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沃柑种植中的应用优势

2022-03-29 09:59钟章泉汪仁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肥

钟章泉,汪仁军,李 娟

(1.广西农垦东风农场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2;2.广西柳州种畜场,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 545003)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沃柑属于柑橘杂交类的晚熟品种,耐寒性中等,成熟期一般在1 月左右,2 月—3 月口感达到最佳,自然留果可以持续到5月,该品种生长旺盛,因此,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必须提供充分营养和水分,以满足沃柑各生长需求。利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可以根据沃柑的不同生长期,针对性施肥和补水,既提高了营养元素利用率,又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最终促进沃柑的增产增收。

1 沃柑生长性状和生长特性

沃柑由“坦普尔”橘橙与“丹西”红橘杂交而来,属晚熟杂交柑桔品种,叶片浓密,叶缘呈翼叶线形分布,宽约3.5 cm,长约8.2 cm,树冠初期呈自然圆头形,叶形指数2.4,花瓣1 cm 左右,花柱高而直立,花小,呈白色,花粉活力较高;单果质量130 g 左右,果顶端平,柱区放射沟纹不明显,果实扁圆形,果皮光滑,果肉橙红色,外表呈现橙色或橙红色,果肉多汁味甜,且耐贮性好,营养价值高,富含可溶性固形物13.3%,转化糖12.76 g/100 mL,维生素C 含量23.70 g/100 mL,可食率达到74.62%,含有可滴定酸0.58%,出汁率59.56%,可食用价值高。沃柑更加适合在亚热带种植,冬季最低气温要高于0℃;在定植的第3 年即可试花挂果,单株产量在25 kg 左右,可超过1 500 kg/0.067 hm2。

2 水肥一体化技术管理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农业新型技术之一,借助压力系统和农业设备,将沃柑施肥与灌溉融为一体。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将可溶性固体与灌溉水相结合,利用滴头和管道,补充沃柑所需水肥,适时适量对沃柑进行水肥补充。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中,可知,该种植技术主要利用农业机械优势,精准化灌溉,主要涉及到滴灌系统、施肥系统2 个方面。其中滴罐系统就是指采用管道灌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方式,有效地为沃柑补充水分;在施肥系统中,将“定量施肥”作为核心要义,通过分配器阀门、施肥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沃柑补充养分,比如在沃柑果实膨大后期和转色初期,将粉状高钾含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与水溶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菌剂与滴灌系统相结合,在迅速补充了沃柑所需的营养元素的同时,也补充了有机质和微生物,既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也改良了土壤,提高沃柑的品质。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适时适量水分与营养补充,可避免传统施肥与灌溉方式因为过量而导致的沃柑烂根烧根。

3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探析

3.1 生态效益

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沃柑生态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改良土壤质地,充分利用光热条件、水汽条件,逐步优化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尤其在施肥环节,通过定量补给,实现肥料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避免过度施肥对当地土壤造成威胁。促进果园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培肥土壤地力”为中心,提升区域内部自净能力,促使沃柑产业园区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确保物种之间相互协调与有机结合,彰显生态效益。

3.2 社会效益

利用现代果业生产技术,推动产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尤其是产业园区示范性项目的培植,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利用水肥一体技术,竖立现代化农业品牌,建立成良好沃柑种植体系,可以灵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现代化科技,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将节水农业技术应用到常态化工作过程中,减轻群众灌溉浇地经济负担,突出沃柑产业园区的社会效益。

3.3 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沃柑抚育和培植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最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3.1 降低人力成本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以大大地降低人工成本,有效节约沃柑生长所需养料。研究表明,在劳动力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节约92%的时间。由此可见,该种种植模式生产效率更高,可以利用更少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出最大的农业生产效应。例如一个2 hm2的果园,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均匀喷射水肥,一个人在2 d 之内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挖坑埋肥模式,通过人工和部分机械,则需要9 d/人。以武鸣区为例,现雇佣一名工人每天需130 元左右,2 种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人力成本约1 000元/次。

