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工作“五度”文化追求策略

2022-03-26 12:04王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

王静

[摘 要]少先队是小学先进代表组织,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少先队的文化建设工作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教师进行探索。追求高度、追求长度、追求厚度、追求温度、追求力度,让文化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在经历思想历练洗礼中获得成长,这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促进少先队员的发展。

[关键词]少先队工作;“五度”;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6-0093-03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而少先队是小学先进代表组织,肩负文化传承重任。在少先队工作中渗透文化教育内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少先队文化建设实践中,从高度、长度、厚度、温度、力度等角度展开设计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少先队工作品质,让文化传承丰富学生实践认知。学校少先队工作包含很多内容,着眼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和探索,让文化渗透到每一次少先队活动之中,让每一个少先队队员都能够经受思想历练,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一、追求高度,设定少先队文化教育目标

学校文化建设包含很多内容,如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读书文化、运动文化、传统文化等,都与少先队实践活动高度吻合。如何才能达成文化建设的更高目标,这是学校管理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学校道德教育要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它是文化的精髓所在。学校适时结合社会实践展开文明教育,推出一些文化教育活动,都能够给少先队队员带来更多社会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提高思想品质。

学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品德教育进行综合规划,从更多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如邀请德育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专家有丰富的经验,对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组织学生参与专家座谈会,可以形成正确的思想。如感恩报告会上,学校邀请专家来演讲,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专家展示多个案例,对学生展开文化教育,学生都能够形成情感共鸣。很多学生都被专家的演讲所打动,留下了热泪,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配合活动展开,学校推出了“感恩父母”主题征文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展开深入反思,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好征文。征文比赛活动顺利推进。在系列性活动中,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其思想逐渐成长。

为配合学校文化建设,少工委推出主题活动——“我为父母做家务”,号召全体少先队员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让家长反馈其表现情况。任务设定后,立刻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都比较满意,纷纷反馈相关信息。辅导员集中处理这些反馈,选择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做重点推荐,树立先进典型,让更多学生向其学习。为扩大影响,辅导员还在网络交互平台上做专题宣传,将这些活动进行推广,获得不错的反响。

学生思想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学校推出系列性文化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历练的机会。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学校德育建设是完善的,辅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逐渐认识自我,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文化活动高度对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锻炼的机会。

二、追求长度,拓宽少先队文化教育域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将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之中,能延伸文化建设长度,提高少先队队员家国认同感。传统节日、民族风俗、地方习惯等,都包含丰富文化因子。在进行少先队活动设计时,需要进行对接,借助文化建设推出更多活动,以给学生带来心灵冲击。在少先队活动时,要坚守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将文化教育内容贯穿少先队活动过程的始终。

文化活动对时空条件有一定要求,辅导员要有延伸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条件,积极与学生家庭进行对接,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活动体验中形成思想认知。在活动延伸设计时,教师不妨借助各种辅助手段,推出适合的活动内容。如社区服务活动,要求少先队打扫小区,捡拾垃圾,或者深入到敬老院,为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能给学生带来心理触动。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渗透文化教育,要求学生对文化传承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家庭盡孝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对家里的父母长辈展开孝敬活动,要将具体的内容和操作程序做记录,参与集体展示交流,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容易忽视一些家庭孝道问题,教师专门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活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显著。

孝道文化的广泛推行,为学校教育创造更多契机。教师针对性做布设,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自我认识的机会。如主题征文活动,教师设计了“我教爷爷、奶奶用手机”的题目,学生对这样的作文有更高接受度,自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没有相关的经历,教师鼓励学生先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再写作文。学生大多能够响应号召,亲自教爷爷奶奶用智能手机。在征文评选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做具体的筛选,挑选一些优秀作品给予点评,并在全校进行展览。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锻炼,其思想逐渐成长。

延伸文化活动长度,教师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如何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践体验,这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刻的思想启迪,促使学生顺利建立文化传承意识。文化传承需要系统性训练,教师针对性做出设计,有意识延伸活动的长度,与学生生活形成高度对接,自然能够起到助学作用。

三、追求厚度,丰富少先队文化教育手段

追求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厚度,我们需要从更多方向做出积极探索。读书活动、文体活动、校园建设、班级文化等,都属于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在进行文化教育时,教师要有创新实践的追求。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都能够给少先队队员带来更多锻炼的机会。少先队队员对文化类建设活动有特殊接受情结,我们要做好活动调查,准确理解学生的活动需求,以便对活动做出适合的设计和调度,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活动之中。

