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

2022-03-25 07:01龚建伟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关键词:环境治理绿色区域

龚建伟(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近些年来, 环境污染与随之而来的居民健康等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环境治理手段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破坏。如果我们对环境破坏的原因稍加考察,不难发现许多环境破坏背后都肇因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 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必须通过种种手段矫正, 而环境治理则是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一、区域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区域环境治理

区域环境治理是本次研究的关键之一, 下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精准定义, 以确保研究内容足够有针对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区域环境治理, 这一概念由“区域”和“环境治理”构成,故首先应就整体性的环境治理概念进行考察。鉴于环境治理的高投入、低经济回报性和公共服务性, 故环境治理的主体必然是政府。 具体来讲, 政府主要在两个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负责引导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积极投身环保活动, 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以通过直接制定环境政策的手段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

在治理主体问题上,虽然环境治理主体是政府,但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各有不同, 据此划分而来的宏观环境治理和区域环境治理这两者也自然有所不同。 虽然宏观性的环境治理同样可能对区域环境提出要求, 但区域环境治理的具体规划和实际操作者均属地方政府。因此,接下来将进一步明晰此次的研究对象,即区域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前的“区域”二字意味着区域环境治理是对一个具体区域的环境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治理,以达到一定的生态环境目的,这一生态环境目的最终又往往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目的。 虽然宏观和区域环境治理概念是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区别划分而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环境治理是纯粹属于个别地方政府的事务。一方面而言,区域环境治理势必受到中央政府政策指导的影响, 最终目的往往也是服务于整体性的生态环境目标。另一方面来说,应当重点思考一下定义中的“具体区域”概念:区域环境治理的“区域”很可能并非传统的行政区域,而是根据自然生态特征划分而成的区域, 譬如说一条河流的流域、一片森林,均属于区域环境治理概念下的区域[2]。 在该情况下,区域环境治理势必需要多个不同地方政府的协同方能更加有效地推行, 这也为区域环境治理增添了许多难度。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经过汇总既有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现行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标准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3]。

第一,生态可持续性。太多实例已经证实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脱离外在生态这一基本条件, 更不可能在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保持良性发展。 从根本上讲,没有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命健康也就不能确保。倘若连生命存续都有问题的话,又哪里谈得上经济发展呢?

第二,经济可持续性。虽然这一概念同样与自然生态有关,但更侧重的是经济而非生态。有学者将经济可持续的概念定义为“在自然资本不变前提下的经济发展, 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4]可以发现,这一概念最后落脚于“当下资源使用”与“未来收入”的相关性,针对性比起生态可持续性要强上许多,反例也更好找:依靠高污染工业或者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地区均是绝佳的案例。

第三, 社会可持续性。 该概念相对而言较为模糊,但却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即满足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代际正义,让今天和未来的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生活。

从概念本身可以看出, 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个方面,即经济可持续性。但鉴于这三个概念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故在探讨经济可持续的时候也必然要涉及其他两个方面。

区域环境治理的目的是确保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又和经济可持续不可分割: 传统的高污染经济模式势必导致“自然资本”的减少,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与过分利用也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 区域环境治理正是要对这些现象进行规制,也就是说,区域环境治理是确保自然资本不变这一前提的手段,同时也将资源使用限制在合理限度内, 确保未来收入的稳定与持续。就此,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彰明较著。

(三)既有研究回顾

截至目前, 已经有一些研究者针对具体的环境治理措施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具体如下。

1. 环保资金投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保资金投入是环境治理的一种措施, 李楠等人进行的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为着眼点,利用政府补贴占企业销售额比重进行测度,证明了政府补贴可以提升企业的DVAR,环保支出则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更深入地讲,企业补贴能够抵补环境政策对企业成本带来的冲击, 环保支出则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 从而提升地区经济化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5]。

2. 小水电规划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并且建设小水电以替代非绿色能源同样是一种环境治理手段。 根据水利部学者程夏蕾在2009 年的研究,煤电计算环境治理成本的总成本大约在0.5 元/kWh 左右,相比之下小水电的单位供电成本仅为0.2532 元/kWh,这说明小水电在设计水平下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6]。虽然要求小水电保证生态流量会导致收回建设成本期变长,但假以时日,小水电在经济上的可持续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3. 环境信息披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信息披露是指通过环境报告形式向人们展现企业某一事件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这也是一种环境治理的方式。 有既有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的环境信息披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周婷等人的研究表明, 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增长速度高于9.4%)的时候,中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在全球来看始终相对较差。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 但是中国的大部分领域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均有所上升[7]。 同时我们也知道,近年来的中国经济正是在逐步由过去的粗放式经济模式转型到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这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速不如以前那样引人注目。 综合考虑理论上的分析作为补充, 环境信息披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就此得证。

