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内“低烈度”非洲猪瘟病毒的应对之策

2022-04-01 01:27朱中平刘辉旺
猪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烈度猪只猪场

朱中平,朱 敏,刘辉旺

(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329;PSY应用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329)

在传统以围墙为防控措施的生物安全出现“失灵”的情况下,猪场会存在“低烈度”的病毒。要使猪场在“低烈度”病毒存在的情况下猪群不被感染,只要实施“以猪为本”的P 氏生物安全,就完全有可能实现“非洲猪瘟病毒+猪≠非洲猪瘟发病”公式。

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缺失毒株毒力的减弱所带来的是隐蔽性增加、临床症状不典型、具有临床诊断的迷惑性、容易被误判其他疾病以及潜伏期长,并且抗原和抗体检测的结果具有滞后性,例如基因缺失毒株要 27 d 才能达到100×103的检测量,而非洲猪瘟野毒9 d 就可以达到,如图1 所示。另外非洲猪瘟病毒可能来自菜市场、屠宰场和运猪车等等。据樊福好博士报道,在菜市场随机检测菜品及地面垃圾中,非洲猪瘟病毒检出率高达80%。所以,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非洲猪瘟病毒带进了猪场。

图1 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感染和基因缺失毒株感染的不同特点

目前以围墙为核心或“铁桶”模式的常规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可能已经失灵。猪场随时会处于“低烈度”非洲猪瘟病毒侵扰之中。猪场如何应对“低烈度”非洲猪瘟病毒而保持猪场顺利生产?笔者认为,非洲猪瘟病毒+猪=非洲猪瘟患病,如果要使等式成立,还需一些条件的协助,如图2。那么,新时期的防非洲猪瘟策略我们必须做出战略调整,须以猪(pig)为本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笔者称“以猪为本”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为P(pig)氏生物安全体系。P(pig)氏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基本思路是降低病毒载量和提高感染阈值的“一低一高”两大路径,围绕这“一低一高”两大路径P(pig)氏生物安全体系主攻控五流、真消毒、防内乱三大方向。在具体应用上,我们在应对“低烈度”非洲猪瘟病毒侵扰时,作为猪场管理者就可以通过消除或削弱那些“帮助”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条件,来使“非洲猪瘟病毒+猪≠非洲猪瘟”这个不等式成立。

1 降低病毒的载量

目前已经知道,猪体带毒、感染和发病是三种独立的状态,不能理解为带毒就肯定感染以及感染就肯定发病。这个过程的发生发展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有重要关系。美国肯萨斯州立大学做的研究表明,猪只感染非瘟病毒是需要一定病毒量的,尽管不同的介质所需最低感染的病毒量不同,例如非洲猪瘟的感染剂量通过口和鼻分别为105HAD50/mL 和102.9HAD50/mL。所以,我们在防控非洲猪瘟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尽量减少猪只所处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具体措施如下。

1.1 “五分”

采取“五分”措施,减少病毒在场内的交叉,做到工作职责不交叉、行走路线不交叉、洗消工具不交叉。

(1)分区。反复理解脏区、灰区和净区的划分和内涵。其中脏区是污染区,灰区是实施生物安全操作的区域。而净区不要简单的分区,需要形成一种净区的理念,即越靠近猪舍的区域越是“净区”,也就是以猪舍为中心向外辐射,越是中心区越需要实施减少病毒载量的工作。

(2)分人。严格控制不同岗位人员的流动、串舍。

(3)分路。要区分人走的路,猪只单向流动的路,粪便流向及处理路径。

(4)分物。一次性使用的及时销毁,重复使用的及时清洗消毒。

(5)分度。消毒的程度,包括人洗澡手泡药时间、物熏蒸时间浓度和车清洗干净度。

1.2 P 氏7 步消毒法

空栏消毒和车辆消毒采用P 氏7 步消毒法,如图3。并且每栋舍门口需备有踏脚消毒盆和洗手消毒盆,并严格遵守消毒水更换鞋子的清洗标准。

1.3 通风换气

猪场需要做好栏舍的通风换气,通过空气的流通减少病毒载量,并将横向通风改为垂直通风。

2 营造不利于非洲猪瘟病毒存活的环境

非洲猪瘟病毒必须在家猪和野猪活体内才能增殖,在软蜱中可以长久存活。但在自然环境下一定会逐步减少的,也就是说,自然环境下的非洲猪瘟病毒存在“半衰期”。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的细胞才能复制,存在于环境中的病毒只能时刻在减少的,更是不能长久生存的,有利的环境,半衰期会更长,而不利的环境,半衰期会大大缩短,如表1 和表2。

