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娱乐型场所火灾隐患研究

2022-03-30 15:04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娱乐场所场所消防

孙 翀

(平度市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平度 266700)

1 公共娱乐型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简述

全国各地公共型娱乐场所(如图1所示)的消防安全相关主体责任制度落实存在不实以及相关消防安全领域的监督和检查任务执行不到位导致公共娱乐型场所的火灾险情频繁发生,给广大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本文综合消防安全相关的实际情况,对公共娱乐型场所出现的火灾险情的相关特征以及潜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公共娱乐型场所的消防防火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1]。

图1 公共型娱乐场所

2 公共娱乐型场所出现火灾事故的显著特点

通常歌舞厅、卡拉OK练歌房、网吧、酒吧以及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型场所营业期间的人员相对比较密集,客流量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被困人员想要安全撤离就会非常困难,容易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此类火灾的具体特征如下。

2.1 安全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公共娱乐型场所的内部空间一般包含很多包房,并且具有比较狭长的安全疏散通道,如图2所示,客流量相对比较集中。一旦出现火灾险情,大量的高温浓烟以及有毒有害气体会迅速充满相关娱乐场所的全部空间,这对内部被困顾客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很容易导致被困人员由于吸入有毒有害的气体中毒或是窒息而身亡。假如再出现疏散通道的通行不畅,被困人员因为惊慌失措,导致场面混乱,秩序严重失控,出现互相拥挤甚至践踏的现象,更加容易发生恶性的重大伤亡事件[2]。

图2 安全疏散通道

2.2 火焰蔓延速度快,容易形成面积很大的燃烧区域

公共娱乐型场所的建筑具有特定的使用情况,首先,通常厅的跨度比较大、空间相对空旷、气流的流动比较快;其次,内部空间的装修相对比较豪华,使用大量的纤维制品、木板制品等易燃的材质,比如大厅位置的顶棚处安装的吸音棉(其材质为软质的聚氨酯泡沫材料),一旦遭遇到火源,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一旦起火时初期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扑灭,火焰就会向周边快速蔓延,极易造成大范围的火灾险情。

2.3 火灾扑救的难度较大

公共娱乐型场所一旦出现火灾,现场的员工和经理发现火灾比较迟缓,报警比较缓慢,可能延误事故的最佳灭火时机和救援时机;公共娱乐型场所通常位于城市中的繁华地带,容易出现大量的围观群众,这就导致交通出现堵塞,严重阻碍了消防官兵灭火救援的进度;娱乐场所内部的可燃、易燃物品(如图3所示)较多,电器产品也比较密集,因此此类火灾的扑救相对比较困难。

图3 可燃、易燃物品

3 公共娱乐型场所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研究

3.1 娱乐场所内的装修装饰使用了大量的可燃物质

通常来讲,一般公共娱乐型场所的室内装修会比较豪华,为营造时尚、舒适优雅的环境,会大范围使用木质的板材、纤维制品等装饰材料进行装修,比如舞台的主体结构以及地板都属于可燃的木质材料,天花板和顶棚位置采用了软质的聚氨酯泡沫(如图4所示),加上室内的各类道具与布景等材料也属于可燃物质,歌厅、酒吧和KTV等场所的包间为了符合声学音响的设计效果,多数情况下使用了吸音棉这种可燃性比较强的材料,一旦这些材料遇到火源,非常容易导致产生火灾。火灾负荷显著增强,出现火灾事故的概率非常高[3]。

图4 聚氨酯泡沫塑料

3.2 电气线路与电器装置比较多,电气类型的火灾潜在隐患大

通常公共娱乐型场所的大厅会使用舞台旋转灯、自走旋转类型的光束筒灯(如图5所示)和摄像辅助灯等多类照明用的灯具设备,配合各种音响类型的、电子乐器等的电子设备,并且数量较多、功率比较大。在经营期间假如管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局部位置的过载、短路等情况,进而引发火灾。此外,公共娱乐型场所因为用电装置比较多,用于连接相关电器设备的电线也比较多,比如观众大厅的顶部以及舞台部位的线路交错排布,因此在安装和工作进程中,一旦应用或者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火灾事故。

图5 光束筒灯

3.3 娱乐场所内部的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完好的比例较低

经过一系列的消防安全相关监督检查工作可以发现,公共娱乐型场所内部配备的消防装置以及灭火器材设置的情况有所提高,不过依然存在某些突出的问题,即在日常经营期间,相关负责人员缺乏对于消防装置以及灭火器材的必要保养和维护,经常会发生停运或者损坏等情况,某些室内的消火栓装置、自动喷淋装置会出现无水或者压力不够的情况,某些灭火器材会发生压力不够或者是过期的现象,疏散指示及应急灯具失灵等问题比较突出。

4 强化公共娱乐型场所消防安全的防火解决方案

4.1 健全安全监督责任制,严格执行到位

根据最新的消防安全规定,娱乐型场所必须选定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的有关职责。健全消防安全层面的监督检查以及巡查制度、消防装置设备的日常维护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用电和用火管理制度和灭火预案制定以及演练制度等,并把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和相关岗位紧密衔接,逐层落实到相关岗位管理人员及员工,强化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

4.2 强化公共娱乐型场所竣工营业前消防安全层面的检查工作

依据最新的《消防法》第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公众大量聚集的场所在竣工使用以及正式营业以前,施工单位或使用单位需要向该公共场所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的消防救援部门申请消防安全层面的检查。消防救援部门将会依据相关的消防技术标准以及规定,对此场所实施消防安全方面的检查工作。没有通过消防检查或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可以使用和营业。第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的构件、材料以及装修、装饰的有关材质的防火等级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果缺少国家标准的领域,则需要满足行业的相关标准。

4.3 强化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方面监督检查工作的执行力度

消防部门需要强化消防安全领域监督和检查工作的执行力度,对于不满足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存在重大潜在隐患的娱乐场所,要立即停业或立即实施整改。采用不定期抽查模式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潜在的隐患需要限期进行整改,久拖不改的单位需要依法实施处理。严格检查相关场所内部违规用火、用电的各项行为、消防灭火相关装置停运以及灭火器材数量不足或者失效的情况、应急疏散用的照明灯以及指示标识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及在娱乐场所的营业期间安全疏散通道通行不顺畅等消防安全问题。

4.4 加强用火、用电行为的管理,严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进入娱乐场所

强化娱乐场所内部用电装置的安装及维护工作,此类工作须由有持电工资质的人员负责。电气系统的线路敷设、电器装置与空调装置的安装和调试需要严格遵照有关的安装操作规范执行,采取适当的防火与隔热方案,同时安装过载、漏电以及短路等情况的保护设备,保证用电不超过负荷的额定值,禁止私拉乱接线路。场所内部需要张贴醒目的“禁火禁烟”标识,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到及时提醒室内的顾客禁止吸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娱乐场所作为一类消防安全领域的重点单位,消防部门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原则,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消防法规以及各项消防安全方面的制度,做好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层面的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并且指导相关场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和制度,并且依照有关的责任逐层严格落实,强化消防安全领域的宣传培训工作,全力构建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防火墙体系,为本地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及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娱乐场所场所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及预防措施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漫画说消防
贫苦阶级的“公共娱乐场所”?:《雾都孤儿》与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
远离不良场所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