二、区域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一)环境治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环境目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这和“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产业显然存在冲突。 因此,环境治理势必要求产业结构主体从传统产业转变为绿色产业,同时也会催生一些过去不存在的新兴绿色产业。 生态旅游是环境治理催生出的新兴产业之一, 下文将围绕相关案例展开论述。

1. 环境治理能够促进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建设湿地生态公园是促进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环境治理的举措之一,这是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 对改善水环境状况,增加天然湿地面积,丰富物种多样性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有助于恢复与重建原有的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达到协调区域生态平衡的作用[8]。换言之,湿地生态公园的作用类似于自然保护区, 同时也兼具了旅游景点的作用。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生态公园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园2011 年9 月正式成为国家湿地生态公园,2012 年被评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通过对该公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环境治理对绿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多显著。

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措施, 首先应当考察其环境治理效果如何。2015 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状况为63.50%,高于十年前的同一指标数字35.42%,这说明公园的水体质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也有所好转,内湖面积亦有增加。 在生物多样性上,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生态公园2015 年共有水鸟种类173 种,这一数字相较十年前提升了3.84 倍,湖底栖动物数量为69 种,较十年前提升了72.50%。

生态公园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措施, 其效果显然能够达到预期,但如果其经济效应不显著,那么它仍然不能起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从经济密度来看,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让该地经济密度从2005 年的0.87 提升到了2015 年的3.16,旅游价值则从建设前的1.74 上升到了建设后的2.08,这说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更提升了当地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对应的,当地的渔业等产出有所下降, 这也说明环境治理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转型, 让当地居民更多着眼于绿色旅游这一可持续发展产业[9]。

该实例证明了环境治理措施对生态旅游这一新兴绿色产业的促进作用。很简单,虽然人文景观同样是旅游时的一个重点, 但是古往今来人们旅游的目的也都不仅仅是去看人造景点。在今天,身处城市之中的我们似乎已经距离自然太远, 环境破坏也让许多本来随处可见的自然景观变得日益难寻, 在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蓝天都不再多见。 在这种工业化的时代之中, 对自然之美的渴望呼唤着我们去在旅游当中寻觅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环境治理并不是单纯的制定政策投入资金以防治污染, 同时也有助于发展这些新兴的生态绿色产业。就这样,有需求,有供应,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需要依靠过去破坏式的工农业生产或者传统旅游业,转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体来说, 环境治理一方面是通过控制污染减排以迫使当地居民转换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则通过鼓励促进抑或者直接投资等多种手段为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最终促进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环境治理能够促进生产性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

对于生产制造业而言, 它们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绿色生产转型, 最终使自身转变为绿色产业, 环境治理同样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绿色生产转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绿色化”,即企业的产品相较传统产品具有更高的环境效益,可以服务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电力可再生转型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都需要由市场提供, 在鼓励之下也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转而生产这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设备。 如果没有环境治理举措对市场提出的需求, 这些企业能够提供的生产力所生产的产品可能对可持续发展全无帮助, 但是发展光伏发电的环境政策就能够诱使企业走上生产转型的道路。以苏州为例,苏州在近些年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颁布了《市政府关于促进苏州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 时至今日,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稳居江苏第一,这与当地对多元低碳的鼓励促进是分不开的。 在开展装机建设的同时, 苏州也涌现了以协鑫集团为代表的诸多光伏企业,它们都在政策鼓励下稳步发展,如今协鑫集团已经成为苏州民营企业100 强的第5名。这一实例也足够证明,环境治理会对社会提出相应的产品需求, 自然也会有对应企业去填补市场空白。这和刚才的生态旅游产业不谋而合——只要有需求,有供应,就自然会产生绿色产品的完整供需链条,企业的生产也自然走在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上。

除产品绿色化之外, 绿色生产转型的另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绿色化”,也就是尽量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随着地方环境管控标准与执行力度的严格化, 企业在执法压力面前势必会主动降低自己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否则其可能会面临高昂的罚款乃至停产等行政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企业一意孤行决定维持旧有生产工艺和流程不变,则减少污染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减少产量,进而导致利润减少。 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这并不是一个好手段,为了在环境标准内尽可能地多获取利润,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更先进同时污染也更低的生产方式,追求更高的产量以牟取利润。虽然这在短期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生产成本增加, 但是长远来看仍然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在企业的需求之下,也势必会有对应的绿色生产设备出现,从而达成“需求-供应”的链条。就这样,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逐步被绿色生产方式替代, 同等生产水平下制造的污染也必然会大大降低。 苏州同样是一个恰当的实例, 通过严格执行《江苏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苏州全市2018 年、2019 年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113 吨/万元和1.080 吨二氧化碳/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92%和4.96%,超额完成了既定的4.73%年度下降目标。

