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2022-03-26 03:10张盼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晚清传统文化

张盼

摘要: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教育救国成为挽救危局的良方,编纂历史教科书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国史教科书大量涌现。教科书是反映文化和教育变革的一个窗口,晚清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不仅仅作为一种时代性的文本资料,从内容、结构、体例的方面反映着晚清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史学发展情况,还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带来宝贵的历史借鉴。本文试就晚清中小学历史教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原因进行梳理。

关键词:晚清;历史教科书;传统文化

一、晚清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特色

(一)关注文化史

文化反映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在晚清教科书中文化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提道:社会发达一般表现在五个方面,智力(理学及智识之进步等)、经济、美术(凡高等技术之进步)、宗教、政治。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这五个方面基本上概括历史发展的全貌。并认为只有多个角度的展现,才能体现出立体的历史。

在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的指导下,晚清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将目光着眼于历史背后的文化因素,用大量的篇幅来整理文化史内容,力图全面多角度讲述历史的面貌。

如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二册中,讲到“美术学”,“西周美术学亦较夏殷为进步”,讲述了西周的音乐、绘画、雕刻、文学、文字的发展情况。

又如在姚祖义编纂的《最新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第三十五课“周时学派”中讲到“儒家祖孔子,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道大成”“孟子继之,孟子言性善;荀子独反之,然荀亦儒家也”。通过简单地叙述对各学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

对于文化的关注是晚清教科书的一大进步,向当时的知识分子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渊源与发展,较之之前的历史教育,全面的社会视角更有助于了解历史的发展。

(二)关注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

在晚清教科书中,作者摒弃了以往士大夫阶层对农工商行业的偏见,注意从人民日常生活的角度讲述历史的面貌。

刘师培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十分关注社会生活,在书中第一册第三十六课讲到“古代饮食述略”,并讲到“凡礼之初始于饮食,故民以食为天,然饮食起源甚古,试略述之”。在书中分别讲述了“食物的进化”“蔬食”“肉食”,并对饮食器皿进行了简单的记述。书中还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衣服和交通方式。在第二册第十一课讲到西周人民的职业,如农民、士,商贾等;书中还分上下两课讲述西周的财政,并涉及“生财”与“敛财”的方式,以求国家财政富足。

晚清教科书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关注,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民生状态和经济发展的重视,对晚清时期的农工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民族关系史及与周边各国关系史

在新史学浪潮的影响下,晚清教科书中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着墨较多,不再局限一朝、一族。虽然在叙述上仍然以王朝、帝王为中心,未脱离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局限,但因时代变迁、民族危机日甚,在历史内容的叙述上透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在姚祖义编纂的《最新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编者在历史叙述上从“欧人东渐”开始对近代中国悲惨屈辱的历史命运展开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帝国主义列强历史事实的描述,唤醒国人的爱国之心,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亡。

历史教科书中对民族关系史与对外关系史的讲述,对各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贡献的认识,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与国家的概念,推动民族精神的形成。

(四)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日甚,教育救国成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期望通过中国历史教科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以史教救国。

爱国主义教育蕴含历史传承的色彩。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历史教科书通过介绍技术、发明等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意义,提升民族自信心。同时,对本国所独有的文化、艺术的介绍,也有利于民族主义的发展。1903年陈庆年在所著《中国历史教科书》“序”也表明“知识全而后国家全,历史全而后知识全,完全之历史造就完全知识之器械也。”

在教科书中,先进知识分子们注意对优秀将相和英雄人物进行专门的介绍。如,夏曾佑所编纂的《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周公、蒙恬、张骞;丁宝书所编纂的《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戚继光、俞大猷、林则徐、耆英等人。上述事例说明,编纂中国历史教科书是“振奋国民精神”,发扬“民族主义”的需要,它的着眼点已是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明,跳出了封建史学注重于数十朝兴替沿革的体系,反映了社会革新的要求。

二、晚清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影响

清末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清朝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所以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开启一系列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通过对教科书的改革、建立新的学制、兴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的革新,以期实现“以史救国”“以教救国”。

(二)新史学浪潮影响的结果

新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于进化史观和因果关系,这也是近代史学确立的根本性標志,直接改变了历史叙述。新史学在晚清社会末期,思想中融合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内容,在史学论述上也开始脱离以“君权”“王朝”为中心的思想,开始关注“人民”“民权”,所以在教科书的编纂上,融入了大量对民生状态的记述,涉及文化、习俗、职业等。

刘师培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就提出:“中国史书之叙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今所编各课,其用意则与旧史稍殊,其注意之处,约有数端:一、历代政体之异同;二、种族分合之始末;三、制度改革之大纲;四、社会进化之阶级;五、学术进退之大势。”此外,陈懋治在《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也是先对中国的地理、人种、朝代盛衰等问题进行论述,然后才开始记载历史事件。

(三)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实施的结果

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实施对近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史学的重视使得当时编纂历史教科书成为一种时代的需要。1901年,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新式学堂。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清政府就对历史学科的目的及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讲述古来圣主贤君和国内民间乡士的事迹,让人们敬仰与钦慕,以见贤思齐。在《大学堂编书处章程》中说道,史学课本,以编年体为主,删除烦琐的内容,留取关键部分。史学家的论断,明辨是非,对历史人物与时间的描述尤为重要。并且将先哲史论文集的精华内涵进行择取,采用逐条附录或另编成册的方式编纂。在編纂中的指导思想为:端正学术、经世致用、史料实证、博观约取。

由此可见,晚清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是新学制的需要。丁保书针对当时学校均使用译自国外之教科书现象,指出:“夫以彼人之口吻述吾国之历史,于彼我之间,抑扬不免失当,吾率取其书用之,勿论程级之不审,而客观认作主位,令吾国民遂不兴其历史之观念,忘其祖国所自来,可惧孰甚。”于是就要“以我国人述我国事”,做中国人的教科书。

(四)民营出版机构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尽管民办出版机构编写出版教科书有出于利益的考虑,但正如张元济在致蔡元培书中提到的:“出版之事可以提携多数国民,似比教育少数英才尤为必要。”回顾中国近代教材的革新,确实离不开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拉动。

民营出版机构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教科书的编辑宗旨上,更接近于时代思潮,或通俗易懂,或有益于实用,更切合读者的需要。而且,不少民营出版机构也注意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如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事务主持者即抱有昌明教育、教育救国的理想。先进的学堂和知识分子的教科书编辑活动,则体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化、教育主张。

三、结语

总之,像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这样的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出版教科书的功绩是不容低估的,它们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精英。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甚,中国教育者在国家与社会各方的推动下,怀揣“以史救国”“以教救国”的理想,致力于教育教学的革新。在内容上古今政治、经济、文化皆有涉猎,在理念上摒弃封建思想束缚的旧史观,闪耀人文、民权爱国主义精神,以一种更为广阔的治学格局,把目光扩展至社会科学的各个层面,向广大学子传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晚清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关注,也会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朝民.戊戌变法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J].史学史研究,1984(4):71.

[2]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A].刘申叔遗书:第69种[Z].宁吴楠氏校印,1937.

[3]董琼.《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25(2):30.

猜你喜欢
晚清传统文化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