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服务美丽大花园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2-03-25 22:03毕少平
时代汽车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互联网+

毕少平

摘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改善目前结构性失业与提升就业率至关重要,“互联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形成学校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紧密对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联合培养突出技能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形成开放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

1 背景

1.1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家政府层面

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制造强国建设和劳动者就业创业需要,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1.2 《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市政府层面

2020年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接受《新华访谈》专访: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提炼、总结了书记的采访内容:目前,衢州正处于新的发展格局下,并且享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美誉,衢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深入践行“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成为全省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桥头堡”等重要嘱托,牢牢把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这一主题主线。作为衢州唯一高职院校,我们更应该站在服务衢州市的角度,不仅仅培育学校的在校生,还要打造更大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让培训走进千家万户,促进培训的普惠均,努力做到“助企业、稳就业、提质效”,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八八战略”的衢州新篇章。

1.3 打造技能培训大平台 服务美丽大花园建设—学校层面

2019年2月28日,我校党委书记崔戴飞、副校长傅元勋会同衢州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一行,奔赴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市人力社保局就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进行了对接研讨,与会各方高度赞赏成立培训联盟。发起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是我校“打造技能培训大平台,服务美丽大花园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是我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和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进一步提升我校服務地方能力,为“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提供“衢职智慧”的重要举措。“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的成立,不仅将为四省边际职业院校的合作发展提供平台,也将为四省边际区域技能人才的共享发展提供通道。下一步,我校将以“打造大平台,拓宽社会培训广度”、“开发大项目,挖掘社会培训深度”、“建设大配套,增强社会培训厚度”、“深化大协作,提升社会培训高度”为目标内容,通过“技能人才共育、师资队伍共享、信息资源共用、社会服务共推、 技能证书共认、就业渠道共建”等方式, 与联盟成员一起共同探索及实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路径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为四省边际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4 经济发展现状需求—社会层面

目前,全国处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的状态,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瓶颈之一。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在实施“制造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对不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表现的极为迫切,此时对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从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2016年共同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显示得知:我国技能劳动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接19%,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仅为5%,高技能劳动人才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上升[1]。另外,有研究得出,我国现在的就业岗位,将会有一半以上因为技术含量低而被智能化设备取代。此外,虽然我国每年大约有一千多万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毕业求职,劳动力资源如此庞大,但是依旧有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同样大部分学生找不同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可见,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脱节,劳动力供给存在显著的人才层次矛盾,这从应用层面反映出我国劳动者技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不匹配、企业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不认可的现状。

1.5 “互联网+”背景—技术层面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新形态已经凸显,信息技术空前发达,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5G”、“区块链”等等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成效显著,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也加快了我国创新创业的步伐,引发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雇佣模式的大变革。

2 基本内容

2.1 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定期调研劳动市场需求,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平台,便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咨询、培训需求交流,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便于了解各行各业新技术、各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便于教育机构培训课程内容的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有人社部牵头,邀请地方人力资源部门、行业协会、用工单位、街道社区等主体参与其中,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长期有效的良性互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一个多工功能、高效率的网络平台,为各个行业、企业、社区、教育机构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对接提供便利。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系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联合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打造一支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培训师资队伍,选拔学校中优秀教师,主要从衢州市的职业院校中选拔,尤其是从企业到学校的教师,选拔条件是:有教师资格证、企业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有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5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设备。选拔衢州各个四S店优秀员工,选拔条件:有高级技师或者高级工程师、在企业工作至少5年、学历本科及以上、年龄不超过45岁。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还有定期参加理论和实操的培训,健全考核制度,考核合格才有培训的资格。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培训师资的综合素质,目的是尽可能早的掌握新技术,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企业生产要求。

2.3 搭建“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2.3.1 拓宽培训渠道

通过“中国职业培训在线”、“技能大师在线培训平台”等线上培训平台,利用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严格的监管制度、完善的培训统计设备、优质的线上学习服务,引导广大学员参与网上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钉钉、腾讯会议、学习通、职教云等在线教学平台上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实现学员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课的便利性,也大大提高了职教培训的普惠性,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2.3.2 丰富培训形式

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终端运用到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智能终端统计、分析目前的就业、培训情况,构建“技能培训+操作实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便利。加大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交流,经常走进企业,走到一线生产基地,掌握最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努力打造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为全区各类劳动者提供一个技能培训、人才交流、就业跟进、服务对接的良性循环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2.3.3 拓展培训内容

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应根据衢州市产业分布的特点,结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就业分析为导向,设置具有本地特色的技能培训项目。衢职院将倡导联盟发挥高校的特色专業优势、各联盟地区的特色产业引领优势,将衢州的月嫂培训、南平的制茶工艺、上饶的汽车相关产业优势及黄山的特色旅游等特色技术技能在联盟区域内大面积辐射,以此将联盟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地在本联盟区域内流通起来,充分挖掘和最大化使用本区域人力资源。

