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目标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2022-03-25 03:02李艳飞
科技资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对象人文数字

李艳飞

(滨州市图书馆 山东滨州 256600)

近些年,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正逐步融入图书馆服务体系之下,各项功能服务机制也正加快建设步伐,图书馆数字化日新月异,而这不仅体现出图书馆服务在信息时代的全新特征,也同样代表社会与人民群众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提出的全新需求。在此背景下,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人文研究工作已成为从业工作者的关注重点。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人文研究工作依旧停留在较低水平,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力度不足,建设成果不显。针对这一现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信息收集与整合优势,寻求全新的机制与对策,为实现数字人文目标而不断努力[1-3]。

1 数字人文的内涵以及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数字人文的基本内涵

数字人文主要针对各类人文文献材料,因此,数字人文的研究策略无法脱离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支持。图书馆信息服务想要在数字人文层面实现突破,就必须将这些高新技术与人文研究融合,将海量的人文文献资料转变为更具分析价值的图片、视频与音频等数字媒体资源。合理定位数字人文的发展目标,是推动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根本要点,而想要实现数字人文的具体目标,相关从业者应保持对技术与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展现数字人文多学科领域的同步特征,并将从事信息服务的商业人士与从事人文研究的学术人士进行整合,让两者可在统一的思想下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数字人文与信息化服务的相得益彰。同时,数字人文内部也同样要求对研究方向与渠道的拓展,注重研究成果及效益的提升与展现,因此,只有实现数字人文背景下各类学者与不同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才能让数字人文得到真正发展。

1.2 数字人文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开始数字人文的研究工作,但是,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数字人文发展十分缓慢。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我国数字人文研究工作也开始迈入正轨,很多地区的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数字人文研究多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如我国第一个集中开展数字人文研究的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其职能方向集中于最新的数字技术在人文文献资料处理与存储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资源内容的高效化整理与分析,而这些工作的落实让人文研究从业人员逐步摆脱大量资源整合带来的困扰,更高层次的学术活动也在快速展开。总体而言,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的层次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与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但是,数字人文符合时代特征与研究者自身诉求。因此,全面推行服务分析,让学术界与社会公众拥有更多的信息服务使用机会,是当前产业总体发展的重点环节。

2 数字人文建设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的全新标准

2.1 集成化

数字人文建设强调对各类高新技术的整合与利用,全面开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支持与保障,图书馆可将传统纸质人文资料以数字的形式发布在互联网或局域网内部,进而完成人文资料数字形式的共享与传播,而这种来自功能与技术的集成,是当前数字人文建设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的关键需求。一方面,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管理人员应依照特定的规则与模式,对人文资料实现数字化分类、汇总与定向推动,同步依托服务对象的不同,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创建不仅在于人文资源需求的满足,也要同步实现资源、信息、人力资源、服务功能以及服务机构等多重化要素的集中与整合,从而让每一位被服务对象享受到立体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2.2 个性化

个性化是数字人文的核心要点,也是当前社会生产服务体系的首要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根本目的可看作是对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实施前期,工作人员需应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现有的各类人文信息资料实施全面整合、分析与处理,依照条件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类筛选,从而实现对不同服务对象的快速推送。人文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涵盖主动推动、个性化服务内容定制以及智能代理检索,等等。个性化服务机制下,服务对象处于主导地位,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则决定着服务方向的不同,服务对象在登录平台后,可依照需求的差异性选择相应服务模式。

2.3 互动化

大数据技术让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有效,服务对象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地索取与被动接受服务信息。服务对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参与到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工作,并推动相应资源的完善,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与服务诉求是互联网技术得以传递的根本,图书馆服务平台借助这些信息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数字信息内容定制服务,资源推送与获取更为直接有效。服务对象在获取到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人文服务后,亦可与图书馆之间展开沟通与交流,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不再是单向关系,服务对象反馈的各项信息则是图书馆下一步改进与升级的基础点,而这种服务方式与质量的渐进改善,可让双方的信任度大幅提升,并建立起长期合作交流的内在关联。

3 以数字人文为目标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

3.1 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数字人文初衷在于对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全面创新与改革,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对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支持与保障,而信息技术可看作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因此,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其关键难点在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嵌入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之中,并同步实现研究内容与侧重点的全面化、多样化,实现服务模式的多元化、个性化。现如今,国内很多图书馆正全面开展人文社科研究相关嵌入式服务模式的分析,实践应用表明,良好的嵌入式服务模式,可让图书馆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实现传统方式无法具体描述内容的还原、重新与展示。信息技术的合理嵌入让人文社会研究领域更具表现价值。此外,应用与研究过程形成的经验,亦可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在数字人文信息平台创建及发展的指导资源。

