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设计探讨

2022-03-30 15:04王昕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防护网钢柱钢丝绳

王昕远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边坡是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土质边坡的高度超过20 m、岩质边坡超过30 m,便可将之称为高边坡。由于边坡较高,从而给结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为避免高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情况,要选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基于此,对高边坡防护进行合理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第三合同段中,主线路基的高边坡防护工程共有两处,其中一处位于桩号K12+545-K12+770的右侧,全长约为225 m,该处最大的挖方高度为55.5 m。地勘资料显示,该处边坡的基岩裂隙较为发育,岩芯存在强烈的风化现象,呈砂土状,厚度在1.9 m左右;另外一处位于桩号K20+350-K20+465的左侧,长度约为115 m,最大挖方高度为42.5 m,该处边坡的中线地面标高为42.55~62.43 m,基岩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确保路基高边坡施工的安全性,要做好防护设计工作,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为适宜的防护措施。

2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设计

按照路基高边坡的地质条件,结合岩土工程特性,通过类比的方法,选取适宜该边坡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柔性防护网、预应力锚索以及排水系统等,具体的设计方法及要点如下。

2.1 高边坡柔性防护网

2.1.1 明确设计内容

在路基高边坡防护中采用柔性防护系统时,要对设计内容加以明确,具体如下:以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貌、坡面潜在的灾害特征、场地施工条件、进度要求、周边建筑物状况等作为主要依据,对柔性防护网进行合理选型和现场布置设计。

2.1.2 做好设计准备

(1)在柔性防护系统设计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对高边坡防护区的地形图全面收集,缺失的地形图可以采用现场测绘的方法获取;在边坡防护区域内,开展地质勘察工作,调查危石的位置、分布范围等,并对落石可能出现的形态及移动方式加以分析。

(2)依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及信息,对柔性防护系统在该防护区内应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做全面分析,结合现场条件,通过计算选取出最优的防护类型,据此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

2.1.3 主要构件选择

在柔性防护网设计中,选择构件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防护网作用的发挥。组成柔性防护网的主要构件有钢丝绳网、钢丝网、钢柱、基座、减压环、支撑绳、钢丝绳锚杆等,具体的选择要点如下。

(1)选择钢丝绳网时,要确保钢丝绳的质量与现行GB/T 8919—1996制绳用钢丝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相符,抗拉强度不低于1 770 MPa,直径为8.0 mm的钢丝绳最小断裂拉力在40 kN以上,直径为6.0 mm的最小断裂拉力在20 kN以上;菱形网的长度可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网目边长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20 mm;网块的尺寸可以按设计实际要求适当调整。

(2)钢丝网可以选用直径在2.2 mm以上的热镀锌钢丝编制,网孔为50 mm×50 mm,用于编制钢丝网的钢丝性能应当符合现行YB/T 5294—2009一般用途低碳钢丝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

(3)钢柱可以按照柔性防护网的高度,用相应规格的工字钢加工制作,确保钢柱的高度与防护网的高度相同。

(4)基座为钢结构构件,它是钢柱的定位座,通过连接件,使钢柱与基座铰接到一起,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钢柱基座及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5)减压环可以按照与之相连的钢丝绳直径和设计能量,选取适宜的型号。常用的型号有3种,分别为A型、B型和C型,吸收能量的能力依次为30 kJ、50 kJ和110 kJ;减压环的启动荷载取决于相连钢丝绳的断裂拉力,临界形变荷载应当不小于50 kN;本工程中选用的减压环外径为448 mm,如图2所示。

图2 减压环示意图

(6)支撑绳为钢丝绳,分为横向和纵向,前者的直径应不低于16 mm,后者不低于12 mm。编制支撑绳使用的钢丝绳质量必须符合现行GB/T 8919—1996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

(7)钢丝绳锚杆选用双股形式,直径不小于16 mm,长度以2.0 m左右为宜,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钢丝绳锚杆结构示意图

2.2 预应力锚索

2.2.1 锚索构造

本工程中使用的预应力锚索为圆柱形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锚头、自由段、锚固段等。

(1)锚头由锚具、钢垫板、腰梁以及砼封锚等构件组成,主要作用是固定锚索拉力,通常设置在高边坡的坡面外部。

(2)自由段与坡面锚头相连接,将锚头的拉力传递给锚固段,它在预应力锚索的中间部位,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锚拉筋、注浆体以及防腐构造等。