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是从事无风险或低风险业务,机构就无法发展壮大。但如果开展有较高风险的金融业务,就必须提高风险意识。互联网金融企业进是一个新兴行业,在无风险或者低风险金融业务市场被挤占完毕、互联网金融企业只能从事风险较高的金融业务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必须发挥核心优势,即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实现更高效的内部风险控制。传统金融业有着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企业只有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进一步发展。同时做到保障资金安全,加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建立制度化的风险控制与处理机制。

表1 非洲猪瘟病毒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存活时间

表2 非洲猪瘟病毒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针对当前非洲猪瘟病毒,需要特别要记住该病毒的几个特性,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非洲猪瘟病毒有“三喜”、“三耐”和“六怕”,喜欢湿,潮湿环境,半衰期更长。其中水的传播效率是饲料的1 万倍。“三喜”还有指喜脏,有机物、蛋白质、血清、脏污粪便等更有利于保护病毒;喜油脂,油脂包裹病毒的话,其半衰期更长。“三耐”是指耐盐,例如在咸肉中非瘟病毒存活时间大于108 d;耐熏,在熏肉中瘟病毒存活时间大于30 d;耐腐败,在腐败的血液非瘟病毒存活时间大于15 周。“六怕”是指怕酸碱,例如pH <4 或pH >13 立即失活;怕干燥,干燥环境不利于其存活,其半衰期大大缩短;怕高温,非瘟病毒在55℃和60℃的环境下失活时间分别为30 min 和10 min;怕脂溶剂、怕氧化剂、怕消毒剂,非洲猪瘟病毒在脂溶剂、氧化剂中很快失活,在消毒剂中最短1 min 可以杀灭非洲猪瘟病毒,例如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报道,灭毒威甲1∶200 浸泡1 min可以杀灭非洲猪瘟病毒。所以,在操作上,猪场应该经常保持栏舍干净、干燥,洗澡洗衣冲栏舍使用去脂强的洗涤剂,饮水使用优质酸化剂消毒,门口消毒池可使用烧碱消毒。这样,即使环境中可能存在“低烈度”病毒,也会很快衰减到不能发生感染的剂量。

3 切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敏感途径

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是口鼻或鼻咽途径,主要经扁桃体或胃肠道进入猪体。ASFV 的pH 耐受范围是4~13,而胃酸环境是1.0~3.5,所以在猪只没有胃肠道炎症的情况下,通过胃肠道的病毒引起感染可能性不大。而饮水(液体介质)为病毒和扁桃体接触提供了理想的基质,在自然暴露于ASFV 后,病毒在扁桃体复制。饲料(固体介质)可抑制病毒与扁桃体接触,减少病毒在胃肠道前暴露于淋巴和上皮组织,所以饮水方式的感染剂量更小。有研究表明,饮水途径最小感染剂量是100TCID50,而饲料途径最小感染剂量是104TCID50。与液体相比,饲料可能刺激唾液蛋白酶降解病毒。此外,饲料物质可能抑制扁桃体接触,减少病毒在进入胃肠道前暴露给淋巴组织和上皮组织。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经水传播的风险远大于饲料途径,猪场应该高度关注饮水和用水安全。尤其在雨季,应该做好如下水安全的工作。

(1)梅雨季节降低人员及物品的流动频率,场内人员尽量不出场、场外人员尽量不进场,减少与外界人员、车辆、物品的接触,降低ASFV 传入猪场的风险;

(2)梅雨季节应提早处理好猪场周边沟渠水位,防止外围的水倒灌进猪场;

(3)减少雨天场区内的生产操作,避免人员串舍和用具交叉,尽量不出售猪只,也不引种;

