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2022-03-26 11:18王晓波
新班主任 2022年3期
关键词:打小报告宝典物品

王晓波

情景再现

班主任段老師一向不喜欢学生之间打小报告,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告状”总是一笑而过。

一天上午,段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他马上猜到,是学生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可是,段老师在班上调查时,却发现学生不愿说出真相。还有学生说:“段老师,您不是一向不主张我们打小报告吗?今天这是怎么了?”

“打小报告”或者说“告状”是小学阶段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班主任颇为头疼的问题。班主任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往往有两种:要么来者不拒,接受“小报告”,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要么如本期情景中的段老师一样,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告状”一笑而过,让学生自动消化、自己解决。

不同的处理方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前一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认为,老师认可“打小报告”,从此,班里的“告状”现象与日俱增,班主任疲于应付,同学之间也容易相互猜忌、互相提防,不利于班级团结和凝聚力的形成。而后一种处理方式虽然会让班主任轻松不少,甚至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会积压不少问题,甚至为后续教育埋下隐患,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下降。比如,本期情景中,在遭遇“玻璃打碎”事件之后,学生不愿说出真相,就充分说明他们对班主任不信任。由此可见,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是解决“打小报告”问题的最佳之道。

那么,面对学生“打小报告”,班主任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在笔者看来,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打小报告”,更多的是在向教师发出“呼救”,是一种“求救信号”,因为他们还不会或者还不善于解决遇到的问题,只能向家长和老师求助。如果要从根源上解决班级里的“打小报告”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问题解决宝典”: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的“小报告”,会发现其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1.处理不好同学关系;2.物品遗失了;3.东西被损坏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小概率事件。这些问题我一般不会直接处理,而是利用班会课或夕会课,引导全班学生就某个现象、某种问题共同思考解决的办法,形成该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写入班级的“问题解决宝典”中。

比如,三年级的时候,班里经常有学生来“告状”,说自己的东西丢失了,而另一方面,有学生不断向我汇报“捡到一样东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讨论得出了“捡到物品”的解决办法:捡到物品的第一步,及时询问是谁丢的,第一时间找到失主并归还。失主要对归还物品者表示感谢。如果没有找到失主,就将物品放在班级的“失物招领处”。如果捡到的是无人认领的钱,则放在班级的“首席财务官”处,由“财务官”做好记录。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财务官”把4年来无人认领的遗失款汇总后交给我,居然有158元!我们用这笔钱采购了一些新书,在毕业之际赠送给中年级的同学。

除了有“捡到物品”的解决方法,我们还有针对“遇到争执”“打碎物品”“跑步跌倒”“擦伤磕破”等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都被我们写进“问题解决宝典”里了。

可想而知,学生一旦掌握了“问题解决宝典”,就知道在遭遇本情景中的事件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大呼小叫,而是清理破碎物品,以免伤人。其次,是向老师说明缘由。如果是无意中碰碎摔碎普通的小物品,也可以不说明缘由,直接跳到第三步:照价赔偿或购买相同物品赔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的不仅是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为他人着想的善意、直面问题的勇气、主动担当的意识等。

除了方法之外,大家还总结了一些处理问题的原则。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且饶人、吃亏是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学会寻求帮助,等等。虽然教给学生面对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但我也会强调:在遭遇困难时,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我们也总结出一些需要寻求帮助的情况,比如生病了,或者受伤了及遭遇危险时,都要报告老师,或者向其他可靠的人寻求帮助。

“问题解决宝典”既是全班同学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的行动指南。而“宝典”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宝典”既着眼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学生未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家校协同共育: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曾几何时,当孩子遇到困难求助家长时,家长给出的回应往往是“告诉老师”,或者直接出面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从表面上看,家长把孩子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但从长远看,则后患无穷。孩子不仅没有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连直面问题的勇气也没有了,成了问题的上交者和逃避者。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改变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正确养育孩子。就“学会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而言,我一方面通过信件告诉家长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呼吁他们学会放手,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除了针对全体家长的引领之外,还有一对一、手把手式的具体指导。唯有家校协同共育,才能让班主任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才能让“5+2>7”。

班级日志:多给孩子倾诉表达的机会

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班级里“打小报告”的现象逐渐少了。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产生了,即班主任对于班级发生的事情了解得少了。另外,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一些问题变得比较隐蔽,由外部矛盾转向心理问题,这就增加了发现问题的难度。

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写心情日记。心情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唯一的要求是:真实。必须是真实事件的真实记录,真实情感的真情流露。在三年级初写阶段,以5人为一小组轮流写,进入高年级,学生独立意识萌芽,则改为每人一本心情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个人心情和事情,但往往离不开班级这个大背景,班主任一方面可以借此了解班级事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学校,学生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学生在其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小学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是正常的,冲突、矛盾也都是正常的,他们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从而不断觉察自己、认识自己。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问题的逃避者和推卸者,而是成为问题的担当者和解决者;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是鼓励他去探索如何做;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毫无思辨能力的听话者和模仿者,而是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自主个体;好的教育,就好像是在大海中点亮一座灯塔,为孩子指引前行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

猜你喜欢
打小报告宝典物品
12星座打小报告的杀伤力指数
李沆不打小报告
上镜宝典:骨美拍照更好看
图画捉迷藏
十二星座校园“奸细”
星座谁爱向老师打小报告
快来看!今夏必备的乐游宝典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PPT换装宝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