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2-04-02 00:35孔凡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大学语文心理学

孔凡茹

[摘           要]  高职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公共基础素质课,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基于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与高职学生诉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专业优势接轨、积极环境建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三个方面研究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高职大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112-0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研究心理疾病的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的有“问题的人”,认为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培养并运用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发现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最主要假设就是人具有好的人格,这与中国亚圣——孟子的“性善论”是相通的。《孟子·告子上》云:“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人之本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孟子强调的善端和积极心理学主张的好人格,都注重呵护和培育人的积极心理活动,共同承认人具有成为积极健康人的可能,从而引导人实现人生价值,迈向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相合,充分肯定了其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土壤和应用发展空间,肯定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素质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其教育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因素,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德育素材进行融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并能够有效地改善学校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主要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积极情绪和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不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幸福感,指导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发掘人的潜能和美德,并以此来引导人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获得人生幸福的学科。

根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具有三大基石:一是研究积极情绪及其体验,如兴趣、坚强、热情、骄傲、注意、主动等,主要集中于主觀上的感受;二是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优势和美德;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如民主的社会、和谐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宽人的视野,使人更倾向于创造性、包容性、建构性的思维方式,在获得知识、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上更容易成功。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在面对人生坎坷和困境时,相对于拥有消极情绪的人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迎接人生挑战。积极心理学研究道德、合作、无私、正义、善良等积极人格特质,挖掘人的美德,描述这些人格特质的结果,最终把人引向幸福的道路。而上面提到的积极组织系统,实际上是对民主的社会环境、健全的家庭环境与和谐的社区环境的构建,这是获得主观积极情绪、发挥优势和美德等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主观体验,重视人的积极人格,导向人的幸福,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再发展。这与高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素质课的学科本质同心同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语文课堂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美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积极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职学生诉求的相关性

当前中小学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环境,极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及相应的心理疾病、认知障碍、交际困难等问题。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来看,部分高职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小学呆板、枯燥、知识灌输的印象中,并在这种功能固着牵引下对大学语文课存有质疑和理解偏差,缺乏积极主动性和活动参与性,难以发挥高职大学语文课的学科价值。理清高职学生对高职大学语文的心理诉求,提升他们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的幸福感,从而发挥大学语文的学科价值,是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师探究努力的方向和关键。

通过对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近200名高职新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对大学语文课堂并非不喜欢,反而内心怀有很高的期待。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希望语文课堂活动丰富、生动有趣。如穿插更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小视频、小游戏等,在班级举行小组知识竞赛、诗词朗诵等。其次,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如提供更多阅读机会,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最后,注重老师的思维品质和人格魅力。学生喜欢有涵养、有能力的老师,渴望老师能引领他们进入诗意王国,徜徉于诗词曲海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希望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挖掘和生动的言语输出,而非照本宣科,并对教学课件的美观度和意境美提出要求。

学生对高职大学语文课堂的期待,本质上是对幸福课堂体验的追求,是寻求学习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积极体现,这正暗合了积极心理学引导人获得幸福的目的。学生期待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实际上是渴望获得积极体验,感受希望、满足、乐观、勇气、自信带来的幸福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言语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自身的优势,获得尊重。但这些心理诉求与真实的课堂表现是矛盾的,学生在课堂中并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至少是不积极、不主动的,这就难以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以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固有印象和行为习惯,让他们真实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其中感受到活动内容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德行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消极的教师会毁掉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快乐,而积极的教师能够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乐趣,他们会把教学当作一种使命。”所以,一个德行良好、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示范,而这与学生对教师的智慧和人格要求同向同行。而这种影响力的发挥需要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积极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保障。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心理诉求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有强有力的相关性。在高职大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因素,可以有效地消解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消极情绪和被动行为,免除消极事件,“最强烈的幸福感来自我们最大恐惧的解除”,从而丰富积极的学习体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获得学习幸福感。

三、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情绪和人格特质研究,引导人们获得幸福感。而对于在校师生来说,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体验。所以,大学语文课的成功就在于积极教学体验的获得,在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积极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实施。

(一)接轨专业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积极特质,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挖掘学生的专业优势,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情境。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依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挥高职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素质课的学科优势,在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间寻找到契合点,强强联合,让学生产生优势共鸣感,从而保证有效地開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培养勇气、自信、满足、乐观等积极人格特质,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散文教学与环境艺术专业特点的结合。讲授徐志摩散文《泰山日出》时,让学生根据文本中对日出的描写发挥想象,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绘制泰山日出图,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请各组学生代表阐释画作,其他学生积极进行评价。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插入绘画环节,不仅让学生展示了专业优势,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再如,诗歌教学与舞蹈教育专业特点的结合。诗歌是中华文化历史长卷中璀璨耀眼的存在,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歌谣,最初“诗乐舞”是不分的。所以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让舞蹈专业的学生提前根据诗歌篇目选好曲子伴奏,利用课下时间排演舞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表演中发挥专业优势,把音乐和舞蹈引入课堂,还原诗歌最初的表达,创设教学情境,让沉浸其中的学生获得感官上的满足,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舞姿、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样,在大学语文课堂中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且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学语文课“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的应用价值。这不仅能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引导其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并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二)建构积极环境,促进教学相长

社会科学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轻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更有益于人的健康成长和价值实现,更能让人获得成功。从积极心理学研究出发,积极健康的环境能够减少外在因素对人的不良影响,有效地消除消极情绪及其体验,从而让人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成长。

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自身特质和学生特征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内容的内在动力。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信工具与学生分享学习资源、专业知识、生活趣闻和时政新闻等,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端正教学态度,对教育教学投注热情,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和人格特质建构课堂,把每一堂语文课打造成一堂成功的人文素养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语文课的专业优势。

例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主题演讲活动。课前安排学习委员做好策划和制作节目单,组织学生准备演讲稿、背景音乐、服装、道具等,并让学习委员和小组长督促学生排练,营造积极的备演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布置好教室环境,做好情境导入,让学生能够把准备好的演讲节目完美展现出来。最后进行和谐、正面的师生点评,对学生的演讲给予肯定和夸赞,让每一个学生在展示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进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这样,在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仅学生可以获得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而且教师更能丰富自身积极教育经验,重燃教育热情,促进个人职业成长,远离职业倦怠,提升教育教学幸福感。从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看,让教师和学生同时获得希望、满足、成长等积极情感体验,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地位,能够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影响。

(三)传承传统美德,践行立德树人

积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各国的文化经典,总结出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它们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这些美德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等要素相契合。在高职大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发挥高职大学语文课作为人文素养课的学科价值,积极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案例,关照高职学生的心理,开展积极有益的教学活动,从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认同感。

例如,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并在积极的教育教学环境配合下宣扬案例中人物的精神品格,培养和发展高职学生所必要拥有的美德。如在《四书》(节选)的学习中,可以师生座谈交流的方式展开对孔子的金钱观、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中庸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启示等问题的讨论,在思想碰撞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通过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教学活动展示智慧、正义、卓越等美德。

大学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有着先天优势,易于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但在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要立足学科本质,避免变成政治说教课或心灵鸡汤课。因此,积极借助积极心理学中的方式方法,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个人人格特质,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的善端得到有效滋养,能够极大地消解说教模式,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获得传统文化传承。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和时代意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强烈感受到学习和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极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不良的学习行为和心理人格特征,影响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学校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因素的介入,能够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强化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幸福课堂的建设,也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素养,消除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队伍损伤,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居哲,叶杨,左志宏,等.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6).

[2]储兆晶,王冰洁,张晶,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5).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大学语文心理学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没有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