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Meta分析

2022-04-02 17:04王希典谭涛马海鑫陈印祁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8期
关键词:百会穴眩晕系统评价

王希典 谭涛 马海鑫 陈印祁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11月的中文知识资料总库(CNKI)、国家学术期刊数据库系统(WF)、中文科技杂志数据库系统(VIP)、国家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系统中的单用压灸百会穴以及其他方法联用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中获取相关资料并统计成表格,同时使用Review Manage 5.3对相关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共计9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压灸百会穴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RR=1.17,95%CI(1.11,1.24),Z=5.93,P<0.000 01)],压灸百会穴治疗愈显率高于对照组[RR=1.62,95%CI(1.42,1.85),Z=7.20,P<0.000 01]。结论:压灸百会穴治头晕的临床效果显而易见,但仍需更多高質量、大样本的RCT来逐步证实其效果。

【关键词】 压灸法 百会穴 眩晕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Meta-analysis of Pressing Moxibustion at Baihui of Vertigo/WANG Xidian, TAN Tao, MA Haixin, CHEN Yinq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08): -1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essing moxibustion at Baihui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Method: Data from CNKI, WF, VIP, CBM, PubMed and Cochrane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database establishment until November 2021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of single pressing moxibustion at Baihui point and other methods combined with pressure pressing moxibustion at Baihui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were conducted in database systems such as Library. Relevant data were obtained and tabulated, at the same time, relevant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Review Manage 5.3. Result: A total of 93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11 articles that met the standard. Meta-analysi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fficacy of pressure moxibustion at Baihui poi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RR=1.17, 95%CI (1.11, 1.24), Z=5.93, P<0.000 01)], the healing rate of pressure moxibustion at Baihui poi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R=1.62, 95%CI (1.42, 1.85), Z=7.20, P<0.000 01].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ssing moxibustion at Baihui is obvious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however, more high-quality, large-sample RCTs are still needed to gradually confirm its effect.

[Key words] Pressing moxibustion Baihui Vertigo Meta-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First-author’s address: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08.039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前庭功能、视觉和本体感知系统若发生病变或受到影响时,均会产生眩晕症状,一般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船、天施地转等临床表现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文献[2-3]研究显示其病因复杂,诊疗涉及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约67%的耳鼻喉科患者初诊为眩晕[4]。近年来,各学者也不断展开对于眩晕治疗的相关研究[5-6],现代医学治疗眩晕常使用改善循环类药物和抗焦虑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传统医学治疗依据眩晕病病因病机及临床病理特点均有效果,但存在着治疗方法种类繁杂,辨证不统一的问题。压灸法能将热力快速到达病所,时间长,效果佳。百会居巅顶,其深部是大脑之所在;是三阳五会、督脉要穴,为治疗眩晕要穴。艾灸百会穴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同时能平肝潜阳、祛风熄风,使眩晕自止。为此,笔者通过Meta分析技术对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疗效展开进一步探讨,以为临床使用压灸百会穴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文文献信息检索中文知识资料总库(CNKI)、国家学术期刊数据库系统(WF)、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VIP)、国家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外文文献信息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筛选国内外有关百会压灸治疗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搜索范围从建库至2021年11月,搜索日期为2021年11月21日。通过将主题词和自由词组合的方法查找,中文信息检索词为百会穴、压灸、眩晕、头晕等,而英文信息检索词则为Baihui、pressing moxibustion、vertigo。

1.2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文献来源:原始文件为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RCT试验,但不论使用盲法与否,研究文献均为全文文献;(2)研究对象:有明确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眩晕的患者,年龄、性别均不限;(3)干预措施:治疗组使用单纯压灸百会穴或压灸百会穴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压灸百会穴之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均可;(4)疗效指标:因为各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效果的判断标准存在差异,但所有论文中对“无效”的定义均一致,所以本研究将“无效”以外的疗效结果(治愈、显效、有效)均定义为“有效”,以此统一评判标准后,再计算有效率为评价指标;对于治疗指标标准一致的研究,再直接计算其愈显率治愈、显效以作为评价指标。

1.3 文献排除标准 (1)文献内容为动物实验、医家经验、综述、会议资料、病例报告等;(2)对涉及重复发表的研究,保留首先发表的;(3)对研究对象纳入病例有重合的研究,保留样本量较大的;(4)研究设计时无对照组,或采取自我对照、历史性对照的文献;(5)无明确的诊标准或无明确的疗效标准;(6)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方式较繁杂,穴位选取较多,虽采用了压灸百会穴,但压灸百会穴在治疗中未起主要临床作用的RCT文献;(7)低质量文献。