最后需要考察一下, 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的过程中,其经济效益会受到何种影响?从理论上考虑, 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和产量减少,从而给收入带来负面影响,但一些实例表明,企业在其中仍然有利可图。苏州工业园区在“十一五”期间的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包括有能源审计、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转型等多种方式,通过项目改造帮助相关企业年增经济效益9000 余万元,节电约4600 万千瓦时,节水约160 万吨。 在节能改造环节中, 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共计年节能量约等价65671 吨标准煤。 在绿色产品方面,苏州金龙客车生产的轻量化客车相比传统客车减重高达800 公斤,根据相关研究,若客车的质量减少10%,油耗也会降低6-8%,且回收再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相当显著。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油耗降低也意味着持续运行的成本会降低, 长久来看运营成本的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 可以说,绿色转型的受益者绝非只有环境,企业一样能够通过减少能源成本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

(二)环境治理能够改善区域环境,吸引优秀企业与人才安家落户

第二点机制常常被人们忽视, 但却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因素, 那就是环境治理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与企业。一个区域的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去依靠区域内部的企业与人才之外, 吸引素质优秀且结构合理的区外企业与人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区域内部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结构往往也会趋于单一化, 而区外的企业与人才则能够为本区域注入崭新的活力。

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曾经指出,人才群体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并不由单一的经济要素组成, 自然环境同样是决定人才去留的重要条件[10]。 这一理论是能够得到支撑的, 在苏州工业园区第十四届科技领军人才专访中, 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和优秀人才也都纷纷表示苏州的自然环境十分宜居, 企业员工也因此愿意在苏州安家落户[11]。 在工业化的时代,如果不采取恰当的环境治理方式, 则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于任何高度工业化的地区而言都无异于天方夜谭。 苏州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城市, 其自然环境能够保持有如此之高的竞争力,与当地的环境治理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而言, 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有力的环境行政执法都能够吓阻企业进行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来讲,环境修复措施也可以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环境, 让变得不太宜居的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第三个方面而言,合适的配套措施也可以引导绿色产业和企业绿色转型,这在前两个部分也已经说过。

苏州的实际证据已经表明了, 环境因素在吸引人才和企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科技部制定发布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中,人居自然环境也被列入了评选指标, 这足以证明自然环境对人才和企业的吸引作用是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可的。 至于改善人居自然环境的方法,自然也就是环境治理了。有了更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区域在“人才和企业争夺战”中的竞争力也自然随之上升, 随之而来的新血液也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上。

三、区域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环境治理资金投入

任何政策的施行都离不开资金, 故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是首要任务。 但是环保资金投入会在有什么效果? 这一问题仍需要实证检验来解答。既有实证检验表明,地区的财政环保支出所占总财政支出比重越大, 则企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率和绿色生产率也就越高[12]。

这一现象揭示了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与倡导机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增加可能会被用于环境监管, 譬如说增聘环境执法人员以加强环境执法力度、采购更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等。在环境监管力度较弱的时候, 企业可能会出于投机性考虑而选择违反环境管理法律法规, 这显然极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足够强,以至于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显著上升到过去的几倍乃至更高之时, 则坚持违反环境指标进行生产势必成为一件不划算的事情。也就是说,投入资金用于环境监管将促使企业自觉规范生产行为, 自觉遵守环境指标,确保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其次, 政府的环保资金还可能用于补贴当地企业购买环境友好生产设备抑或者补贴新型低污染生产设备的研发, 这可以引导当地采用传统高污染方式进行生产的企业转型。如前所述,环境监测力度的增加意味着传统高污染生产方式受限, 利润也必然会减少。如果能够换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虽然短期投入可能较大,但长期来看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对这些企业针对性地提供补贴或者优惠贷款, 那就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企业担忧短期资金周转不灵的顾虑, 从而让企业负责人放心购买新型生产设备。 当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鼓励购买既有成果的同时补贴研发也是一个可行的路径。传统来看环保设备生产几乎是一件无利可图的事情,因此愿意主动从事研发者寥寥。如果说政府监管和补贴购买已经创造了需求, 那么补贴研发显然可以进一步加大社会对此的参与力度。

