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2022-03-24 21:20董一冰
关键词:抗疫育人思政

董一冰,樊 超

(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

一、加强育人意识,转变教育观念

课程思政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教育理念。[2]101“高校的所有课程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3]106

课程思政要融入国家整体发展局势,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制定课程思政培养方案,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意识和鲜明政治立场,使他们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观念和感情,激发大学生对专业的责任感,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的思想供给,二者相辅相成,建设专业课程和加强思想教育要齐头并进。专业课程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基地,这门专业课程蕴含大量理论知识,只有认真学习本课程,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规律,才能使大学生学以致用,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融入抗疫元素,加强顶层设计

在抗击疫情中,孕育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4]的伟大抗疫精神,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和先进人物,这些抗疫元素与该课程具有高度契合性,为该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素材,深入挖掘战“疫”育人元素教育元素,提炼“战疫”故事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该课程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党坚持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国家承担全部救治费用,各地群众自我隔离、捐款捐物,火神山医院山、雷神山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都印证了我国制度的强大力量,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能力。把抗疫“全国一盘棋”制度优势融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一课中,展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应从抗疫斗争的感人故事和战“疫”精神入手,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二字的温暖和力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在国内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积极派出医疗队,向部分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抗疫物资,真正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主动承担起共建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为维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一份贡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课的学习中,以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世界的贡献为切入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内涵,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大局,坚持多边原则,走团结协作的和谐发展之路,共同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世界的繁荣进步。

三、结合网络授课,扩宽教学渠道

融入网络育人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一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吸收多种教学方法,引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创新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现代交流互动工具,及时解答课堂上的知识点或疑难问题,解答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问题。二是,课程思政网络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积极探索的改变。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平台的课程思政资源,将优质教学资源融入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需求。另外,还要积极消除互联网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心怀叵测企图通过互联网干涉我们的意识形态,在外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认知偏差。

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课程思政”是每个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5]要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育人意识和娴熟的育人本领。一要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并重,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二要对教师开展实践技能的专项培训,采用更为丰富和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加以呈现;在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时,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每人承担一项任务,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在讲解中共一大成立这一知识点时,让同学们扮成12位代表进行“历史重现”,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还能帮助同学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知识。三是对教师进行更科学、更高效的在线教育训练,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平台与教具,学习在分隔两个空间的线上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技巧,以及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能力。四是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协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五、结语

实现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以辩证的目光看待现实,全面高升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从而造就一批有责任心、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抗疫育人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画”说抗疫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