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提问,构建思维课堂

2022-04-02 23:38傅开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课堂提问

傅开炳

摘要:课堂提问是常规但关键的一种教学技巧,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实现学习建构,实现主动学习。为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应巧用课堂提问技巧去构建思维课堂,促使学生在提问引导下内化数学概念与公式定理。本文将具体阐述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课堂提问技巧的方式方法,从利用生活素材补充问题背景、利用分层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利用问题引领数学探究活动三方面展开教学讨论,阐述小学生在课堂提问活动中的思维表现、建构行为。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视角、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2-

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理性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低下等客观问题,很容易在学数学时陷入认知瓶颈,原因是小学生无法适应数学知识过于抽象、逻辑性过高的学习特点,且缺少问题解决经验所造成的。客观来讲,提问活动将一直伴随着数学教育展开,小学生是否能应用数学知识也需通过问题解决活动进行检验与论证,所以优化课堂提问技巧的实施与辅导,将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数学。为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可通过如下方式应用课堂提问技巧:

一、以生活素材丰富问题背景,实现认知迁移

陈鹤琴先生通过长期观察证明了一个观点:儿童的认知以直接体验为主,这一学习特征在低年级小学生身上尤为明显,那么如何才能促使小学生在课堂提问活动中主动学数学呢?首先,教师要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的認知水平,精准预设学情特征,确定课堂提问的内容、重点;其次,教师要关联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场景去补充问题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自主审题,使其主动迁移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而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与解题能力。

举例来说,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认识人民币只是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于引导小学生掌握元、角、分的换算进率,使其能自主比较不同金额的人民币,树立良好的单位意识。为此,我则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几组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经验的应用题:

题一:小兰要买铅笔,有的铅笔是一只是1元,有的铅笔是一只5角,请问哪个铅笔更贵?

题二:小芬今天带了10元钱到学校,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2元5角,请问还剩下多少钱?

题三:小米拿了20元钱,准备买一个笔记本跟一个铅笔袋,笔记本的价钱是15元/本,铅笔袋的价钱是8元/个,请问小米带的钱足够多吗?

小学生普遍都积累了消费经验,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分析上述三道应用题的信息,而当学生真正迁移了生活经验后,则能准确理解题意,进行数学比较、数学运算。在此过程中,一些单位意识较好的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第一道题,一些单位意识较差的学生忽视“元”、“角”这两个单位,出现运算错误,但是只要圈画出人民币单位,学生能立即修正答案。在解答第二道、第三道题时,学生也能自主迁移加减法知识,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学数学。

在解决问题组织课堂提问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解决问题要真实地描绘现实情境,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将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审题能力的作用,不利于促使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经验。

第二,解决问题的整体难度要紧密跟随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且能与重难点内容紧密相关,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内容,不可滥用应用题。如此,则可促使小学生实现有效解题。

二、以分层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愉快思考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盛行与普及,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在应用课堂提问技巧时,教师要明白一个基本要求,即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并不是让少数尖子生展现个人思维成果、思维品质的活动,组织课堂提问活动的基本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为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应设计分层问题,体现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启思、激趣与监测作用,使得小学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有意义学习经验。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小学生在课堂提问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我则根据本节课的数学概念设计了如下问题:

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有怎样的意义?

这些问题属于定性问题,小学生应根据自己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去解释上述问题,自主分析除法问题中“除不尽”的现象,根据自己的运算经验解释余数的意义与起源。

待小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概念与实际意义之后,我则设计了如下问题:

怎样计算余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是什么?如何判断并检验余数大小的准确性?

结合上述三个问题,我还会在教学中展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题、应用题,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数学运算,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其实现有效学习。如此,低年级小学生则可顺利实现自主发展,使其在数学解释、解题应用时实现有意义学习。

通过这一案例则可判断,在设计分层问题时,教师既要兼顾共性需求,也要考虑小学生的个体认知特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数学认知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认知状态。在上一个案例“认识人民币”中,教师所设计的三个应用题也符合分层、由易到难的教学特点,便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以问题引领数学探究活动,实现学为中心

课堂提问可看成是一种引导小学生参与问题探究活动的手段与媒介,而提问之后,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以问题引领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在此过程中,低年级小学生很可能会因为认知矛盾而自主提出问题。对此,教师则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积极提问,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搜集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当然,促使小学生主动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育规律,不必盲目地要求学生提问。

以“克与千克”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属于一节动手操作课,为了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我不仅准备了称重天平,还由此设问:称重天平的组成要素、使用方法是什么?你能解释为什么要用克与千克统一重量单位吗?克与千克的换算进率是多少?

在这三个问题的引领下,小学生能自主观察天平,阅读数学教材,初步实现自主学习,并且能根据个人猜想使用称重天平去测量、计算各类物体的重量,记录重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就能根据动手实践经验去总结克与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换算进率,从具体认知过渡到数学抽象,实现推理论证。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如:重量单位只有克与千克吗?怎么感受1千克是多重呢?如果没有称重天平,应该怎么测量物体的重量?等等。根据这些问题,我则会整理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拓展知识视野,实现有意义学习。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认知状态,便于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结合课堂检测可以判断,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凭借自己的生活常识、问题探究经验准确填写克与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

总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技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作用,低年级小学生要善于组织课堂提问活动,以生活化、梯度式的问题引领小学生参与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活动,有序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实现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玉平.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71-172.

[2]翁文顺.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提问能力薄弱的原因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30):41-42.

[3]安白雪,李莹,刘燚.学习机会公平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9):111-114.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课堂提问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