最后, 政府的环保资金投入还可以从资源方面入手。除去企业生产以外,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亦是宏观环境破坏的一种, 也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传统化石能源在开发的时候均会造成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利用时排放的污染也同样棘手。环境问题的产生显然违背了“自然资本不变”的原则,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更注定了依靠这种模式发展的经济没有任何未来保障。因此,将环保资金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环境友好能源上,不但有助于区域环境治理,还可以帮助当地的经济转型,可谓一举两得。

(二)合理进行环境整体规划

1. 宏观环境规划

从宏观角度考虑, 合理的环境整体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上海市制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是一份完整且内容较为合理的环境规划文件,该文件强调了水源保护等环境治理措施,同时也包括了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想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面临的必定是如何处理传统经济产业的问题。 在传统产业中,存在一批如化工、畜牧等高污染且经济效益一般的产业,上海市在规划文件中指出要对这些产业逐步淘汰, 重金属污染较高的企业也要被针对性地优化。当然,并不是所有产业都能被淘汰掉,建筑业这种对环境有所破坏、却又是城市建设所必需的行业就只能进行转型。 上海市的规划文件也同样注意到了这些必然存在的产业,针对性地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推广指标和“绿色工地”等解决方案,在保证了正常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治理的目的。 在其他产业的发展上,该规划文件也有所侧重,提出了“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形成产业新高地, 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咨询服务业”等主张,可以说是不仅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也关注了绿色产业的配套咨询产业的协同发展。

五年下来,上海市的这份规划执行的十分成功,生态环保倒逼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合计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900 余项, 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全国领先。在这几年中,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相较而言没有丝毫落伍, 环境整治绩效也是相当成功, 这说明上海对落后产业的清退并没有损害经济的发展, 亦说明了上海市环境治理规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有所促进的——毕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污染在减少,仅此一点就足够说明问题。

2. 微观环境规划

从微观角度考虑, 对环保技术进行妥善规划与利用也是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如果技术利用合理但整体规划有问题的话,则经济可持续发展依然是得不到保障的,农村地区的小水电站是一个典型案例。 农村小水电站往往是为了解决当地的用电需求而建设, 一方面可以避免从国家电网取电的成本, 另一方面水电本身也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似乎完全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但许多地区没有整体性环境规划的意识,后果也相当严峻。

小水电在建设时大多存在审批不严的问题,这注定了其欠缺整体规划。 截止到2017 年底,过度开发的小水电导致了333 条河流有不同形式断流,在7 个省有426 座报废电站并未拆除拦河坝等建筑。以南广河为例, 其中50 公里的河段居然有33 座水电站,其中有十几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断流[13]。

如果河流断流, 则水电站自身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这也是报废小水电站如此之多的原因。但是河流为什么会断流? 原因恰恰在于小水电站建设数量太多。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水电的建设在如今非但没有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反而大大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形势。一方面来说,小水电在报废的时候未必收回了当时的建设和后续的运营成本,而且后续还需要经费进行拆除,这是直接的经济亏损;另一方面来看,河流断流也会造成当地其他经济活动受到影响,如渔业、灌溉业和需要用水的乡镇企业等。这一事例说明,整体性环境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规划建设的小水电可以大大节约当地的用电成本同时不影响其他经济活动,而不合理的就完全是另一码事。

这里仍然要套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那个经典定义,也就是自然资本、今天的资源利用和未来收入之间的良性互动。技术是中性的,只有在整体环境规划的指导之下,技术才能够确保“自然资本”被合理控制,进而保证“未来收入”的恒定。“自然资本不变”是最根本的前提,“今天的资源利用” 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践操作,而“未来收入不受影响”则是目的。

以上两个案例足以说明,在宏观层面上,合理的环境规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微观层面上, 环保技术必须被合理规划利用才能起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三)公众环保意识培育

正如一开始在阐述环境治理概念时所指出的那样, 引导社会力量投身环保事业同样是区域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早在2005 年就已经有学者指出,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4],这意味着环保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 环保意识提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概如下:

第一, 环保意识提升有助于当地居民自觉抵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企业落户当地。在过去,因为没有意识到一些企业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与环境被破坏后的深远影响, 许多人对污染性企业的开设与扩张持中立甚至赞成态度, 因为他们认为企业的到来有助于提振当地经济。事实证明,当地经济的提升是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在带来短期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生命健康影响。 然而当数十年后环境导致的健康问题爆发之时, 造成污染的企业恐怕早已不再存在了。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是一个经典案例, 污染企业排放的汞造成数以十万计的人遭受汞污染,然而企业居然被当地政府包庇纵容,诉讼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虽然当时水俣的氮素工厂取得了奇迹般的经济成就, 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难道具有任何可持续性吗?答案一目了然。在水俣病事件爆发之后, 全日本乃至世界人民都逐渐开始了解环境公害的影响, 许多人也自此不再迷信企业带来的经济发展能够压倒一切。正如学者所言,如果想要让这种制造环境公害的企业绝迹, 就势必要加强环境教育,让公害制造者成为过街老鼠[15]。 只要污染性企业在哪里都无立锥之地, 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也就成了企业的唯一选择。

