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策略探究

2022-03-24 20:07张健
科技资讯 2022年18期
关键词:科技型创新能力意识

张健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9)

当今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有效管理和恰当运用,企业创新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知识的管理、利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知识作为基础的信息导向资源,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尤其是对知识密集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管理侧重于对知识进行合理化分类和有效管理,使之形成一个集资源获取、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知识管理机制,进而对中小企业有效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和发展创新策略起积极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去高效整合运用内外部知识资源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是当今科技型中小企业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该文意在探索知识管理视角下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探析导入知识管理机制对其技术创新的推进作用,进而找寻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1 知识管理概述

1.1 知识管理概念界定

“知识管理”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6 年的一次欧洲管理会议上。STATA R 认为知识管理是在可变环境下,把处理数据能力与人类创新能力相结合来给组织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行为的管理过程[1]。ANADONA L D等人认为知识管理导入的目的在于为企业或组织的正常化运行提供切实必要的保障。无论在何种规模的企业中,知识管理都是影响企业正常活动和发展的不确定因素[2]。

受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影响,知识管理研究这一视角也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涉足的高潮。王艺璇认为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对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甄别、获取、应用、转化和创造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也包含对所学技术以及人员的管理培训,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信息处理效率,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3]。张磊同样认为知识管理是对企业内部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层面[4]。

综上而言,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颇具权威性的定义。基于以上学者对知识概念的界定,该文认为知识管理是对企业显性和隐性两种层面知识进行提取、甄别、应用、共享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意在提升企业的知识信息筛选效率,以便应对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1.2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可知识管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也反复验证了知识管理的导入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所做出的理论贡献。1998年,由Paul S.Myers 所编著,蒋惠工等翻译版的《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打开了国外诸多学者研究知识管理这一视角的大门。SCATOLIN H G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深入剖析了企业型知识管理建构的东方理论[5]。JIMENEZ E 等人基于网络知识的可持续性管理,旨在将可持续创新目标框架融入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日常运营之中[6]。

张磊则通过问卷的形式探讨了知识管理和中小企业创新间的关系[4]。吴迪也验证了知识管理能力对创新氛围和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7]。赵文莉就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出发,提出了相对应的创新应用策略[8]。王娟基于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剖析[9]。王艺璇则以河北省沧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管理视角分析了企业面临的创新困境,并有针对性地对其提出优化建议[3]。

2 基于知识管理探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较之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有着组织弹性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和市场敏锐高等优势。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其他大型企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其固有薄弱之处。科技型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和目标市场的限制,正面临着有形资源和隐形知识双重匮乏的窘境,故当前存在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很难满足于企业日趋创新的实际需要。那么,如何导入知识管理以获求高效整合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就知识管理视角来看,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主要表现在以知识管理意识薄弱、知识共享存在壁垒、知识管理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以及知识管理研发力度不够这4个方面。

2.1 知识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仍未意识到知识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加之于中小企业管理者本身欠缺知识管理意识,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档案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故而忽视隐性知识管理的系统性和时代趋势性,致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流于口头表面形式。另外,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隐性的创新资源,不可能直接地为企业带来即时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那些急于追求短期利益的企业忽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若不带头提升知识管理,那么员工之间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意识便未形成,进而导致整个企业知识管理意识的欠缺。

2.2 知识共享存在壁垒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单个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信息资源毕竟有限,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式的闭门造车已然不符合知识共享时代的需求。并且,单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研究不可能获取在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资源。当前,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仍未充分意识到知识共享的极端重要性,依然各自采取闭门造车的形式。久而久之,中小企业间的知识形成闭环,致使整体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在该环境下长期得不到突破性发展和时效性创新。由于企业间本就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关系,于是有些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故而在本应互相借鉴共享的主体之间设置“知识共享壁垒”,形成所谓自身的知识垄断。

2.3 知识管理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

科技型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导致企业的知识管理硬件条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部门结构设置、网络设施环境和员工工作环境三大方面。具体来说,权责相互交叉的部门结构导致各个部门权责不明朗,经常出现相互“扯皮”现象,进行引发各部门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外源网络设施的构建不及时,加之中小企业员工工作环境设施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企业对市场创新需求的反应迟缓,难以做到将系统规范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进而极大地削弱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2.4 知识研发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股重要的研发力量是不容小觑的。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研发管理制度和力度并未跟随创新的步伐而完善。企业所研发的每一项创新性产品,不仅是企业的一项产权,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力争一席之地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和自身目标市场触角有限,于是仅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和科技投入不能顺应日益更迭的市场需求。大多数中小企业知识研发管理力度不够,加之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逐渐失去自身竞争优势。这不仅打击了中小企业进行自主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知识管理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3.1 强化知识管理意识,驱动员工技术创新