1.4 数据提取 由2名评价员按照检索策略从有关数据库中搜索文献,然后根据所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各自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全文阅读,从中获取相关数据并绘制成表格,表格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病例数、干预措施、治疗时间及结局指标。文献检索及数据提取过程中,若出现无法统一意见时,第3名评价员加入讨论,最终作出决定。

1.5 文献风险偏倚评估 由2名评价员在阅读全文后,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测评工具”[7],对纳入的文献内容做出评质量评价,主要涉及如下7点:(1)随机序列产生,是否详细描述具体方法;(2)分配隐藏;(3)对学者和受试者使用盲法;(4)对结果测量使用盲法;(5)研究数据的完整性,是否提及随访及数据丢失;(6)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7)其他偏倚。分别使用“低风险”“不清楚”和“高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对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当出现分歧时,由第3名评价员参与讨论并作出决策。

1.6 数据分析 所提取到的研究数据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 5.3进行统计分析。本评价的结局指标均为计数资料(二分类变量),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统计,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应用I2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异质性检测,当I2≥50%时,表明所纳入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或针对异质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当I2<50%时,表明所纳入间不具有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予以合并分析。并绘制漏斗图分析所纳入研究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文献370篇,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后,对文献题目、摘要进行阅读,再剔除了专家经验、综述、会议资料、动物实验、病理报告等,剩余19篇文献,全文阅读对这19篇文献,再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最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1篇纳入分析,具体文献的筛选过程见图1。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纳入文献的研究共有936例患者,包括治疗组489例,对照组447例,所有研究均采用RCT研究设计。文献[8-15]治疗组为压灸百会穴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针刺、耳穴压豆、整复手法等,文献[16-18]治疗组为单纯压灸百会穴对比其他方法。对照组包括针刺、口服药物等。见表1。

2.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纳入的11篇文献全部为随机对照试验,其中,5篇文献中提及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式,文献[9-10,14]是随机数字表法,文献[18]按就诊排序,文献[12]是掷币法,但未有文献提及分配隐藏;文献[9,13,15,18]中提及了盲法,但都是对研究员和受试者采取盲法,并未提及是否对研究结果评价者采取了盲法;纳入的11篇文献结果数据均具有完整性,但未见提及随访情况;未有文献提及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研究结果及其他偏倚,纳入文献的相关风险评价结果,见图2。

2.4 療效评价Meta分析

2.4.1 有效率 纳入的文献[8-18]均能统计出有效率,其中治疗组489例,对照组447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存在同质性(P=0.64,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11,1.24),Z=5.93,P<0.000 01]。

以单纯压灸百会穴及联合压灸百会穴做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压灸百会穴组及联合压灸百会穴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2.4.2 愈显率 文献[8-12,14-16,18]能统计出愈显率,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96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存在同质性(P=0.79,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2,95%CI(1.42,1.85),Z=7.20,P<0.000 01]。以单纯压灸百会穴及联合压灸百会穴做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压灸百会穴组及联合压灸百会穴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2.5 发表偏倚分析 对所纳入研究作漏斗图形分析,结果显示中线两侧均有研究分布,但不是完全对称,单纯压灸百会穴研究的有效率及愈显率多分布在中线左侧,联合压灸百会穴研究的有效率及愈显率多分布在右侧。有效率漏斗图见图5,愈显率漏斗图见图6。

