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线高架桥关键技术研究

2022-03-30 20:04舒勇刘从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桥梁设计高架桥

舒勇 刘从新

摘要 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江汉二桥~建设大道)是二环线的组成部分,采用主路高架、辅路地面的布置方式,交叉口采用部分互通结合地面平交形式,其他次要路口均采用主路分离结合辅路平交形式,沿线设置上下桥匝道、人行过街设施和公交车停靠站点。高架桥为双向6车道,地面道路双向4~6车道,道路路口处局部拓宽。文章重点介绍了高架桥的桥型总体设计、设计计算以及桥梁基础、地铁范围内桥墩基础处理等关键部分的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高架桥;桥梁设计;桥墩基础;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 U44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5-0141-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事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各地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改造项目不断增多,城市高架桥在其中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高。该文以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高架桥建设为例,研究在既有复杂管线条件下的桥梁基础设计、地铁车站范围内桥墩基础处理等关键措施,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使桥梁结构受力处于合理状态,供类似工程参考。

1 工程概述

二环线汉口段高架位于武汉市发展大道上,全长3.6 km,是二环线的组成部分。桥梁采用30 m标准跨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路口采用29~55 m连续钢箱梁。

2 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计算行车速度:二环线主线60 km/h,地面辅道40 km/h,立交匝道30~40 km/h;桥面标准宽度:26 m;双向6车道;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温度荷载:体系升降温±20°;梯度温度T1=15.2°,T2=5.74°;抗震要求:设计地震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7度设防;风荷载:设计基本风速V10=25.6 m/s;坡度:双向1.5%横坡;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统;环境类别:Ⅰ类;设计基准期:100年。

3 桥梁总体设计

3.1 建设条件

工程范围内道路沿线现状地下管线较多,有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有线电视、路灯及交通信号等管线。

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主要由7个单元层组成:

(1)人工填土层(Qml)。

(2)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形成的淤泥质土层(Q4al)。

(3)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一般粘性土层(Q4al)。

(4)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淤泥质土层及一般粘性土层(Q4al)。

(5)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过渡层(Q4al)。

(6)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粉砂层(Q4al)。

(7)白垩—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层及砾岩层(K-E)。

3.2 桥型设计

根据建设条件,可选桥型主要为预制空心板梁桥、预制小箱梁桥和连续箱梁桥[1-2]。

从施工方法、结构力学性能、适应跨越路口的能力、对桥面变宽的适应性、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影响、景观效果、工程造价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标准段选择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非标准段选择连续钢箱梁。主线高架桥孔跨布置如下:

(3×30)+(36.1+50+35+29)+(2×30+28+30)+(4×30)+(2×30)+(30+40+30)+(2×30+33+27+30)+(5×30)+(5×30)+(30+35+30+24)=1 207.1 m。

(29+30+30+30+28)+(5×30)+(30+40+2×32+30)+(31+50+54+50)+(41+55+55+35)+(20+4×27)+2×(3×30)+2×(5×31.9)+3×(4×30)+(29+30+30+28)+(30+40+2×32+30)+ 2×(5×30)=2 400 m。

4 桥梁主体结构设计

4.1 上部结构

标准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箱型断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单箱三室,梁高2.0 m;箱梁顶宽26.0 m,顶板厚25 cm,两侧悬臂长4 m,悬臂厚度22~55 cm;箱梁底宽8.5 m,底板厚22 cm;横向设4道腹板,中腹板为直腹板,边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标准厚度60 cm,支点附近加厚至80~100 cm。

桥梁按A类预应力结构设计,纵、横向均配置预应力钢绞线。纵向预应力钢束配置如下:腹板采用19-φs15.2钢绞线,顶板采用9-φs15.2钢绞线,底板采用7-φs15.2钢绞线,均采用圆波纹管成孔。为节省管道布置空间,减薄顶板厚度,横向预应力采用扁形波纹管体系,钢束型号3-φs15.2。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为减小施工期间对既有交通的影响,部分跨路口位置的上部结构采用四箱室的焊接钢箱梁。梁高与混凝土梁一致,考虑钢箱梁铺装多一层8 cm现浇层,梁高采用1.92 m。箱梁顶宽26 m,两侧各设3.827 6 m的悬臂,悬臂为横向受力,焊接工字形断面。钢箱梁采用正交异性桥面系,顶板标准厚度14 mm,支点两侧局部加厚,桥面采用U型加劲肋或T型加劲肋,悬臂外侧梁高较矮的地方局部设板肋;每隔2.5 m设一道厚度14 mm的横隔板;箱梁底板标准厚度为14 mm,支點两侧局部加厚,底板设纵向加劲肋。钢箱梁钢材材质采用Q345qC。

4.2 下部结构

现状道路下埋设给水、排水、通信、燃气等管线,现有排水管道基本采用箱涵。在保护既有排水管道的前提下,桥墩基础采用骑跨式方式跨越箱涵。

下部结构均采用双柱式花瓶墩墩身、单个墩柱1.7 m

×1.7 m,中间以系梁连接。系梁尺寸1.7 m×1.2 m。墩身采用C40混凝土。桥墩立面见图1。70FFAFDB-0C2A-4FBA-BACB-665AD7332E44

