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清远经验”

2022-03-28 11:10黄飞将
源流 2022年2期
关键词:清远市全市全省

黄飞将

近年来,清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九大攻坚”行动方案,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努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清远经验”。

连续三年位列粤北片区第一名

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清远市连续三年位列粤北片区第一名,可谓成效显著。

该市“一把手”抓“五个一”力促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举措、农村“三块地”改革、“五项改革举措”引领乡村振兴新实践等工作经验获得各方肯定。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乡村民宿、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企兴万村”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此外,清远市扶贫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樟村党总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巧借财政资金撬动力  巩固脱贫攻坚好成果》的经验做法获时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充分肯定;“精勤农民”注册人数在全省排名第一;英德市连江口镇荣获《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六强之一;全市1031个行政村实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全覆盖,成为广东首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地级市。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清远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86亿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9元,同比增长12.4%。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

清远市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创新“一把手”抓“五个一”力促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举措,压实五级书记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市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该市组织全市85名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及122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轮训,进一步提升“头雁”领飞本领。在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班上,市委主要领导就如何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施工队长”作专题授课。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农林水科目支出46.62亿元;7.25亿元一般债券用于乡村振兴领域,占比51%;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13.34亿元,同比增长11.86%。

清远市优先满足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需求,年度实施点状供地项目20个,为全省可实施项目最多的地级市。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累计发动613个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行动,帮扶资金和帮扶物资合计5亿元,帮扶受益人数达20万人。

清远市以打造全省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市为主抓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三治”融合机制不断完善。全市高质量完成村级组织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00%“三个一肩挑”,“两委”干部中党员比例从上届的83%提升到本届的99%,一批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干部获得重用。

清远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连樟样板”,总结提炼形成连樟村党建质量提升“十项机制”,持续输出连樟党建示范做法和工作经验。同时,对全市214名各级派驻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培训,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履职能力。

清远市层层推进示范创建,2021年3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村(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文明镇(村)覆盖率达到97.8%。乡风感染力深入人心,全市1111个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536场。并借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广泛践行“清远乡村文明十二条”,持续树立文明新风尚。

做强乡村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清远市在做强乡村产业的同时,通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使之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在做强乡村产业方面。清远市立足全省绿色生态发展区定位,以“五大一深化”提升行动为突破,做强做优富民兴村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该市着力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含2021年新增2个,已建成9个)。目前,清远产业园总体绩效位居全省前列,辐射带动59个乡镇,联农带农超12万户。

在此基础上,清远市深入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加快打造“3+3+X”特色产业体系(即特色水果、蔬菜、茶叶三个种植产业,清远鸡、生猪、鳜鱼三个养殖产业,X个地方特色产业),已形成一批产业聚集性强、规模程度高、品牌影响大、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

据悉,清远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就有5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64个、专业镇11个。“清”字号农产品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60个,有29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4个农产品获选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7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清远市还提出做优“美丽经济”,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民宿产业学院和协会,创新“民宿+酒店+村集体”的“532”合作模式,引活社会资源下乡。2021年,该市获得“新创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3个镇入选省级20个乡村民宿示范镇,入选数量为全省地级市最多。

做强产业的同时,清远市通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群众报贫“一键通”。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有监测户829户2991人,未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清远市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切实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清远民族工业园累计入园项目148个,总投资169亿元,27个村寨荣获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同时,该市还将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45149人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兜底率达100%。

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城乡融合

清远市发扬改革精神,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金融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清远农村综合改革新道路。

他们提出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试验片区四县(市、区)共确定145项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清远市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制定出台了探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暂行办法。

截止2021年底,全市通过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共流转承包地184.82万亩,占比54.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累计查清集体资产122.33亿元,98%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完成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经营性资产18.76亿元,225个经济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

与此同时,清远市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突破,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开行、建行、农发行、工行等省级分行签署融资意向总计2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支持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金融产品达155余种,包含“乡村风貌贷”“新农村建设贷”“生猪活体贷”“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紧接着,清远市深入推进第一批6个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累计投入3.5亿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样板区建设。据了解,第二批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申报工作现已启动,这些样板区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联农带农等方面将会探索出一些模式和做法。

猜你喜欢
清远市全市全省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第十一届清远市三名笔会线上举行
寂寞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