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快掘配套走向梁支护技术研究

2022-03-28 04:56高健铭韩长路
陕西煤炭 2022年2期
关键词:掘进机锚索砂岩

高健铭,韩长路

(1.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陕西 延安 727307;2.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27307)

0 引言

黄陵一号煤矿核定生产能力600万t/a,井田面积197.35 km2,可采储量3.4亿t。2号煤层是矿井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倾角一般在1°~6°,煤厚0.9~4.62 m,均厚2.69 m,煤层结构属简单-较复杂类型,含夹矸0~3层。矿井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盘区式开采布置方式,现主要生产盘区为六盘区和十盘区。矿井采用单水平开拓,主要大巷沿煤层布置,采煤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

2013年一号煤矿在十盘区1001工作面开始进行较薄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工程实践,2014年5月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鉴定,随后在较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黄陵一号煤矿加快智能化开采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工作。2015年开始在802工作面进行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践,截至2020年底,一号煤矿已完成16个智能化工作面回采任务,累计回采煤炭2 605.6万t,实现了矿井薄煤层、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的全覆盖。

随着一号煤矿开采范围扩大,开采深度加剧,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回采巷道受到二次采动影响后,出现顶板下沉、两帮移近、底鼓加剧等现象,已无法满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需要。矿井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掘进工作面仍采用传统装备,EBZ-160型掘进机、DPS-1040皮带、MQT-130型气动锚杆机钻机、ZQS-50型风动手持式钻机等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的设备,掘进效率低下,每月单进300 m,严重制约着矿井生产接续平衡。

1 巷道掘进条件

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008进风顺槽位于十盘区中部,东接北一进风大巷,西邻六盘区。1008进风顺槽向南30 m保护煤柱为1007回风顺槽,巷道已掘到位,向北235 m为1008回风顺槽,巷道正在掘进。1008进风顺槽设计长度2 847 m。

1008进风顺槽对应地面位置位于一号煤矿四号风井西部,工作面对应上部地表为低山林区和台地,有烧火沟穿过,上覆岩层厚度为266~440 m。

1.2 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1008进顺沿2号煤层底板掘进。2号煤层结构简单,倾角1°~4.5°,掘进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为1.8~2.2 m,平均厚度2.1 m,属稳定煤层。

工作面老顶为细粒砂岩和中砂岩共生,平均厚度7.1 m。中砂岩分选性较差,泥质胶结;细粒砂岩灰白色,中部夹有薄层泥岩。

直接顶为粉砂岩和泥岩共生,平均厚度7.7 m。粉砂岩深灰色、灰黑色,钙质胶结,中夹薄层中砂岩及砂质泥岩;泥岩为灰黑色,局部含少量粉砂岩,层理不明显。

底板为泥岩,平均厚度2.5 m,易破碎,遇水膨胀,易底鼓。

1.3 地质构造情况

1008进顺开口至切眼掘进方向整体为下坡。根据勘探报告,1008进顺邻近F5正断层,掘进过程中受F5正断层影响可能揭露伴生断层。

1.4 水文地质情况

1008进顺主要水源为顶板含水层水和构造水。顶板主要含水层为直罗组下段砂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粗粒砂岩和中粒砂岩,平均厚度35.8 m;隔水层主要为延安组2号煤层以上至直罗组底界所组成的隔水层,岩性为泥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平均厚度109.8 m。工作面主要隔水层为相对含水层,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顶板淋水等现象。

2 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2.1 原支护参数

1008进顺为矩形巷道,掘宽5.0 m,掘高2.8 m;顶板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T140新型钢带+塑钢网联合支护。根据巷道设计宽度和工作面使用超前临时支护装置情况,顶锚杆靠帮侧2根锚杆间距900 mm、中间4根锚杆间距850 mm,锚杆排距1 000 mm交替支护,“六-六”矩形布置,锚杆规格为φ20 mm×2 50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孔消耗MSK2335型树脂3节;锚索梁采用T140新型钢带长4.6 m,一梁四索,排距2 000 mm,采用φ17.8 mm×8 300 mm钢绞线,每根消耗MSK2370型树脂3节。原支护参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1008进顺原支护参数平面布置Fig.1 Plane layout of the original support parameters of 1008 air inlet roadway

2.2 优化后支护参数

2.2.1 理论计算

依据悬吊理论,结合前文所述1008进风顺槽煤层及顶底板情况表、钻孔柱状图地质资料,参考1008进顺顶板以上20 m范围岩性勘查成果图,校核支护强度。

锚杆长度校核:按悬吊作用计算锚杆的长度,应满足

L≥L1+L2+L3

式中,L为锚杆总长度,m;L1为锚杆外露长度,取0.05 m;L2为有效长度(顶部取免压拱高b),m;L3为锚入岩(煤)层内深度,取0.6 m。其中

式中,B,H为巷道宽度、高度,分别为5.0 m、2.8 m;f顶为顶板岩石普氏系数,2~3.2,取最小值2;ω为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arctanf顶。