第二, 环保意识提升可以让人们自觉选择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限塑令”为切入点,可以发现环保意识趋势下的选择和不足。在推出“限塑令”之后,许多商品零售场所都只能有偿提供塑料袋。虽然这一费用并不高昂(根据生活经验来看,大多数地方提供的塑料袋仅仅0.2-0.3 元),但还是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 塑料袋消费量持续保持在了80 万吨以下,相比此前的100 万吨有显著下降[16]。 鉴于中国当下的经济水平,笔者可以断言许多人并非出于经济原因而减少塑料袋使用, 而是由于限塑令激起了他们的环保意识[17]。 当人们选择偏好更加倾向环境友好型产品时, 企业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势必要转型生产相关产品,进而确保了“自然资本”的相对稳定。

(四)可持续发展所需人才培养

在开篇的概念辨析中笔者就已经指出了环境治理的目的是生态可持续,但是显然,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到生态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人才的, 因此人才的培养也势必要成为生态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前文中也可以发现种种环境治理措施都可能产生新的需求,而企业也自然会选择回应这些需求,进而将自己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但是这里同样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能够找到对应人才。 如果没有对应人才,则当地所需的环保设备、环境友好产品完全需要依赖从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进口,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自此, 生态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的需求达成了统一, 也就是双方共同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污染减排、环保设备开发、环境规划、环境友好型产品研发不仅需要环境专业的人才,同时也需要材料、化工、电子等其他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 因为相对许多传统行业, 这些专业的就业需求并不十分旺盛, 故政府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公立学校开设相关专业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唯有人才规模和质量均得到保证, 政府才能够将当地的生态可持续需求进一步引向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不至在两者之间产生断裂。

四、特殊区域的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们不能忘记在开篇时提及的一个问题,即“区域”的特殊性:一个环境上的区域可能同时受到多个行政区域管辖, 这些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是区域环境治理必不可缺的一环。也正因此,一些特殊区域的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机制同样是需要我们理清的一个点。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对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治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权衡的时候, 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对较为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很可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然而双方在环境上却往往不得不遵循统一标准——毕竟污染是会扩散的。为了协调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各自提出的诉求, 即通过区域规划来解决问题。 进行区域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划分一个具有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双重意义上的 “区域”,从而让区域不再是完全的自然区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在这一思维指导下的典型产物。这样一来,当局就可以分析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过去的演化过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在确立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协调不同行政地区的生态义务,同时落实帮扶政策。换言之,环保资金投入也可以体现为一种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由经济发达地区协助经济落后地区转型产业,发展经济,从而达成环境和经济双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如果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主要是财政问题,那么资源型地区的问题就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了。 显而易见, 这同样是一个区域环境治理而非宏观性的问题, 因为许多资源型地区内部只有个别行政区有自然资源, 但其他地区的经济结构却往往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针对具有自然资源的地区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 其他地区该如何协同以确保实现整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问题。

一个较为粗略的解决方案是“小区域”和“大区域”的结合。在“小区域”——也就是资源型行政区内部,应当将资金和人才投资着重于产业转型,因为自然资源基本注定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是唯一的选择。而在“大区域”的层面上, 同样应该以种种手段对其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帮扶,譬如说协助转移地表塌陷区居民、帮助处理环境污染等,以减轻当地转型的负担。可能有的人会好奇, 因为资源型地区理论上应当十分富有,并不需要其他地区帮扶才对。但这是一个典型误解,因为事实证明,许多资源型地区最终都落入“资源魔咒”,如果不加以帮扶,则当地的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都很可能举步维艰。

五、结语

至此, 区域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已经被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环保资金投入、合理的环境规划、 促进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人才看似都仅仅是环境治理上的手段, 但每个政策也都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可持续发展在三个层面上的定义, 我们就会发现这毫不奇怪,因为三个层面本来就是层层递进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确保了自然资本的稳定, 未来收入的保障又实现了社会整体的幸福。 我们不妨在最后看看世界银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 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从这一定义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联系。事实证明,多种环境保护措施均能够为当地带来有效且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这说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真实且有效。 当然,鉴于“区域环境治理”的“区域”性,一些特殊地区的特殊问题也仍然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这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绿色区域
绿色低碳
分割区域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区域发展篇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区域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