标本1万余号,其中寄蝇科共2 458号,检查标本均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SYNU)。

图1 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地形图及采集范围Fig. 1 Topographic map and collection area of Heshangmao Nature Reserve

1.2 采集方法

野外采用捕网法,沿林缘步道和简易山路,在寄蝇成虫发生期5-10月进行样线采集(图2)。

图2 和尚帽自然保护区调查采集生境Fig.2 Habitat survey and collection in Heshangmao Nature Reserve

1.3 分类鉴定

实验室内整理制作标本,通过比较形态学方法,在体式显微镜下,对成蝇的头、胸、腹及雌雄外生殖器等形态特征进行检索,通过Herting and Dely-Draskovits (1993)和O’ Hara (2018)进行寄蝇科分类系统初步分类;高级分类阶元主要依据Mesnil (1944-1975),Crosskey (1976),Tschorsnig and Richter (1998)和赵建铭等(1998, 2001)鉴定;种类依据O’ Hara,Shima and Zhang (2009);Mesnil (1963, 1967);Shima (1976, 1979, 1982, 1986, 1987, 1988, 1996);Tschorsnig and Herting (1994);Ziegler and Shima (1996);Tachi and Shima (2002);赵建铭和梁恩义(2001, 2002);赵建铭和陈小琳(2007)和王强(2016)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蝇种类组成和分析

本溪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寄蝇有4亚科90属177种,分别占中国已知39族、281属和1 283种(文献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53.85%、32.03%和13.80%,其中发现3中国新纪录种;24辽宁新纪录种(表1)。

2.2 物种新分布

2.2.1 毛异丛寄蝇IsosturmiapilosaShima, 1987中国新纪录种(图3-a, b)

IsosturmiapilosaShima, 1987: 227. Type-locality: Naidaijin, Kumamoto, Japan (BLKU).

鉴别特征:复眼具白色短毛;单眼鬃缺失或短小,明显弱于后倾上眶鬃;内顶鬃交叉;颜宽为两髭间宽的3/5~3/4;颊高为复眼高的1/10~1/8;触角芒大部分裸,基部1/3具短毛;胸部中鬃3+3;背中鬃3+4;小盾片灰黑色;腹侧片为1+1;翅前缘基鳞呈黑色;翅r4+5室开放;M脉从dM-Cu脉到M脉弯曲处的距离短于弯曲处至M脉端部距离。足黑色;中足胫节具短毛,区别于本属其它种类;腹部底色黑,第3背板前2/3、第4背板前4/5、第5背板前1/3具白色粉被,各背板具短而密的毛;第1+2合背板至第4背板两侧呈红棕色;第1+2合背板中央凹陷深达后缘,具2根中缘鬃,约是第3背板长的3/4;第3背板中缘鬃通常2根,雌性有时4根,约是第4背板长的4/5;第4背板呈方形,外侧中部具直立长毛。

标本检查:辽宁:1♂,8-Ⅶ. 2020,郝博采。

分布:中国(辽宁);日本(本州,九州)。

2.2.2缘喙寄蝇MycteromyiellamarginlisShima, 1976 中国新纪录种(图3-c, d, e, f)

MycteromyiellamarginlisShima, 1976: 312. Type-locality: Fukuoka, Kyushu, Japan (BLKU).

鉴别特征:复眼具密毛;侧颜裸,具银白色粉被;额宽为头宽的0.17~0.18;内顶鬃较弱,约为眼高的0.4;外顶鬃不明显;单眼鬃非常弱;触角芒棕黑色。胸部中鬃3+3;背中鬃3+4;小盾片基部和中部大部分较暗,端部淡棕黄色;翅内鬃1+3;翅M脉从dM-Cu脉至弯曲处的距离约为弯曲处至翅端距离的3/5,为弯曲处至翅后缘距离的1.5倍;下后侧片大部分具毛;足黑色;雌性前足第5分跗节较长,约为第4分跗节长度的2倍。雄性腹部第1+2合背板、第3背板具中缘鬃,长度超过第4背板的2/3;第4背板通常具不规则中心鬃;雄性肛尾叶前缘角型,阳体较窄。