经计算得出:b=1.63 m,顶锚杆长度L≥2.28 m。根据推导,顶锚杆设计长度为2.5 m,满足要求。

锚杆间排距校核:按锚杆所能悬吊的重量校核,应满足

经计算得出:顶锚杆α<1.32 m,帮锚杆α<2.1 m。根据推导,顶部锚杆、帮部锚杆设计间排距,均能满足要求。

锚索长度校核:锚索长度应满足

L=La+Lb+Lc+Ld

式中,L为锚索总长度,m;La为锚索锚入稳定基岩层的锚固长度(La≥Kd1fa/4fc),m;Lb为需在不稳定岩层悬吊的厚度,m,根据黄陵一号煤矿地质资料取6.2 m;Lc为托板及锚具的厚度,取0.1 m;Ld为外露张拉长度,取0.3 m。K为安全系数,取2;d1为锚索直径,取最小值17.8 mm;fa为锚索抗拉强度,查表为1 860 N/mm2;fc为锚固剂与锚索的粘合强度,取10 N/mm2。

经计算得出:La≥1.65 m,L≥8.25 m。因此,锚索设计长度8.3 m,可满足要求。

锚索排距校核:按照悬吊理论锚索排距应满足

式中,L为锚索排距,m;n为锚索排数,取1;B为巷道冒落的最大宽度,6.32 m;H为巷道最大冒落高度,取锚杆的最大支护长度2.5 m;γ为岩体容重,取26 kN/m3;L1为锚杆排距,取1 m;F1为锚杆锚固力,取150 kN;F2为锚索极限承载力,φ17.8 mm锚索承载力为360 kN;θ为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90°。

经计算得出:L≤2.91 m。根据推导,锚索梁设计排距2 m,能够满足使用。

每排锚索根数校核:每排锚索根数应满足

式中,N为锚索数目;K为安全系数,2;P断为锚索破断力的最低值,钢绞线直径为φ17.8 mm时为360 kN;W为被悬吊岩石的自重(W=B×∑h×∑γ×D),kN;B为巷道宽度,5.0 m;D为锚索间排距,取0.8 m;∑h为悬吊岩石厚度,取6.2 m;∑γ为悬吊岩石平均容重,26 kN/m3。

计算得N≥4(3.73取整),即排距2 m,巷宽5 m范围锚索数量最少为4根。

2.2.2 优化后走向梁支护参数

采用锚杆+锚索梁+塑钢网联合支护,顶锚杆中间四排间距850 mm,靠两侧两排间距900 mm,排距为1 000 mm,“六-六”矩形布置;锚索梁采用T140新型钢带加工,梁长为4.6 m和4.4 m的2种,均为一梁四索,4.6 m锚索梁排距为2 000 mm,4.4 m锚索梁排距为1 600 mm,每组间距1.6 m,4.4 m锚索梁与4.6 m锚索梁呈桁架结构布置,锚索均采用φ17.8 mm×8 300 mm钢绞线,每根消耗MSK2370型树脂3节;巷道全断面挂塑钢网,网孔规格50 mm×55 mm。如图2所示。

图2 1008进顺优化后走向梁支护参数平面图Fig.2 Plan view of strike beam support parameters after optimization of 1008 air inlet roadway

3 配套快掘装备

随着煤炭行业装备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化大型矿井不断增加,矿井采煤速度越来越快,但掘进速度却没有明显提高。采、掘失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矿高产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掘进效率低的主要矛盾在于掘、支不平衡,每个作业循环中,掘进机割煤时间约占16%~33%,支护时间约占49%~65%,掘进速度相对较快,但支护作业占用了多半的时间。

根据现代化大型矿井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掘、支平行作业”装备及工艺,提高支护作业效率,是解决掘进效率低下的关键。由于煤炭赋存条件千差万别,很难研制出一套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因此,在“掘、支平行作业”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应某种地质条件的快掘系统是较好的办法。

结合黄陵一号煤矿地质条件,提出掘进机超前支护快掘系统,该系统由掘进机、超前支架和运锚机组成,如图3所示,该套装备主要技术参数详见表1。适用于顶板完整性较差,需采用临时性支护的煤及半煤岩巷道,较小断面巷道掘进。根据生产实际统计,掘进单进水平提高至576 m。

图3 掘进机超前支护快掘系统Fig.3 Advance support and rapid excavation system of roadheader

表1 主要技术参数Table 1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单位:m

掘进机连续向前割煤掘进,交错式迈步液压支架对新掘巷道顶板进行临时性支护,运锚机在皮带转载的同时进行锚杆支护。一个作业循环完成后,掘进机向前推进,超前支架交错式迈步向前行走,空顶始终处于支护状态,同时运锚机拉动二运向前行走,进入下一个循环。

采用走向梁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运锚机支护作业过程中对巷道风筒、管路等影响,提高了顶板支护效率,确保了巷道支护安全作业,为回采巷道实现快速掘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4 结语

为更好满足智能化综采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开采条件,根据矿井地质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对回采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回采巷道走向梁支护技术,实现“一次支护,永不返修”的目标,同时满足快速掘进配套装备的使用,掘进工作面实现“掘、支平行作业”,实现快速掘进的目的,以缓解矿井采掘接续紧张的被动局面,为矿井智能开采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掘进机锚索砂岩
矿用悬臂式掘进机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对悬臂式掘进机开发设计方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