3 讨论

眩晕作为临床常见排名第三的病症,主要包括前庭周围性疾病、前庭中枢性病变、精神心理性眩晕、全身病变相关性眩晕以及原因不明性眩晕[19-20],长期困扰着广大患者。《黄帝内经》中最早见到眩晕的概念,眩意思为视物模糊或双眼发黑,而晕即头晕,指视物旋转或感到自身旋转。眩晕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二端,虚者多由阴虚风动或脏腑失养而致;实者多由风、火、痰、瘀扰乱清空而致。其病位在脑,与肝、心、脾、肾相关。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诱发局部效应而全身系统反应[21],能增加局部、远端、浅表、深层血管的血流量[22],增进血液循环,引起的经络循环灌注量增多,更利于调节气血运行[23],从而调节神经功能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功能。压灸百会穴能疏通督脉与肝经、胆经之气血,发挥艾灸的温通作用,促进人体气血运行通畅,同时“以通促补,通补互用”补益人体气血和提高脏腑功能[24],从而治疗眩晕。压灸法,旧称“按摩灸”,明初《寿域神方》:“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在隔纸上用劲实按之,待至腹内觉热,汗出为差。”是目前最早关于压灸法的记载。相关研究表明灸法的效应与其刺激量密切相关[25],压灸法较常规的悬灸法,刺激量更明显而持久,当艾炷移去以后,施术穴位仍有一定温热,故可将温经通络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已故针灸学家司徒铃授,将压灸疗法运用于百会穴,独创了压灸百会学的方法。百会居巅顶,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各经脉之气都集中于此,与大脑有着直接联系,为调动脑部功能的主要穴位之一。同时百会穴也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两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刺激百会穴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同时具有降逆的功能,能平肝潜阳、祛风熄风,使眩晕自止。因此,对于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具有挖掘意义,希望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系统分析,能推动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综合以上系统评价,结果提示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有效率及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不论是单纯压灸百会穴,还是联合压灸百会穴,治疗组有效率及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压灸百会穴是治疗眩晕的有效手段。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本评价纳入眩晕患者的诊断虽都有明确标准,但参考标准不统一;治疗方法均为压灸百会穴,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差异,部分研究操作为使用压舌板或艾条按熄艾柱,部分操作为艾条按压百会穴;对照组治疗方法繁多,未做到统一标准;治疗疗程不一致;可能会影响疗效判定。(2)本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较低,部分文献未提及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隐藏分配、盲法等具体研究设计,可能影响研究的可靠性。(3)漏斗图分析结果说明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亚组分布具有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样本量小,且本评价纳入文献无外文文献,研究人种单一,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4)本评价纳入的文献未提及相关不良反应,缺少客观指标,且可能出现阴性试验结果的研究未发表的情况,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综上所述,今后仍要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同时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压灸百会穴治疗眩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贾淑培,杨文明.眩晕证治临床心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6):122-124.

[2]李斐,王兴国,庄建华,等.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4):1054-1056.

[3]薛慧,崇奕,蒋子栋,等.神经内科眩晕/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6):1227-1230.

[4] SEIDEL D U,PARK J H,SESTERHENN A M,et al.Diagnoses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related Disorders in ENT Practices in Germany[J].Otology & Neurotology,2018,39(4):474-480.

[5]何菊,张怀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6):871-874.

[6]周峻,熊振成,李文浩等.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4):951-954.

[7] HIGGINS J P 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S].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1.

[8]丁明俊,蔡圣朝,楚二星.百會实按灸结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53-55.

[9]刁利红,刘辉,张园园,等.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C]//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35.

[10]刘磊,刘钰斌,貌杨萍,等.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70-71,84.

[11]金瑛.压灸百会穴结合陈氏仰卧位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8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93-1594.

[12]李月梅,庄礼兴,李艳慧.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12-113.

[13]李莉,王祖红,易荣,等.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5):23-25.

[14]章新玲,张健,朱吉平,等.傍刺法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0):1290-1294.

[15]罗彩容,肖晓桃.实按灸百会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57-258.

[16]庄礼兴.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21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0,32(3):21.

[17]金瑛,谢蔚,王爱君.压灸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C]//浙江省针灸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58-60.

[18]陈欣泽,林卓鹏,李少芳,等.针刺人迎穴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7):727-730.

[19]韩军良,吴子明,鞠奕.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11):805-812.

[20]刘博,杨旭,周荣斌,等.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3):248-253.

[21]黄凯裕,梁爽,孙征,等.艾灸温通效应的启动机制分析[J].中国针灸,2017,37(9):1023-1026.

[22]徐森磊,张宏如,顾一煌.艾灸温热刺激对血流量的增加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探讨[J].针刺研究,2018,43(11):738-743.

[23]余曙光,唐勇,尹海燕,等.艾灸刺激穴位局部感受的生物学基础[J].世界中医药,2013,8(8):867-870.

[24]常小荣,刘密,严洁.艾灸温通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8):875-879.

[25]张田宁,吴生兵,朱咏梅,等.试析艾灸的质与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5088-5091.

(收稿日期:2022-02-25) (本文编辑:张爽)

猜你喜欢
百会穴眩晕系统评价
弹击两穴赶走秋乏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Meta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熏灸百会穴治美尼尔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