标本检查:辽宁:1♂,8-Ⅶ. 2020,王玉卓采;3♀,8-Ⅶ. 2020,李辛夷采。

分布:中国(辽宁);日本(九州)。

图3 中国新纪录种Fig.3 Newly recorded species in China注:a,b,毛异丛寄蝇;c,d,缘喙寄蝇,♂;e,f,缘喙寄蝇,♀;g,h,灰栉蚤寄蝇;a,c,e,g,侧面观;b,d,f,h,背面观。Note: a, b, Isosturmia pilosa; c, d, Mycteromyiella marginlis, ♂; e, f, Mycteromyiella marginlis, ♀; g, h, Ctenophorinia grisea; a, c, e, g, in lateral view; b, d, f, h, in dorsal view.

2.2.3灰栉蚤寄蝇CtenophoriniagriseaMesnil, 1967 中国新纪录种(图3-g, h)

CtenophoriniagriseaMesnil, 1967: 43. Type-locality: Maruyama, Hokkaido, Japan.

鉴别特征:体长10~14.5 mm;雄性复眼具黄色密毛;头部、胸部和腹部背侧具灰白色粉被;额宽为复眼宽的0.6~0.8;间额与侧颜中部等宽;在颜堤下方5/6具6~8个强壮向下倾的颜堤鬃及1~3根刚毛状的鬃;侧颜宽为第一鞭节宽的1.3~1.75倍;触角第一鞭节长为宽的4~5倍,为梗节长的3~4倍;背中鬃3+4;腹侧片鬃3;前缘基鳞暗棕色;翅M脉从dM-Cu脉至弯曲处的距离约为弯曲处至M脉末端距离的1.3~1.4倍;前足胫节具2根后背鬃;中足胫节具3~4根前背鬃,2根后背鬃,1腹鬃;后足胫节具一列短而等长前背鬃,其中2~4根强大,3根后背鬃,5根短的腹鬃;雌性中足基节短而大;足黑色;腹部黑色,具浓厚灰白色粉被,占第3背板前3/5~4/5;并具1暗色纵向棕条;1对中缘鬃;第1+2合背板和第3背板各具2根中缘鬃,1~2根侧缘鬃;第4和第5背板各具一列完整的缘鬃。肛尾叶端部1/5明显变窄,侧尾叶短而直;端阳体庞大,端部略变宽。

标本检查:辽宁:1♂,13-VI. 2020,张春田、李辛夷采。

分布:中国(辽宁);俄罗斯,日本(模式产地:北海道札幌圆山)。

3 结论与讨论

3.1 辽宁和尚帽自然保护区的寄蝇科区系分布格局

本调查研究共采集2 458号寄蝇标本,经整理鉴定共有4大亚科21族90属177种,分别占中国已知族、属和种类的53.85%(21/39)、32.03%(90/281)和13.80%(177/1283);长足寄蝇亚科、追寄蝇亚科、突颜寄蝇亚科及寄蝇亚科分别占汤沟寄蝇科物种总数的7.89%、53.34%、13.75%和25.02%;其中44种为古北界种,占该区寄蝇种类的24.86%;1种为东洋界种,银颜赘寄蝇Drino(s.str.)argenticeps,占0.56%;117种为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占66.10%;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共有种5种:普通怯寄蝇Phryxevulgaris、爪哇刺蛾寄蝇Chaetexoristajavana、古毒蛾追寄蝇Exorista(s.str.)larvarum、双尾阳寄蝇Panzeriavivida和饰额短须寄蝇Linnaemya(s.str.)comta;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共有种3种:巨形柔寄蝇Thelairamacropus、丽丛毛寄蝇Sturmiabella和黄白寄蝇Tachina(s.str.)ursina;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界共有种4种:迷追寄蝇Exorista(Adenia)mimula、普通球腹寄蝇Gymnosomarotundatum、透翅毛瓣寄蝇Nemoraeapellucida和黄跗寄蝇Tachina(s.str.)fera;亚世界性(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热带界+澳洲界+新北界)分布2种:金龟长喙寄蝇Prosenasiberita和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concinnata;世界性(古北界+东洋界+非洲热带界+澳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分布1种:茹蜗寄蝇Voriaruralis。以上结果表明,辽宁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古北界+东洋界共有种为主,占总种类的90.96%,基本反映出本溪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古北界东北区的物种分布格局(表2)。

