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要点试析

2022-04-01 21:40毛伟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学科

摘      要 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一体化既是课程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在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要求与内容、学科方法与价值等方面基本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脉络一体、逻辑一致等思想。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两大核心文本理解一体化设计思想,厘清课程一体化的育人追求,把握教材一体化的内容逻辑,以及一体化的活动主线,有助于明确价值引领下的思维教学目标导向,将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以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知行合一,将一体化思想贯彻落实于教学之中,推进教学变革和课堂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  教学要点  价值引领  思维教学  知行合一

引用格式 毛伟娜.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要点试析[J].教学与管理,2022(10):59-62.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包含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等关键要素在内的统筹规划与实施的生动实践过程。随着统编《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的逐渐使用,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本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属性和教学使命,中小学德育课程将逐渐“贯彻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统筹规划课程框架,定位各阶段的内容目标”[1],实现一体化建设。参照新课标发现,《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在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要求与内容、学科方法与价值等方面基本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脉络一体、逻辑一致等思想。

一、整体理解课程一体化的育人追求,明确价值引领的思维教学目标导向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终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自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从一体化视角下纵观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有助于我们整体理解课程的育人价值,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导向。

与以往的课程目标表述相比,新课标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对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作出阐释,进而指出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的价值性、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要求,尝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强调素养目标的整体性达成。这一变化是希望指引教学走出“知识记忆”的惯性,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2]。

对于基本习惯根据三维课程目标思路叙写教学目标的一线教师而言,并不难理解这一新的话语表达方式。难度在于如何将这一课程目标准确地具体化于教学目标之中,切实实现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转型。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一体化”的核心要求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对此,中小学德育教师并不陌生,这是从《品德》到《道德与法治》以及《思想政治》一直秉持且追求的设计思路。“螺旋上升”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用于描述辩证法的认知论特征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其核心内涵是去除不必要的重复而实现必要的重复”[3]。对于中小学德育课程而言,其本意是通过螺旋上升实现知识的增长和价值观教育的升级。统领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育人价值追求的国家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是稳定不变的,其作为顶层设计的思想和价值引领,落实在课程领域必然会出现重复。因此,“必要重復”指向的是在不同学段须要凸显且不断强化,从而实现道德认知能力和价值观跃迁的核心学习内容。其中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心理等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重复,是服务于育人价值实现的基本知识依托,而非核心的课程目标。本学科课程目标的螺旋上升主要追求的应是价值观的螺旋上升,其核心旨归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立场。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思想资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4],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良好道德品质、较强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导向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是一个“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5]的有机整体。四个要素各有其所依托的主要学科知识领域和内容,但每一个要素的养成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其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在内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整体性体现出来的。最终将表现为能够迁移应用所习得的道德认知与能力,增强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将学习所得外化为“德行”。整体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素养的核心成分,迁移则是能力的主要表征。近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深度学习、大概念教学等都指向学科思维等高阶学科能力的发展,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要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以创新为特征的专家思维”[6],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统揽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全局,从局限于本学段的局部思维转向整体思维,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和逐步掌握思考的方法,在具体生活情境的辨析、探究、问题解决实践中实现学科思维的应用、迁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体化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学应以正确价值导向下的思维发展为目标导向,确定不同学段教学所需的知识领域和内容要求、支持知识建构的能力要求,以及应用知识与能力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思维发展要求等。这有助于解决碎片化、浅表化、形式化等教学问题,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

以公共生活教育主题为例,其本身便具有法治思维的逻辑:在公共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具有“遵守、维护公共规则,建有序公共生活”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公共设施、公共资源”的权利,它指向的是更深层次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公共伦理规范,这也是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教学目标应落脚于让学生感悟公共“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思想和公平正义的公共生活价值追求,其指向的是法治思维的培育和公共生活价值的认同和践行。这一教学目标导向隐含着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培育,指向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二、系统把握课程一体化的内容逻辑,树立基于学情的分级教学设计意识

整体理解课程的育人追求,明确价值引领下的思维教学目标导向,有助于以更高的站位“俯视”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展开教学设计与实施。一体化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必然是重复出现的,但其所关联的知识领域、生活情境等,必然是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而逐渐拓展、深化的。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在品德课程实践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调整提升,课程的整体架构更加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循着从自我到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逐步扩展,有机整合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呈现逻辑上:小学阶段以自我到他人、社会、国家、世界逐步扩展的逻辑为基础,但内容呈现并不严格循着这一逻辑顺序,而是力求真正站在儿童立场,将系统性的价值、规范等道德与法治发展要求糅合于儿童生活之中。教材力求循着儿童在常态、真实的生活时空中须要探索的生活领域以及可能会遭遇的成长困惑、道德问题而展开,从而以生活的逻辑建构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比如,低年段(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的教育主题“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共有与共享”“有创意地生活”,涉及自我、学校、家庭、自然、班级、社区、家乡等,内容安排上以学生实际的生活时间和空间顺序为基本遵循。中高年段则涉及自我、学校、家庭、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生活领域,且交叉重复出现,螺旋上升地服务于不同的学习主题。教材设计特别重视将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架构学习内容与儿童经验的桥梁,真正实现儿童“在场”的学习。