少先队文化建设活动呈现形式不同,要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进行具体组织。如读书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包含丰富读书内容。在学科教学之外,班级和学校还会推出一些读书活动。如学校读书月活动,要求每一个少先队队员要借助各种信息渠道,搜集各种图书信息,并适时展开读书学习活动。辅导员也可以推薦一些图书,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也可以推出一些个性的活动内容。如孝道故事演讲、环保社会调查、红领巾服务岗等。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系统性,少先队文化教育活动与其形成更多对接,这是现代学校文化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师推出了社会调查活动任务:“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我们生活中还存在一些没有注意环保的问题。请大家做一次环境保护调查,搜集一些现象,写出调查报告,准备参与集体展示活动。可以自行组建调查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看哪一个团队表现更为优秀。”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组建调查团队,对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和现象做观察,搜集一些数据,写成调查报告。经过一番操作,学生纷纷提交调查报告,教师组织学生做集体评价活动,对调查报告做梳理和归结。

学生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元的,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符合学生思想成长基本要求。在活动设计和组织时,应追求文化的厚度。这体现了活动的多元性和立体感。唯有给学生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才能赢得文化活动教育的主动权。少先队队员对文化活动充满渴求,我们需要做好活动设计和调度,让学生在文化活动熏陶下获得思想的成长。

四、追求温度,优化少先队文化教育氛围

少先队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有以生为本的意识,围绕学生推出各种措施以及活动方案,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中创造良好条件。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要给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该像父母一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这样才能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特别是文化教育。学生对文化教育活动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具体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诉求,以提升活动的品质。

对学生展开人文教育,这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标。在少先队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给每一个队员带来家的温暖。特别是那些父母离异或者是家庭贫穷的学生,他们更需要集体的关怀。如果教师在组织文化活动时,能够对这个群体给予精神支持,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生活学习的信心。辅导员应与学生家长常联系,对家长提供更多帮助,以提升文化活动的教育性。少先队队员群体也会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展开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阴霾,这对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有重要帮助。文化活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温度,教师组织学生顺利进入到文化活动之中,自然能够收到教育的成效。

学生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产生心理问题是自然现象。教师针对这些情况,推出网络心理门诊活动,为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同。为提升心理诊断的效率,教师专门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还有其他专业人士,专门设计了网络心理门诊,取名为“知心朋友”,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参与相关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个栏目开设之后,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纷纷参与到网络交互环节中,师生互动交流温馨而顺畅,辅导效果显著。

追求文化活动的温度,辅导员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以提醒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及老师的关心,让文化教育顺利展开。文化活动已经全面渗透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做好对接设计和组织,让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五、追求力度,强化少先队文化教育实践

追求文化活动的力度,这是少先队活动的目标追求之一。少先队活动形式众多,如何才能加强文化传承教育,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少先队活动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凝聚力,还要注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思想历练是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方向,从这个角度展开教育突破,可以获得丰富教育力量。

在少先队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要对活动的程序做好安排,对活动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充分的预判。为提升文化教育力度,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展开具体的工作。一是引导方法的创新。学校领导和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活动组织负主要责任,要借助多种渠道展开教育宣传,重引导。如校园广播、学校网站、校园文化专栏、班报墙报等,都可以形成有效引导。二是活动组织的多点探索。少先队活动启动后,需要对活动程序和环节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如何对学生思想展开深入教育和熏陶,需要我们做出更多努力。三是活动延伸设计和组织。学生对少先队文化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学校和辅导员对学生生活环境展开相关调查,延伸活动维度,要求学生利用更多课外资源展开实践,一样能够获得丰富培养效果。

如红色文化参观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教师邀请家长一同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村落、红色经典、红色纪念馆等展开参观学习活动,获得很多家长的支持。学生对这样的参观学习活动有浓厚兴趣。活动中,因为有家长的陪同,学生安全得到保障,确保了参观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对此要有更多了解,及时做出安排,给出一些材料支持,以确保红色文化教育获得圆满成功。

少先队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组织过程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强化活动组织,追求活动力度,能对学生心灵带来更多冲击。文化活动本身带有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深受学生的青睐。科学调整活动程序,引导学生自然展开活动体验,可以赢得文化教育的主导权。

少先队工作肩负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学校德育管理与少先队活动相对接,能够形成更多教育契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和辅导员要校准方向,明确目标。少先队工作文化追求引入“五度”建设目标,符合时代发展基本要求。所谓“五度”,是指高度、长度、厚度、温度、力度。在少先队工作中引入文化传承内容,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要求,能够促进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让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卫刚,任进.农村学校少先队员德育工作的创新阐释:以孝德教育为例[J].华夏教师,2019(29):87-88.

[2] 潘琳.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策略[J].亚太教育,2019(8):39.

[3] 刘祺,张爱琴.少先队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7(20):12-14.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探析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
润物细无声
广东省赛艇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