3.2 集约化文献服务模式

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工作的开展与延伸,让集约化文献服务模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以文献资料利用角度入手,集约化文献服务模式可将原本低效率的资源体系向数字化转变,而这些资源将被存入数据库内部,并根据服务使用需求的变化,将这些资源进行深层次价值挖掘,并建立起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联,最终形成更为科学有序的文献图谱。文献图谱支持下,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依托集约化文献服务模式,文献图谱可推动专业化、立体式整体文献资源脉络结构的形成,而这些内容将会依照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展现,让文献资源的筛选、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应用等环节得到深度改良。总体而言,集约化文献服务模式的出现,即可为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亦可为图书馆自身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3.3 数据分析服务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全面应用,更为专业化的图书馆数据分析服务成为可能。从数据分析角度分析,数据分析服务的作用不仅在于技术自身,更是对数字信息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与分析,数据资源被利用的可能性大幅上升。此外,图书馆广泛开展数据分析服务,也是推动数字人文纵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应用需求的出现,让更多更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融入其中,技术自身发展也得到催动。因此,对于国内图书馆而言,应充分发挥自身数据信息资源的馆藏优势,以推动数字人文为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专业化平台,并以服务对象为核心,让数据分析服务更具针对性与拓展空间。

4 数字人文目标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策略

4.1 全面强化数字资源的整合融入

数字人文目标下,图书馆推进数字资源整合的关键点在于获取到足够的数字资源,而这也是完善数字人文信息服务职能的前提。因此,图书馆在发挥自身馆藏优势的同时,也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现如今,我国图书馆也在与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合作,各类技术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在人文社科数字资源研究与更新的同时,也让这些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数字人文资源与人文社科研究方向也同样保持同步。以数字资源容量角度分析,图书馆若想依靠自身的馆藏积累实现高品质数字资源服务十分困难,为应对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发展趋势,图书馆应大力挖掘数字资源的来源,在强化自身合作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发挥受众群体的创新能力。

4.2 广泛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成果传播与应用服务

信息技术为数字人文研究成果的传播及应用提供有效手段,而这也是当前数字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领域发展的重点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已积累下大量文献资源,知识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知识传播途径更为丰富,而这些基础要素为推动我国数字人文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及应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首先,图书馆应重视起数字人文理念的宣传与引导,让行业各类人员认识到数字人文对社会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为数字人文研究成果的传播创造良好的基础氛围,并让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真正意识到数字人文在当前时代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为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其次,数字人文研究成果的拓展也要针对自身实际落实,并将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升级作为手段与切入点,不断调整面向不同对象的服务模式与资源,深度挖掘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应用价值成果可向相关项目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图书馆亦可借助“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传播与共享优势,配合新媒体平台与自媒体传播机制,让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得到深入发展,让社会力量成为推动数字人文进一步成长的主要载体。

4.3 积极开展各类机构之间的数字人文合作与研究

现阶段,我国从事数字人文研究的机构多为高校图书馆与人文社科研究所,因此,数字人文依旧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当前媒体网络环境,图书馆应将先机把控作为核心思想,借助渠道与途径优势,统一协调各类数字人文研究机构,建立起更为有效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关系,并同步借助技术优势,加快推动嵌入式数字人文研究的全面升级。一方面,图书馆应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时刻关注国内外数字人文的研究与发展状态,关注技术资源层面的创新与改革,升级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平台服务功能,并从多角度开展内容与功能的多元化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研究与合作环节,也要时刻关注人文研究从业者的各类诉求,分析需求与功能服务之间的差异,进而挖掘出数字人文发展层面存在的阻碍,让困境与问题成为推动数字人文体系全面形成的动力。

4.4 加快构筑信息化服务质量的评估体系

图书馆作为综合性社会文化服务部门,其自身的服务影响与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高度。此外,这些基础指标也同样关系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图书馆在提供各项信息服务的同时,为满足不同类别服务对象在具体资源层面的需求,工作人员应注重专业化服务水准的提升,深入分析服务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加快技术创新与体系机制创新,加快构筑信息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消除内部管理阻碍。信息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环节,其体系内容不仅要覆盖图书馆自身的业绩层面,也要充分关注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以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导,加快沟通机制创建,并及时了解服务对象对当前服务内容与服务体系的评价,综合各方需求与建议,对原本的内容与制度进行优化调整[4-6]。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人文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大量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与升级让数字人文信息化服务体系创建成为可能。因此,数字人文目标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应进一步关注合作交流方式的转变,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整合,将服务对象放在主体位置,以需求促进技术应用,以完整的技术体系丰富服务功能,并进一步人文研究成果,实现资源与成果信息的共享,同步加快我国数字信息化服务的总体发展。

猜你喜欢
对象人文数字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答数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人文绍兴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