表2 辽宁本溪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区系分布格局

3.2 讨论

辽宁和尚帽自然保护区采集寄蝇科标本2 458号,经形态分类鉴定,有4亚科21族90属177种,包含3中国新纪录种,24辽宁新纪录种;其中24种寄蝇:金龟长喙寄蝇Prosenasiberita,暗黑柔寄蝇Thelairanigripes,伪利索寄蝇Lixophagafallax,卢麦寄蝇Medinaluctuosa,三齿美根寄蝇Meigeniatridentata,筒腹奥斯寄蝇Oswaldiaeggeri,毛奥斯寄蝇O.hirsuta,杜比狭颊寄蝇Carcelia(s.str.)dubia,灰腹狭颊寄蝇Carcelia(s.str.)rasa,齿肛裸基寄蝇Senometoptadentata,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tibialis,蚕饰腹寄蝇B.zebina,中华膝芒寄蝇Goniachinensis,炭黑栉寄蝇Palescarbonat,灿烂温寄蝇Winthemiavenusta,圆腹异颜寄蝇Ectophasiarotundiventris,双尾阳寄蝇Panzeriavivida,泰短须寄蝇Linnaemya(s.str.)tessellans,钩肛短须寄蝇L.(Ophina)picta,十和田阿特寄蝇Atylostomatowadensis,日本毛瓣寄蝇Nemoraeajapanica,日本密克寄蝇Mikiajapanica,火红寄蝇Tachina(s.str.)ardens,蜂寄蝇Tachina(s.str.)ursinoidea的寄蝇数量≥30,明显多于其它种类,是该区的的优势种。保护区中追寄蝇亚科种类占比最大,为53.34%;寄蝇亚科其次,占25.02%;上述两亚科寄主大多是鳞翅目幼虫,揭示了该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以鳞翅目害虫为主,寄蝇在生物防治和调节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长足寄蝇亚科和突颜寄蝇亚科优势类群分别有2和1种,其寄主分别是鞘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和半翅目蝽类幼虫,提示上述生态系统的害虫中,鞘翅目甲虫和半翅目蝽类占有一定比例。

比较本溪和尚帽自然保护区、本溪铁刹山(付超等, 2011)、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张春田等, 2011)、丹东宽甸黄椅山森林公园(赵颍等, 2019)、抚顺清原浑河源自然保护区(梁厚灿等, 2016)、葫芦岛建昌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张春田等, 2015)、内蒙古汗马自然保护区(张春田等, 2017)及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裴文娅等, 2019)寄蝇科昆虫的族、属、种和区系(表3),各保护区属和种的数量有较大不同;其中汗马保护区马氏网诱捕,种类较少,可能因其纬度较高,位于寒温带,沼泽湿地较多,属于典型的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百花山保护区也是马氏网诱捕采集,寄蝇科物种数量略少于同处于华北区系的白狼山保护区(捕网法),采集方法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和尚帽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较其它地区湿润,针阔混交林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本地区寄蝇群落较为丰富;八个保护区的物种分布格局都以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及古北界种为主。

表3 中国华北、东北各自然保护区寄蝇科资源组成

致谢:薛万琦先生、刘力老师、葛振萍、智妍、郝晶、池宇和梁厚灿先后参加调查采集工作,特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亚科新纪录背板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砥志励行,实干筑梦:解放青汽即墨工厂达成生产100万辆新纪录
2020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
—— 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10)
乐凯太阳能电池背板:强劲支持光伏产业
伊朗臂茧蜂亚科、茧蜂亚科、甲腹茧蜂亚科和小腹茧蜂亚科的新记录(膜翅目:茧蜂科)
太挤了
孪生素数新纪录
浅谈背板制作及发展趋势
SAF-TE技术在磁盘阵列背板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