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城市平台建设及应用

2022-03-30 15:04朱丰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析模型数据量建模

朱丰杰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山东 青岛 266555)

1 研究背景

1.1 机构改革后的新要求

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由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组成的自然资源部门,被赋予了新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二维平面空间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从技术上要求由二维向自然资源、林业、国土空间规划等多要素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空间要素转变。

1.2 三维GIS的发展现况

近年来,国内外GIS软件在三维GIS领域均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地理信息、城市规划、军事、海洋、石油、林业、矿产和应急管理等众多领域逐步得到成功应用。其中,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三维GIS软件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开始大量应用,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2 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方案

2.1 建设目标

基于城市发展需要,以国产自主品牌软件平台为依托,利用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及三维建模等技术,以西海岸新区二维、三维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建立西海岸三维数字城市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辅助决策等综合信息服务。

2.2 三维GIS软件平台选择

本着安全、自主可控原则,本次三维数字城市平台采用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的SuperMap软件平台。

2.3 数据采集和入库

2.3.1 二维数据处理

由于二维数据内容丰富、来源多样,数据格式、精度、存储形态等差异大,要将这些多源异构的二维数据整合为支撑多部门、多专题的核心数据库,需要开展数据预处理和数据组织整合工作。二维数据预处理与组织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接收、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入库、空间数据地图服务发布和成果整合等内容。

2.3.2 三维数据处理

目前常用的三维GIS数据包括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人工建模数据、激光点云数据和BIM等。本文中所使用到的三维数据包括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和人工建模数据。本系统所涉及的三维数据量非常庞大,对Web端数据传输与渲染带来很大的难度。三维相关数据的预处理与数据组织是整个系统高性能运行的关键。本文的三维原始数据格式为OSGB格式的倾斜摄影测量航摄数据,三角格网精细且复杂,数据量大,这给数据的转换、在线加载以及分析应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于是本文借助SuperMap iDesktop采用LOD策略调度、纹理压缩、合并根节点等关键技术进行三维OSGB数据的性能优化并将OSGB格式的三维GIS数据转换为更适合Web端应用的S3M数据,最后将S3M数据发布为三维可视化与分析服务。

按照二三维一体化的方式,对于需要在三维数据中叠加的二维数据进行数据配置,实现二维数据在三维空间数据中的展示。

2.4 功能模块设计与应用

2.4.1 系统设计框架图

结合现有的数据资料和业务需要,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设计框架图

2.4.2 功能应用简介

(1)城市规划大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

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各片区控规,建立规划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管理系统数据库,并植入数字城市平台,实现全域地块规划建筑指标查询和维护更新管理。

构建项目选址分析模型,主要用于重要项目的辅助选址分析和决策,主要功能为项目可选地址(空间位置)的确定、不同可选地址的信息查询检索和统计、不同选址方案的比较分析和数据或图纸的输出等。

(2)城市设计研究子模块

主要用于对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体量、建筑高度、建筑材质、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动态模拟和多方案的比较分析,实现对城市特色风貌、空间环境的系统研究,便于区域开发、重大项目的方案审查及规划辅助决策。

(3)城市容量智能规划模块

为科学分析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现有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影响,预测和规划未来城市发展的容量规模。实现区域开发、项目建设对城市容量的动态解析。主要包括道路拓宽分析模型、旧城改造分析模型、道路断面结构分析模型、给水管线控制分析模型和排水管线控制分析模型。

(4)空间分析子模块

空间分析模块主要是解决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实现遮挡分析、阴影分析、区域分析、日照仿真、天际线分析等功能,为方案设计、研究、评审等提供直观的科学支撑,如图2、图3所示。

图2 区域分析

图3 天际线分析

4 建设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数据空间分辨率和精度高,数据量非常庞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大数据存储的需求预估不足,大大超出了预计。为此,临时增加了存储设备。

4.2 三维影像数据在服务器端入库时间长

本次三维倾斜摄影数据范围大,分辨率高,原始格式为OSGB格式,数据量特别大,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时间很长。为了提高三维数据的加载速度,对原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纹理压缩、合并根节点并进行格式转换为S3M格式,并对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可以按照街镇范围或者园区的管辖范围为单元,进行影像切割,划分管理单元。

4.3 用户终端的三维影像数据加载速度慢

由于数据量大,用户端三维影像数据加载缓慢。为此,一方面是对三维影像数据进行了优化整合,采用对原有数据进行重新分块,制作索引区,减少需要加载的数据,提高显示的效果和运行速度;另一方面,提高用户端电脑配置,数据加载数据明显改善。

4.4 数据更新问题

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正在日新月异,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系统的更新和运维是保持系统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为保持系统三维数据的现势性,要求对三维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由于三维实景数据采集的成本高,实时更新的成本更高,难以实现。一方面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速度,合理评估需要更新的城市范围,并做好系统的更新维护;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更新模式,采用规划审批的规划工程方案数据和规划验收竣工图等相关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对系统三维数据进行更新。

4.5 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模型的单体化问题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建模输出的是一个连续的影像,在GIS平台中不能直接提取单独的地物单元。为实现对独立地物进行单独的选中、查询属性、空间分析等操作,提高三维数据的使用效率,需要对三维倾斜摄影模型进行拆分,进行单体化处理。单体化处理的成本比较高,在项目预算充足时应当予以考虑。

5 结束语

西海岸新区三维数字城市平台,利用GIS、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实现了矢量、影像、三维倾斜等数据的浏览、查询统计以及三维仿真等功能,城市设计模块实现了建筑压平、快速建模等功能,城市容量模块为城市道路拓宽、旧城改造、地下管线分析等提供了辅助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建筑物遮挡分析、阴影分析、天际线分析等功能。

通过三维数字城市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实现了地理空间的真三维立体可视化表达;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设计、编制、审批、监管、项目选址、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应急救灾和智慧安防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且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分析模型数据量建模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基于大数据量的初至层析成像算法优化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高刷新率不容易显示器需求与接口标准带宽
宽带信号采集与大数据量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全启发式语言分析模型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