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马左后跖骨头侧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2022-03-29 10:40弓玲玲王金玲丁玉林张嘉欣余永丽刘宇明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肉瘤肿物马匹

弓玲玲,武 博,王金玲,丁玉林,张嘉欣,马 蕊,余永丽,刘宇明,杜 山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近年来马产业快速发展,马匹训练与赛事举办频次大幅度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马外伤发病率逐年升高。外伤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十分关键,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可造成马匹死亡。2021年4月,笔者对一匹由外伤转为左后跖骨头侧纤维肉瘤的病马进行了诊治。纤维肉瘤来源于胶原结缔组织,是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以及瘤细胞构成的有浸润性的恶性肿瘤。同其他肿瘤一样,纤维肉瘤可扩散至动物全身[1]。纤维肉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多发于四肢与躯干,在口腔等部位也时有出现,任何动物均可罹患[2,3]。眼观纤维肉瘤主要为球形或椭圆形,有时也呈菜花状。病程晚期呈浸润性生长,包膜破溃,常侵犯淋巴管及血管并转移至全身各处,从而引起机体恶病质[4]。

1 病史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一匹2岁龄顿河公马,8个月前因外伤造成左后肢跖骨头侧新鲜创,由于处理不当,在创伤部位逐渐形成一个橄榄球形的赘生物(见图1),表面呈暗褐色或灰红色,并有少量血液渗出。

图1 赘生物外观

2 诊断

该马可正常站立行走,无明显跛行。触诊赘生物,质硬有温度,马匹无不适反应。应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对该肿物进行侧位及斜侧位拍摄。结果显示,该马左后肢跖骨背侧位有一椭圆形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见图2)。

图2 术前患部X射线影像

切除后对该肿物进行测量观察,得知其大小为21 cm×12 cm×10 cm,切面呈鱼白色,质地较硬。将病料送内蒙古农业大学病理诊断实验室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取样制备组织病理切片(见图3-6),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由分化良好的纤维母细胞构成,细胞核多数为椭圆形,体积较大,具有异型性,也可见少量成熟的纤维细胞。肿瘤组织内血管丰富,细胞间较为松散。综合诊断为高分化软性纤维肉瘤。

图3 病理切片(HE染色,20×)

图4 病理切片(HE染色,200×)

图5 病理切片(HE染色,500×)

图6 病理切片(HE染色,1000×)

3 治疗

由于肿瘤不断生长会影响患病马机体状况,经与马主协商决定对该肿物进行手术切除。

3.1 术前准备

静脉放置16G留置针。一次性静脉推注地托咪啶(法国 Virbac 公司生产,701012)4 mg,待马匹出现高度镇静后再进行8%水合氯醛的静脉滴注。马匹进入麻醉状态后施以右侧卧保定,剃毛消毒。

3.2 止血

在患部上侧使用弹性橡胶绷带(宽度为5 cm)进行预防性止血。

3.3 术式

切开皮肤,由上至下沿病健交界处逐步分离,在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和肌腱的情况下,对该赘生物进行最大范围地切除。钝性分离结合高频电刀切除,结扎大血管。术中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观察马匹的疼痛反应。

3.4 术后处理

术后在创伤部位涂抹磺胺嘧啶银软膏,于接触层垫上适量纱布。包扎时适当给予压力。

3.5 再次检查

再次拍摄X射线片进行分析对照(详见图7)。待马匹清醒后辅助其站立。

图7 术后患部X射线影像

4 讨论

肿瘤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可以形成肿块,也可以在组织内浸润生长,而恶性肿瘤常发生转移[5]。肿瘤的发生因素可分内因和外因两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可相互协同[6]。本病例是因未及时处理创伤且管理不当所致。

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肿瘤的定性诊断常需依据病理学变化[7]。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肿瘤的病理类型或分化程度,以及肿瘤所在部位及患病动物的体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医学治疗纤维肉瘤的方法有手术治疗(扩大切除和显微手术)、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在手术切除时应当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肉组织,比如跖背侧第2神经、胫前静脉、隐静脉前支、腓浅神经、腓深神经以及趾长伸肌等重要解剖位置。术中应监测体温、脉搏、呼吸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观察马匹的疼痛反应。实施马肢蹄肿瘤摘除时需注意止血,在患肢上部可施以压迫预防性止血。切除时最好选用高频电刀,以达到止血和烧烙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肉瘤肿物马匹
拇指关节腱鞘囊肿合并滑膜软骨瘤1例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马匹喝水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
我经常想到死亡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