(3)锚固段包括支架(隔离、对中)、注浆管、导向帽及钢绞线等,可与岩层进行连接锚固,将锚索的拉力传给高边坡中的稳定岩层。为确保锚固段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入岩的深度及长度合理确定,从而使锚索能够承受最大的设计拉力。

设置在高边坡上的预应力锚索,能够将预应力传递给边坡,从而使边坡与稳定岩层之间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有机整体,达到防护加固的效果。

2.2.2 计算方法

在高边坡预应力锚索设计中,计算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锚索加固防护作用的发挥。为此,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对预应力锚索进行计算,可将高边坡的失稳破坏模式作为确定锚索计算方法的主要依据,路基高边坡较为典型的失稳破坏模式有以下几种:滑动、落石、崩塌等,上述模式中,滑动最为常见,并且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因此,可利用滑动失效来确定预应力锚索的计算方法。

(1)路基高边坡滑动失效的类型比较多,如圆弧滑动、错位滑动、顺层滑动等等,虽然滑动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失效机理却基本一致,即沿边坡上的滑动面整体失效破坏。在预应力锚索设计计算过程中,要以避免边坡出现整体滑动失效为前提。

(2)从物理力学的角度上讲,导致高边坡滑动面发生整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边坡中的软弱岩土体会逐步形成滑动剪切面,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当滑动力超过岩体的摩擦阻力后,便可出现整体下滑破坏的现象。边坡上滑动面的形成,除与岩土体本身有关之外,还与节理裂隙、断层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预应力锚索的作用是以人为的方式,为滑动面增加约束,提升摩擦力,避免整体滑动失效的情况发生。因此,在预应力锚索设计计算中,可以选用有限条分法对锚索的锚固效率加以确定。

(3)可以按照有限条分法的相关公式,计算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效率。为使锚索的锚固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根据边坡可能出现的滑动面,对锚索的数量、安设位置、间距以及倾斜角度等合理设置。锚索与边坡滑动面之间的交角要尽可能大些,以免锚索的施加增大边坡滑动的几率。

2.2.3 设计要点

(1)在对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设计时,可将高边坡上所需考虑的全部荷载作为侧压力的计算依据,结合支护结构,合理确定锚固力。为进一步增大边坡的安全储备,设计的锚固力以锚索允许锚固力的0.5倍左右为宜。

(2)设计锚筋数量时,可按照锚固力,并结合锚索的材料特点,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锚索的具体数量。计算时,需要的参数包括设计锚固力、锚筋抗拉系数、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以及锚索的截面积(单根)。

(3)在设计预应力锚索的锚固长度时,依据现行规范的规定要求,内锚固段的长度应控制在10 m以内,不得超出,实际长度可利用拉拔试验及类比的方法合理确定。经验类比法的效果较好,该方法以同类工程的经验作为主要依据,通过比较为锚固长度的确定提供参考。当设计荷载为2 000~3 000 kN时,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的长度可以取6.0~7.0 m。

(4)高边坡防护中应用预应力锚索时,要合理确定布设间距,当间距>4.0 m时,必须对锚索的独立效应予以充分考虑,而间距≤4.0 m时,要考虑率群体效应。本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比较长,故此选择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2.3 高边坡排水系统

在影响路基高边坡结构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当中,水的影响程度较为严重,所以高边坡防护,必须做好排水设计,以此来降低水对边坡的破坏。

2.3.1 设计思路

在设计高边坡排水系统时,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降雨情况,按照整体规划、综合设置的思路,使设计出来的排水系统具有导水、汇水以及排水等多种功能。同时,遵循拦、分、防的原则,设计排水设施,降低水对边坡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达到防护效果。

2.3.2 设计方法

为使排水系统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利用坡顶的截水沟有效排除上方的地表径流,并通过平台截水沟,将坡面的水流快速排出;借助急流槽将边坡上的排水设施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对流向路基和坡面的水进行分段截流,引入到附近的荒地和低洼的沟谷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公路所在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并且降雨量大,可在合理设计高边坡表面排水的基础上,做好路基内部、中央分隔带以及桥涵排水,与边坡排水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3 结束语

在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设计中,要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为确保防护作用的发挥,必须对防护措施合理设计,这是提高路基高边坡结构稳定性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防护网钢柱钢丝绳
发挥自身优势 共筑安全防护网
江阴市精细绘制作战图 织密防洪安全防护网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的探讨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人蚁边界防护网
室内爆炸与火灾联合作用下约束钢柱损伤评估
关于将Φ13导引用防扭钢丝绳替换为Φ15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