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复苏人长寿,连年有余吉祥来
——浅谈紫砂“莲年有余壶”的设计风格

2022-03-26 06:13徐顺琴
江苏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壶盖紫砂壶紫砂

徐顺琴

(宜兴 214221)

紫砂文化的发展历史虽然不及茶文化久远,但是两者交相辉映、完美交融,因此紫砂艺术的影响力也是其它陶瓷艺术所不能比较的,之所以二者能够完美地结合,是因为文人墨客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将许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古朴浓郁的紫砂艺术氛围。“莲年有余壶”(见图1)就是这样一件充满浓厚艺术氛围的作品,现就以这把“莲年有余壶”为例,展开对其艺术设计风格的详细论述。

图1 莲年有余壶

1 紫砂“莲年有余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壶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紫砂造型与装饰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框架,从壶器的造型上可以分成光器、花器和筋纹器,造型的丰富是紫砂壶突出的风格,在壶器的装饰方面,紫砂壶集书法、篆刻、绘画、金石于一体,突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莲年有余壶”在造型特征上结合光货和花货的特色,既充满古朴和典雅,又具有新意和趣味。

“莲年有余壶”是一件典型的花货壶器,选用原矿紫砂泥料全手工拍制成型,造型别致十分美观,壶身圆润饱满、光滑细腻、制作精良;壶嘴以鱼的造型代替了传统的壶嘴造型,显得生动有趣,鱼尾和眼睛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细致到位;而“莲年有余”取自于年年有余的成语,这一主题在整体的壶器创作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壶盖的造型设计成莲花含苞欲放的状态,突出作品的另一主题——莲花,使人回味无穷;壶盖与壶身的设计严丝合缝,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突出作品的完整性,壶身就像是一个花苞的造型,与壶盖的花骨朵微微绽放,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呼应;壶把是耳朵的造型,方便提拿。整体作品造型特征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并且围绕主题展开细致的刻画和创作,线条也十分流畅,对紫砂造型有一个较为大胆的创新,整件作品围绕“鱼”造型,造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传神而灵秀,使“年年有余”的主题深入人心。纵观整个历史,许多艺术品都擅于用艺术形式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对生活的祝福,紫砂壶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鱼”与“余”同音,因此就有了年年有余的说法,这就是壶器所代表的精神财富,深受大众的喜爱。这件作品把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融入其中,提升了整体的主旨意境,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2 紫砂“莲年有余壶”的设计风格

“莲年有余壶”整个作品的设计思路就是将壶身的造型设计成莲花欲开状,而壶盖的莲花造型也是对整体造型刻画的呼应,而壶嘴的鱼儿形状仿佛鱼儿在荷花池嬉戏,描绘出一幅年年有余的画面,“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生活富足的代表,以这两者为创作题材,使得这件“莲年有余壶”韵味十足、生动有趣,紫砂壶之趣重在意境,整件作品让人们对紫砂壶器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端庄典雅、气韵悠长,唤起人们内心的平静和洒脱,通过壶器的流线走向以及壶器的姿态,都可以看出壶艺的艺术形态包含着生活的逍遥和自在,远离世俗的喧嚣,充满了禅意,意味悠长,这样的作品在形式上讲究意境美,重视藏家对于艺术品的追求以及表现力的要求,既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传统壶器工艺的创新。

庄重典雅的“莲年有余壶”对于壶器的意境把握是精确的,这取决于制壶艺人平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感悟,通过这样一件作品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及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而面对世俗的困扰,就需要像莲花学习,不争不抢,学习泰然自如、波澜不惊的处世态度。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和改进,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容易被忽视,而紫砂壶艺就是这样一门既注重传统,又讲究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需要紫砂从业者不忘初心,凭借扎实的功底去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紫砂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众已经不满足于器具的实用性,还需要壶器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这就要求紫砂艺人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敢于突破,学习中国文化的精髓,不断打磨工艺,创造出具有新意的紫砂壶器。

3 总结

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却依旧生生不息,这离不开紫砂艺人的艰苦奋斗。在创作中,紫砂艺人在艺术的道路上摸索,这是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紫砂壶艺的不断创新,对现代审美的不断学习,这都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磨练,这件“莲年有余壶”所传递出来的精神亦是如此,只有我们放平心态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才会制作出更多有意义的作品,为紫砂艺术的辉煌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壶盖紫砂壶紫砂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