初中阶段则基本遵循从自我到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逐步扩展,提出了“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7]的整体思路,力求站在初中生的角度,聚焦其可能面临的成长困惑和道德难题,将价值观引导具体化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之中。教师教学用书特别使用了思维导图呈现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结构和主要观点,并使用“思维演进路径”对每一课的内容作出分析,即课题—经验引入—聚焦主题—解释矛盾、深入分析—形成主要观点—行动能力。这与小学阶段的常态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即围绕学习主题激活儿童已有生活经验—聚焦主题展开活动探究、体验和道德辨析—总结提炼观点、方法—课后延伸践行。这一思路力求依托一定的知识建立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循着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从比较感性走向理性反思,让学生理性认知、理解并学会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这是实现初中生自主建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从而支撑其思维与能力发展,促进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强调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提出了建构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从一体化的视角来看,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综合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实现了基本的社会性发展,对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等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等课程模块学习的基础。

它提示我们教学必须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和起点,切实将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从而让教学设计体现层级区分,这是实现必要重复、螺旋上升的必然要求。如此,随着不同学段教学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显性体现为所关联生活情境的扩展,学生在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升道德辨析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最终指向个体道德思维能力和价值体系的建构。

以法治教学为例,在高中阶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主线的引领下,小学和初中法治专册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依托宪法的核心知识体系,重点进行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育。单元主题本身便具有明显的分级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四个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循着生活逻辑,逐步感知“法律在哪里”“我们是谁”“公权力从哪里来”“法律有什么用”,教学重在普及宪法常识,启蒙国家观念,培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初步养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构成初中阶段的“基础学情”。初中阶段四个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着重实现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性反思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践行法治思想和精神,树立法律信仰。这提示了教学的“度”:小学阶段可说是“点到为止”,感性认知“是什么和为什么”,懂得遵纪守法是必备品质;初中阶段則进一步由表及里,通过理性反思“是什么和为什么”,深化法治理解和认同;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深入学习法治的来龙去脉,奠定政治立场和法治思维的基础,进而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三、深入领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主线,演绎知行合一的分级思维教学过程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在基本性质上包含共同的特征,即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等,尤其是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与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一直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式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思路。作为一门学科课程,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自有相通之处。但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属“大德育”范畴,内含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素养、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并以思想观念、政治信仰为方向引领,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能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8]。其具有鲜明的体验性、实践性、参与性特征,指向德育课程教学一直以来的追求亦是难题——知行合一[9]。

这要求教学必须实现课程教材的思想价值内容体系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通与对话,借助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生活实践、丰富生活体验,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建立与自我、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实现思维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螺旋上升,奠定价值立场和学科核心素养思维的基础,促进知行合一。在此,统编教材的栏目设计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窗口。

小学《道德与法治》在研究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明理、循情、导行”[10]的道德自主建构路径,注重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整合开发与使用学生生活中知、情、行的经验。在栏目设计上,中低年段包括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儿童歌谣、绘本故事等,中高年段包括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故事屋、相关链接、知识窗、小贴士等。教材以课文标题展示学习活动主题,以栏目提示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栏目设计强调整合使用、发挥不同品德要素的相互作用,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唤醒、利用、加工,以丰富、提升其生活经验,以新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与法治认知引领、提升儿童生活践行。其意在依据儿童理性发展水平,帮助儿童整理、提升生活经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行动表达情感与认识,启蒙道德与法治素养,涵养人格和品质修养。

初中阶段教材以“活动设计”承托内容,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等六大不同类型的活动。针对固有的“知识点”教学惯性,在活动设计意图上特别赋予其特定的功能,六大类型的活动分别对应“经验导入型”“综合型(包括思维拓展、体验反思、情境讨论、行为导向)”“知识支架型”“经验扩展型”“应用策略型”“课外拓展型”等功能。不难看出,其遵循的基本路线也是“明理、循情、导行”,并注重理性反思“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的“升级”:秉着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的思路,提示教学要以生活经验为线索,即以个体经验为教学起点,通过体验型、实践型活动进行表达、分享、交流,實现个体生活经验的反思、调整、扩展,学会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高中阶段教材则以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为主要栏目,通过专家点评阐释重要观点、理论,以名词点击解释关键、核心概念。教材特别设计了综合探究活动,将其视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综合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实现学习的拓展。在小学和初中学习基础上,高中阶段强调综合应用所学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究与分享栏目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方法等,阐明和解决情境问题”[11],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体现了学科思维方法的引领,用以拓展视野,学会联系地看问题,实现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思考。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道德认知和行为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即便个体获得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依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教学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扩展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拓展与深化体验和实践,才能实现思维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螺旋上升,逐渐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价值观,才能实现知行合一。综合而言,栏目设计所提示的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都强调根据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成长需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从个体经验的整理、丰富、提升到反思、调整、扩展,最终实现联系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综合应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螺旋上升地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

关于“分级”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思维“含量”上。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应强调尊重儿童天性,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鼓励其形成追问、探索生活的思考和行为习惯,逐渐学会价值辨析和理性反思,教师要注重价值引领,并为其提供多领域的知识素材、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学习支架。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不喜欢主动表达,教学活动应更加强调“问题意识”,聚焦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遭遇或实际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理性辨析和深度反思,逐渐学会使用学科语言表达、分享思考和提炼观点,养成理性反思的习惯,为高中阶段综合性情境教学奠定思维习惯和方法基础。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则强调“整体性”,以综合性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视角,深入探究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理解其内涵和精神,通过体验与实践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辨析和实践论证,从而养成学科思维方法,逐渐具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4,40,8.

[3] 吴宏政,毛丽娜.思想政治教育的“螺旋上升”原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5):2-6.

[4] 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2-17.

[6] 刘徽.“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教育研究,2020,41(06):64-67.

[7]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

[8][11] 韩震.新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念与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1):31,38.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学科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道德
“超学科”来啦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