桥墩基础采用4根Φ1.5 m或6根Φ1.2 m群桩基础。

4.3 桥梁总体计算

结构计算采用通用软件Midas/Civil建立整体模型,主梁共分47个单元,48节点。

4.3.1 设计荷载

(1)一期恒载容重:r=26.5 kN/m3

(2)二期恒载重:

桥面铺装:23.5×0.09×24=50.7 kN/m;防撞护栏:17+11.7×2=40.4 kN/m;种植土:5.8 kN/m;隔声屏:1.5×2+1=4kN/m;总重:40.4+50.7+5.8+4=100.9 kN/m。

(3)活载:

汽车荷载类别:城—A;车道数:6;横向分配系数:6×0.55×1.15=3.795;冲击系数:1+20/(80+30)=1.182。

(4)温度:

系统温度:升降温±20℃;梯度温度:正温差T1=15.2℃,T2=5.74℃;反温差:正温差×(-0.5)。

(5)支点不均匀沉降:按0.5 cm计算。

4.3.2 计算结果

主梁截面应力验算结果见表1。

结构经验算满足规范[3]要求。

5 关键技术处理

5.1 桥墩基础设计

二环线桥墩位于发展大道上,市政管线复杂,道路中央布置8 m宽花坛(桥墩布置其中),花壇下存在既有排水箱涵。桥梁桩基及承台均须避开箱涵。由于箱涵线位、大小、埋置深度不一,因此基础形式多样。考虑施工的方便,归类三类承台形式:

A类承台为整体式承台,φ1.5 m钻孔桩基础。承台尺寸6.0 m×2.5 m×2.5  m,中间以2 m×2.9 m×1.5 m的系梁相连,C30混凝土。钻孔桩采用C25混凝土。

B类承台为整体式承台,φ1.2 m钻孔桩基础。承台尺寸7.2 m×2.2 m×2.6  m,中间以4.6 m×3.5 m×1.2 m的系梁相连,C30混凝土。承台超过8 m宽花坛部分切角,避免露出地面。钻孔桩采用C25混凝土。

C类承台为整体式承台,φ1.2 m钻孔桩基础。承台尺寸7.2 m×3 m×1.8 m,中间以(2~3.4)m×5 m×1.8 m的系梁相连,由于承台下排水箱涵的影响,承台较薄,抗剪要求需要采用C50混凝土。钻孔桩采用C25混凝土。

桥墩基础的布置,基本避免了大排水箱涵的迁改,减少了后期施工配合工作量,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

承台布置图见图2。

5.2 地铁范围桥墩设计

二环线桥墩桩基础在地铁车站范围内的处理。为确保桥梁桩基安全,唐家墩、竹叶山地铁车站开挖时,站内二环线高架桥墩桩基应做及时稳固的防护;同时将已做的桥桩在车站底板处再做一道承台,形成双承台桥桩基础,在后期与车站底板一起现浇。

(1)桩基沿道路里程增大方向通过桩间构造连成整体。要求每开挖3 m深度后,立即对桩身表面凿毛,及时进行桩间连接施工。

(2)地铁车站挖到底层后,浇筑第二道承台。

通过以上处理措施,合理地解决了桥梁基础与地铁车站的空间冲突。

5.3 软弱地基桥梁引道设计

常规匝道桥梁引道为路堤形式。因S6匝道路段管线迁改困难,同时为解决引道局部开挖后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S6匝道引道段进行了特殊设计处理。

(1)对S6K0+040~S6K0+083.678路段进行单独设计,其中S6K0+040~S6K0+063.678路段采用U型槽+C15毛石混凝土,S6K0+063.678~S6K0+083.678路段采用框架结构。

(2)S6K0+040~S6K0+083.678路段采用9 cm铺装层(同桥面铺装层),结构底设30 cm碎石垫层。

(3)匝道引道悬臂式挡土墙的埋深增加50 cm(即墙趾底高程降低50 cm,墙高H增加50 cm),选用相应墙高的挡土墙并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及配筋验算[4]。

6 结语

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江汉二桥~建设大道)是二环线的组成部分,为市政综合项目,综合管线、地铁车站等协调复杂。高架桥采用斜腹板、大悬臂箱梁,综合了斜腹板箱梁与弧线形箱梁截面的优点,不但结构受力合理、工程造价较低,同时梁体造型温和又富有动感,既减轻桥下路人的压抑感,又容易融入桥梁沿线周边的建筑及环境景观;其下部结构因地制宜,采用骑跨式承台,避免排水箱涵的大面积拆迁;地铁车站内桥墩与地铁车站立柱完美结合使用;软弱地基桥梁引道采用框架结构,减小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在桥梁设计建造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达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该项目已建成通车。

参考文献

[1]任才. 中心城区新建高架桥上部结构选型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1): 43-46.

[2]张飒. 城市高架桥梁常见结构形式比选[J]. 城市建筑, 2019(16): 107.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2—2018[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70FFAFDB-0C2A-4FBA-BACB-665AD7332E44

猜你喜欢
桥梁设计高架桥
拆除高速路
废弃高架桥的“新生”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桥梁基础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设计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浅谈桥梁工程悬臂梁挂篮施工的施工工艺
“亲民”的高架桥
印高架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