2.3.4 拓宽覆盖范围

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网格点,辐射带动本社区内的中微小型企业、失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毕业生、贫困劳动者等各类群体,让他们参与到网络培训中去,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转型情况引导他们参加当地特色培训课程,既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又可以提高就业率。

2.4 加强政策宣传,实现普惠均

培训机构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梳理浙江省、衢州市各县区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及时的整理劳动者参与培训的报名流程、培训补贴申请流程,并把报名者经常询问的疑惑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出来,为广大劳动人民解疑答惑。通过微信公众号、浙里办、政府网站等渠道发布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申请流程,加大普惠力度。对符合申请政府补贴的学院要积极引导报名参加培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员要耐心做好解释,并向其传达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处。

2.5 健全培训考核制度,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真实有效

培训机构与劳动局、人力资源等部门要达成共识,共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学员考核通过才能获得证书,证书可以分等级如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等,让学员通过培训真正的掌握技术,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证而考证,而且要保证证书的有效性,证书有年限要求,这样可以保证学员终身学习,提高证书的含金量。

2.6 中国现代汽车服务技术的特点

2.6.1 新技术的维护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需要引进新技术,使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具备可靠的机械理论和电子知识。新的汽车技术带来了汽车维修技术的变革。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以机械、电气、液体设备为基础的综合检测诊断技术。

2.6.2 故障诊断特性

随着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故障诊断标志。目前,各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的汽车大多具有比较完整的汽车诊断系统,使每一个汽车系统都能及时进行自我诊断,并在随机存储器中以代码形式及时记录故障电子控制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使用特殊的解码设备或手动方法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中读取这些紧急代码电子控制,以确定车辆故障范围,为及时排除故障提供必要的维修依据和方向。另外,在一些没有故障代码的汽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专业的解码器读取汗液。

2.6.3 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维修设备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维修设备主要是机器和工具,而现代的车辆维修流程主要使用先进的车辆检测设备和工具,包括解码器、动态计算机平衡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专用车辆示波器等。尽管许多设备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未知的,但它们已逐渐在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些高技术测试设备属于高集成度技术的产物。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技能,才能负责所有测试和维护工作。

2.6.4 诊断的技术特征

事实上,在当今的现代化进程中,汽车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各种先进和新技术融合的技术结晶。因此,为了提高汽车维修水平,自然不仅要对汽车的设备和机械部件进行维修,还要对汽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控制,从而及时消除车辆隐患,提高车辆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关研究人员致力于先进诊断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诊断技术水平,及时发现隐患,为维修人员提供故障定位,故障类型等信息,以便维修人员有针对性、有效的车辆维修周期,消除隐患。自中国汽车维修发展以来,自诊断系统、SRS安全自动空调系统、流量控制气缸加速、动力转向系统和TCS牵引系统都扮演着电子控制部件的角色,它们充分发挥电子控制部件的功能,对车辆缺陷进行诊断,并使用代码表记录和存储故障现象的信息,方便维修人员查看和了解车辆缺陷的实际情况。

2.6.5 人才培养的特点

从新环境来看,当前汽车维修的最大区别在于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汽车维修不仅限于汽车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维修,而且还采用了先进的诊断技术,维修技术和其他完整系统的故障调查结果、故障原因和车辆的目标维修。因此,汽车维修经营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技术素质,充分了解先进汽车维修设备的功能,密切关注汽车维修行业的高新技术。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优秀的维修人员,即为了了解维修人员的现状,从当前汽车维修的新需求出发,分析维修人员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逐步提高维修人员的整体水平。

2.6.6 维护管理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系统的发展,计算机管理在许多国家的汽车维修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扩大。在中国,计算机化管理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来说,拥有最完善的管理体系、规范的管理方法、最准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和最完善的服务,能够征服大多数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将维修业务的业务部门、配件、实验室、出纳、总控等连接管理完整,使业务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管理混乱的局面,將经理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并获得客户认可。高级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快速了解车辆维修的动态情况。它可以改变维修行业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质的飞跃(图1)。

3 结语

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企业的用工方式和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政府部门亟待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建设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不断加大人才技能培养力度,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可以降低育才成本、缩短育才时间、可以打破育才过程中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实现“技能人才共育、师资队伍共享、信息资源共用、 社会服务共推、 技能证书共认、就业渠道共建”。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QSKG42LX)市级社科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服务美丽大花园建设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关代弟.“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万冰怡.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林世员.“互联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动因、内涵与特征[J].开放学习研究,2018(4):50-55.

[4]周丹.基于 AHP-SWOT方法的云南省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6.

[5]韩民.中日韩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比较研究[J].终身教育研究,2017-08-01.

[6]金丹,刘婧.“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模式探索[J].河北企业,2018(08):52-54.

[7]吕杰.“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2):202.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互联网+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