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微探

2022-03-27 10:36车绮珩
文学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中职核心素养

车绮珩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正式确定了培养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本文以文言文《劝学》的教学为例,浅谈中职语文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改精神重新审视、改进教学工作,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核心素养 文言文 教学

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2月陆续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中职语文的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也正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中职语文是中职各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言文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普遍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心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一、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是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1]。其具体内容如下图:

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核心素養不是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单方面传授就能获取;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也不是技能,经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可以习得。核心素养须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与自我体验中内化生成。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加快推进中职语文学科建设,完善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我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新课标》设置“古代诗文选读”的目的

《新课标》把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专题,其中,“古代诗文选读”专题为36学时,“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抵制文化虚无主义错误观点,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由此可见,流传至今仍被选作教材的经典文言文,其文学、历史、哲学意义都相当重大,其语言运用、思维结构对中职学生都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作用。

三、以《劝学》为例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劝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中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选自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荀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说理性散文,主要论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其中不少观点对中职学生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笔者尝试以《劝学》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理解与运用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劝学》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标》“古诗文选读”专题中的内容要求,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学习文言重点字词和句式,如下表所示: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步骤,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素养:首先,可采取抽查的方式,先由学生把全文翻译为现代汉语,让学生理解全文的含义;再依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对《劝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使学生在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基本的语言建构,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在进行《劝学》的教学时,教师应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总结,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概括段意入手,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梳理,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劝学》的文章结构。

第二, 为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后,文章分别展开了哪几方面的论证?”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使用的比喻、对比、正反等论证方法的句子,学习本文传递信息、论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劝学》一文说理的浅显易懂以及缜密的逻辑结构等写作特色。

第三,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针对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教师可提出:“作者想劝人们学什么呢?”通过读课文并结合儒家学派的教育主张,学生可以发现荀子在本文强调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有“善行”及“品德”(也就是个人修养)的学习和积累,希望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既有“才”,又有“德”的人。

第四,探讨本文所表达的思想,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君子”的语句进行归纳,对本文思想进行深入探讨。课文对“君子”的描写及作用可归纳为下表:

荀子认为,人可以分为“人”、“君子”、“圣人”三种人:“人”借助于外物,能使自己改变和提升,达到“君子”的层次;成为“君子”后,通过“不可以已”的学习和“博学”、“日参省乎己”,“君子”就能“知明而行无过”了,再加上日常的“积善成德”,那么“君子”也就能达到“神明自得”的理想高度,成为“圣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和“积善成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普通人”做起,追求“君子”之风,学会积累、坚持与专注,并时常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立下成为“圣人”的远大志向。这样一来,学生可通过自身行为、情感、思维的参与,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思维也能得到纵深发展,达到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浮躁,加上受到网络文化和电子产品的影响,学生们很难静下心来感悟身边事物的美。而只有懂得欣赏美,才能创作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劝学》作为一篇经典作品,全文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在说理时使用的比喻浅显而贴切。作者荀子在文中多次使用了对偶句,既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又把中国语言的音韵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进行《劝学》的学习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把原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与两千多年前的荀子产生共鸣,从而感受经典文言文的独特魅力,领悟古代汉语的语言美,增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境界。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培养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传承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文化的传承。在进行《劝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扩展延伸古代典籍、古代名人提到的关于“劝学”的名篇名句,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华民族“善于学习、勤于反省”的传统美德,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以及民族文化自豪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结语

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也更有利于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因此,落实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深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从语文核心素养中寻找教育的智慧和灵感,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完善,创新教育思想理念,从而为语文教育注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左延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第33卷(第1期): 80-84.

[3]蔡霁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19,第31期: 152-154.

[4]高芳华.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与实践  提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第39卷(第4期): 140-141.

猜你喜欢
文言文中职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文言文阅读专练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