3.3.2 提升营养元素利用率

在传统的沃柑种植过程中,农户往往忽视了肥料被吸收在土壤中是需要一个转换的,他们大多数情况是看见树体缺营养了才去进行补充,这种补充方式见效最慢。然后就养成了过量施肥的,而过量施肥在加大生产成本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因为施肥过量导致土壤酸化,营养元素反而被固化,导致作物根系无法吸收,形成恶性循环。在武鸣区的对比试验中,0.533 hm2地共640 株果树50%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50%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从8 月中旬—11 月,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部分,共施肥3 次,肥料成本为180 元/0.067 hm2,果径平均膨大20 mm;未采用水肥一体化的部分,共施肥2 次,肥料成本为223 元/0.067 hm2,果径膨大18 mm;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有更好的表现的情况下,还可节约19%的成本。

3.3.3 提高沃柑叶片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所有植物生长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光合作用的好坏,可以直接判定农作物生理状态的优劣,如果水肥之间协同性较好,沃柑的果实品质、产量都会有所提升,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率也更高。为了证明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对沃柑光合作用的影响,笔者在南宁武鸣区某试验田(土壤条件、地质条件相同)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水肥一体化对沃柑光合作用的影响Tab.1 Effect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n photosynthesis of citrus

从表1 中可以得出,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可以提升沃柑植株光合作用;其羧化速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等都有所上升,复水补偿效果也更加明显;提升其生长性状和产量。

4 水肥一体化管理的设计和应用

4.1 蓄水系统

蓄水系统是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核心,也是基础性工作之一[5]。根据沃柑实际用水量,在周边地区(河流或者地下井水)抽取水资源,或者在沃柑种植产业园区周围搭建塔状蓄水池,将河流和水井作为有效补给,设计成砌砖结构半沉池,在设计之前做好数字测量。如果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用水,那么蓄水量设计应该大于基础阈值,根据实际情况提升沃柑种植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农户更加合理的灌溉清洁水源。运用自动灌溉系统,将其与变频控制、过滤设备、水泵加压等系统相结合,按照相应流程进行程序化操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及时清理过滤器和过滤网,避免出口端出现颗粒肥料堵塞情况,致使灌溉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沃柑生长。

4.2 电动配肥系统

要想充分发挥电动配肥系统的应用效果,首先应该建设3 m2的配肥池,根据每株沃柑不同生长期,为其补给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其生长需求,根据营养成分类型,定期施肥,固定配比,减少人工费用,同时也可以提升沃柑种植质量。主要体现在智能施水肥环节中,对每一块种植区域精准施肥,做好灌溉管道、控制器、储肥罐、前端注水器等系统设置,满足沃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但是其中也应该注意到施肥量的合理配比,提倡多施加有机肥,配合施叶面肥,如果是幼树幼株,应该以氮肥为主,施纯氮100~400 g/株,如果在沃柑萌芽期,可以施加有机肥25~50 kg/0.067 hm2,结合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进行肥料的有效供给。

5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在沃柑栽培过程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沃柑产量和品质,为农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部门和技术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有效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设备在沃柑生产过程中的又是,提升生产效率。

相关农业部门还应该与农村合作社、农业公司、技术人员、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有机结合,定期举办观摩会和专题讲座,做好宣传报道,提升水肥一体技术的传播面,提高其应用普及度,引导农户购买有机成分含量高、水溶性好、滴管专用能力更强、正规厂家生产的一体化机器设备,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机器系统受损、水肥灌溉效率不高等现象发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产业园区、村屯安排专人负责机器设备维护和清洗工作,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进程,提升田间工程配套积极性。各部门之间有机配合,形成联动机制,逐渐形成沃柑专业化、区域化种植特色,立足主导产业布局,创办示范性农场和产业园区,引进各地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创新农技服务机制,鼓励农户、农技人员、农服公司投资入股,创新水肥一体化产业融资机制,确保推广经费充足,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作用,推广新技术,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实地考察和观摩,及时更新农户知识体系,确定改革思路,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督查指导,确保一体化技术的高效落实。

6 结语

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沃柑种植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优势;在提升沃柑的品质、产量方面有明显作用;所以,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应该加大对该种技术的推广,提升其普及度和应用率,定期举办观摩会和专题讲座,做好宣传报道,针对当前农技推广现状,确定改革思路,最终发挥水肥一体技术的复水补偿效果。

猜你喜欢
水肥
甘肃省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对策研究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基于观赏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机理与意义
不同水肥处理对设施西瓜的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南疆日光温室轻简型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机理与意义
柑桔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