没有统一企业文化的组织等同于没有灵魂的组织,终将是一盘散沙。相反的,具有知识系统管理、共同学习、资源共享以及共促创新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保证企业知识管理整个系统的良好运作和营转。目前,知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获得了愈来愈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被称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又一新型杠杆。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知识管理意识,切实从思想上意识到知识管理体系与当今企业创新研发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活动与知识管理的分类和应用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成果的创新首先就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头脑风暴。虽然知识管理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欧洲被提出,但在我国该理念并未真的被企业管理者所运用和接受,尤其是对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才会主动自发地去检索和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以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激发并提高。由此,企业才能在不断获取新知的基础上,最大化效率地将知识管理应用到科学技术创新的每一环节。

3.2 破除知识共享壁垒,营造知识共享氛围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不仅需要强化知识管理意识,积极倡导知识共享氛围、鼓励相互借鉴意识也尤为重要。企业对内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规范共享是突破创新瓶颈的关键,且科技研发靠的就是人才,能依靠的也是人才。那么,如何能激发企业内创新型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于是,知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企业可以定期为企业研发创新团队组织团建,或者不定期开展头脑风暴,不断自下而上地形成以团结创新为荣、以知识共享为乐、以鼓励研发为耀、以宽容失误为雅的和谐企业文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让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知识是一种特殊的隐性资源,是企业提升科学技术能力必须依托的一种力量。如此一来,企业内部才能让那些知识型员工之间主动地与他人分享工作经验和知识成果,破除以往“囚徒困境”的知识共享壁垒。从而,知识管理的导入便能有效顺利推进,良性的知识共享氛围也得以创建,企业的创新成果也将源源不断地得以激发。

3.3 改善知识管理硬件条件,给予企业创新保障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硬件条件主要覆盖在部门结构、网络设施和工作环境三大方面。

首先,就部门结构来说,权责清晰的部门结构是企业内部组织建设和团队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当然也是保障企业内部组织得以良性竞争的基石。尤其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更应该设置交叉任务清晰、权责明朗的部门机构,以便企业内部之间对各自的知识性工作有清晰可分的辨识界限。知识责任界限分明,信息传递性和沟通交流度便会顺利通畅,科技创新能力也得以逐步提升。

其次,就网络设施来说,“互联网+”创新创业环境的推进下,网络设施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的硬性条件的作用愈发明显。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大力建设和投资网络硬件资源共享平台,因为这不仅是企业进行创新研究的数据库工具,更是海量知识资源传递、搜索和共享的平台。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应在保证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大网络知识平台的使用,逐步提高网络知识平台利用率,以此为今后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奠定硬件设施基础和知识资源根基。

最后,就其工作环境来说,舒适开阔的办公场地、舒缓有致的办公环境是企业员工正常办公和知识创生的基本保障。企业可以专门外包给专业的物业管理来进行办公环境的清洁和维护,同时,也可增设一些休闲区域,如茶室、饮吧、健身房、小型会议室等供员工随时交流知识和想法。完备优质的办公环境在提供真诚平等友爱的工作氛围的同时,更能激发员工知识创生能力,从而为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砖加瓦。

3.4 加大知识管理研发力度,营造企业创新环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若要提升其创新能力,还离不开知识管理的研发力度。产学研合作作为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能够通过“生产—教学—科研”多元集一体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助力企业实现创新价值增值,不断营造出更为优化的企业创新环境。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需求的满足不仅需要依靠企业内部研发部门的有力支持,还同样得拓展延伸大量的外部知识资源。

国内众多与企业本身相对口的高校或是科研院所就是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最佳平台。高校或科研院所多以培养精尖高新科技人才为导向,且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其丰富的馆藏资源、网络数据库,甚至是最前沿的研究著作和成果,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知识需求保障。科研工作者大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较强,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也可以保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成果权益。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与有意向的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中达成战略伙伴关系,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注入企业中去,企业又反过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的启动资金,以此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如此一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研发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也由此形成。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趋势下,知识管理的导入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知识经济的时代特性使得研发创新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若想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水平,知识管理意识、知识共享氛围、知识管理硬性条件和研发力度都应兼顾到位。科学有序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切实保障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权益,进而发挥出知识管理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力图破除企业创新发展瓶颈。

猜你喜欢
科技型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