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及应用问题

2022-04-01 09:39李军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定额管理定额边坡

李军红

(中铁十七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大同 037000)

1 引言

现阶段,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工程数量和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定额管理及应用作为铁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全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就铁路工程而言,定额管理不仅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还是控制投资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现行定额管理及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 项目概况

K265+100~K265+300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作业范围及内容主要包括降水井、防护桩、限高架、路基注浆等,开工日期为2019 年7 月8 日,竣工日期为2019年10 月5 日,共90 个日历天。

3 铁路工程定额管理适用范围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铁路工程定额管理依然沿用传统的定额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的建设阶段采取不同的定额方法进行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也均采用“量价合一”的方式完成编制,其类型主要有估算与概算指标、概算与预算定额以及企业定额等。

4 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及应用问题

4.1 前期调研方面

前期调研工作不深入是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具体的定额管理及应用过程中,少数定额管理人员未能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前期调研,或者是调研力度不足。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定额管理不准确、定额管理漏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定额管理及应用的质量,不能准确地反映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情况[1]。

4.2 定额管理套用方面

从理论角度来看,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中的工程量、定额套用方法都是相同的,其结果必然也相同。

但在具体的定额管理工作中,由于定额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水平不同,对定额管理套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不仅影响定额管理的准确性,还会影响造价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定额管理套用工程中,由于部分工程量定额子目的不准确,与实际的铁路工程定额子目相差甚大,施工企业就会高不成低不就,导致定额管理水平不高。

4.3 人工费用方面

目前,我国铁路工程综合工费依然按照43~67 元/工日为基础计价,再加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特殊津贴作为编制人工费用的主要计算标准[2]。但是,近年来,随着铁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用工市场劳动力的数量不断下降,雇工费用的不断上涨,造成铁路工程实际用工价格与定额管理价格之间出现了一定偏差。笔者就所在局对铁路工程实际用工价格与结算情况做了一些调查,见表1。

表1 铁路工程市场人工费用价格与定额管理对比

从表1 中可以看出,现行的铁路工程定额管理人工费用与市场实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很大偏差,平均偏差率都在21.5%及以上。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与预算产生了出入,从而给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及应用带来了重重困难。

4.4 材料价格与消耗方面

4.4.1 辅助材料

部分辅助材料的基础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有所差别,经过调整之后偏差依然很大。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计算辅助材料又会与文件中的规定相悖,容易导致投标单位报价与业主标底偏差较大而无法中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现行的铁路工程定额管理依然采用过去的定额管理模式,现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很多辅助材料的价格变化很大。虽然新的定额管理对一些辅助材料的基础价格做出了一些调整,但调整的力度并不是特别明显[3]。

4.4.2 模板材料

模板消耗在定额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之间有所出入。在《建设工程定额管理办法》建标〔2015〕230 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一般钢模板的摊销次数按照50 次计算、大钢模板的摊销次数按照80 次计算、定型钢模板的摊销次数按照100 次计算。但相关数据表明:在工程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钢模板的摊销次数仅约为20 次,对于桥梁墩台上使用的模板的摊销次数仅为5~8 次。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模板的摊销次数不得按实际使用数量进行调整。

4.5 路基边坡定额方面

路基边坡定额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因此,在具体的路基边坡定额管理工作中,必须保持认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并能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购路基边坡的各种材料。在此过程中,材料采购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的积累和市场的调研工作,合理选择路基边坡材料,与质量优、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另外,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还应当根据路基边坡的施工进度以及材料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

4.6 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具体体现在:

1)随着铁路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铁路设备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定额管理中的一些内容却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也没有通过补充定额发布。这样既不能符合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又十分容易造成偏差。

2)定额管理工作人员对管理办法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工程量的计算有错。如关于预应力钢筋总量的计算,定额管理中规定定额消耗量已经包括了预应力张拉的锚具、锚板等材料的使用数量;(2)学习定额管理的内容与说明不够仔细,如管理办法中关于系数调整的说明,路基工程中天然土方与压实土方的换算系数等,施工人员往往会忽视。

5 改进建议

5.1 人工费用差距

对于人工费用差距,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定额消耗量和提高费用等方法来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这样可以降低定额管理的不合理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1)在修订所得管理办法时,按照市场价格需求计算人工价格,使人工价格一步到位,与市场价格相符合。

2)参照新的管理办法,定期调整人工费用,使人工费用与市场情况相接近[4]。

5.2 价格偏低的辅助材料

关于价格偏低的辅助材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1)按照市场价格调整辅助材料的基础价格。

2)按照主材料的价格计算一些常用的辅助材料的价格,并按照管理办法通过实地调查或者由相关部门发布材料价格的信息。

3)材料供应计划由工程技术部和计划财务部提出,并提前1 个月交设备物资部,确保材料及时采购,满足施工需要。

4)根据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工程材料采取提前组织,分批次进场。

5.3 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定额管理方法,以保证定额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一般情况,定额管理的修订周期为5 年。但是,近年来,由于铁路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市场价格变化较大,现行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出现了消耗量不准、新技术运用不当以及价格不符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定额管理进行及时调整,并缩短调整周期,及时补充相关内容。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

5.4 改革和创新计价方式以及加强宣传

对计价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由传统的定额管理计价模式逐渐向清单模式转变,实施“量价分离”,推行“全周期”价格法。综合考虑动员预付款及质量保证金的扣留及归还、提交验工计价表后至收到付款规定的时间间隔,从而有效避免现行定额管理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

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定额管理及应用的宣传工作,通过培训、会议或者授课,及时对定额修订进行交底。

6 结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铁路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铁路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相关部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并以铁路工程定额管理现状为出发点,从前期调研、定额管理套用、人工费用、材料价格与消耗以及其他方面,分析铁路工程定额管理及应用问题,并针对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猜你喜欢
定额管理定额边坡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企业定额管理全过程分析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烟草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建设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