(4)加大猪场外围巡查,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进行修复,防止墙外地表水浸入;

(5)雨后做好人员和猪只通道地面的清理和消毒,检查栏舍、仓库等地面是否有渗漏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6)做好猪场用水的酸化。可以使用净水3.9 按1∶2 000 配比,将pH 调至3.6~3.9。

4 增强猪群体质

猪群体质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阻燃剂。当非洲猪瘟病毒进入猪体之后,这些病毒就会被猪体免疫系统识别,触发非特异性免疫。由游荡的巨噬细胞进行吞噬和分解。所以,少量病毒侵入黏膜系统,也可能通过猪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而被机体清除掉。因此,通过猪体质(非特异性免疫)的提升,是可以提高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阈值的,这个机理是明确的。那么,如何提高猪群的体质?一线实践证明,如下方法可以提升猪群体质。

4.1 舒适的环境

猪场需要做好“五度一通”管理,即温度、湿度、密度、洁度、亮度、通风。

4.2 匹配的营养

基础营养满足需求,抗病营养需要强化。抗病营养学是研究猪群生存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猪群健康的危害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采取特殊营养预防治疗的科学。简而言之,抗病营养学主要研究风险猪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对风险猪群采取特殊营养预防治疗的科学。具体操作上,可以在日粮中强化补充相关免疫营养和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的发酵中药。

4.3 中药

中药可以提高猪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增强猪群体质。中药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主要通过强化机体自身的三道免疫防线来实现。其中第一道防线是黏膜屏障,第二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是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防御素和溶菌酶等细胞因子。

5 减少应激

应激是非洲猪瘟发生的催化剂。应激会摧毁猪只免疫力,一方面可以破坏黏膜免疫,让非洲猪瘟病毒有机可乘,其主要机制如图4所示。另外一方面,应激也导致猪只内源性干扰素分泌减少,降低猪只抗病能力。

图4 应激摧毁猪只免疫力的机制

同时,应激唤醒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当前在猪场出现了无症状带毒猪,这些猪只在平时表现相对比较正常,通过血液、唾液检测非洲猪瘟抗原均呈阴性,但一旦遭遇应激,如分娩、疫苗注射、断奶、转群以及气温遭遇剧烈波动等情况,这些猪只开始出现不稳定,并表现出非洲猪瘟患病症状,以及出现非洲猪瘟抗原阴性转抗原阳性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阴转阳现象,原因在于,无症状带毒猪体内病毒多凝聚于淋巴结、扁桃体、关节液内,在遭遇刺激时,通过应激-下丘脑-垂体-淋巴结将病毒重新唤醒,不断从这些组织释放非洲猪瘟病毒,因此,应激是非洲猪瘟暴发的导火索。对于预防应激的措施,笔者建议可以做好“五度一通”管理和添加抗病营养。

6 清除帮凶

帮凶是非洲猪瘟发生的助燃剂。尽管家猪都对非洲猪瘟易感,但不同健康水平的猪只对非洲猪瘟感染阈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猪场常见的疾病与非洲猪瘟混合感染后,会呈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呈现1+1 >2 的效应,降低猪群非洲猪瘟感染阈值,增加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的风险,因此这些疾病被称之为非洲猪瘟帮凶,例如支原体、猪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猪常见流行性疾病。笔者长期的实践表明,非洲猪瘟帮凶活跃的猪场,一旦暴发非洲猪瘟,其“拔牙”的难度和“拔牙”导致的损失都会上升。所以,对于病毒性疾病,需要做好相关疫苗的免疫或稳定净化工作。而对于细菌性疾病,要做好关键节点的抗生素干预,例如母猪分娩后抗生素干预工作。

7 小结

综上所述,在传统以围墙为防控措施的生物安全出现“失灵”的情况下,猪场会存在“低烈度”的病毒。要使猪场在“低烈度”病毒存在的情况下猪群不被感染,只要实施“以猪为本”的P 氏生物安全,就完全有可能实现“非洲猪瘟病毒+猪≠非洲猪瘟患病”的不等式。

猜你喜欢
烈度猪只猪场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烈度速报子系统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中的应用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仪器地震烈度与宏观地震烈度对比分析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小型规模猪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