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种防治烟草靶斑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2022-04-02 03:07李再明杨学红王庙昌罗正红滕宏波祝金兰李忠旻王宏程王学坚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斑病普洱病斑

李再明,杨学红,王庙昌,罗正红,滕宏波,祝金兰,李 青,李忠旻,罗 艳,王宏程,王学坚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云南 普洱 665000)

烟草靶斑病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美国北卡罗纳州烟草主要种植地区流行,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2005 年中国辽宁丹东首次发现该病害,于2006年正式报道[2-3]。烟草靶斑病主要侵染烟草叶片,在苗期到大田成熟期均可发生,一旦发生则迅速蔓延,连片发生,造成烟叶质量和产量的降低[3-4]。2016 年在云南普洱烟区发生,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刘欣茹等[5]研究表明,普洱发生的烟草靶斑病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AG-3 融合群的TB 亚群,即沈阳烟草靶斑病(Rhizoctonia solani AG-3)。王潮钟等[3]研究表明,30% 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和20% 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周建全等[6]对12 种不同药剂对烟草靶斑病防治效果的试验发现,10%井冈霉素水剂和20%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可以作为防治烟草靶斑病的推荐药剂;刘斯泓等[7]研究表明,50%腐霉利·恶霉灵800 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到60.03%,可相对控制该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不同地区各药剂的防效存在较大差异,为准确掌握普洱地区防治烟草靶斑病的有效药剂,笔者研究了9 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治效果,旨在为防控普洱烟草靶斑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2017 年在景东县太忠乡开展试验,试验地块为2016 年靶斑病发病严重地块,种植烤烟品种为云烟87。

1.2 供试药剂

10%井冈霉素水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5%肟菌酯·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具体生产厂家和使用剂量详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及用量

1.3 试验方法

烟苗移栽后45 d 喷施第1 次药,移栽后60 d 喷施第2 次药。每个处理不少于200 株,各处理之间设置1行保护行,共10 个小区,种植烤烟2000 株,试验面积1440 m2。田间管理按《普洱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

1.4 试验调查

1.4.1 病害调查与分级

施药前先调查各处理的发病情况,每个处理随机调查5 个点,每个点调查3 株,调查全株叶片,记录病级、病株数。首次施药后7 d 调查发病情况;第2 次施药前和施药后7 d 分别调查发病情况。

按照GB/T 23222-2008 的分级标准,于第1 次喷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烟草靶斑病病情分级标准:0 级,全叶无病;1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 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 ~10%;5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0% ~20%;7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0% ~40%;9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40%以上。

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最高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100

相对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1.4.2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调查

在收获期,各处理按烤烟分级标准和烤烟各等级价格分别计算经济效益。

1.5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软件SPSS16.0 和Excel 2013 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病害发生情况

从表2 可见,在第1 次施药后7 d 时,处理1 和处理2 的病情较轻,防效达62.58%和55.13%,而处理6、处理5 和处理9 的病情较重,防效仅有29.70%、29.97%和32.61%;在第2 次施药前即第1 次喷药后15 d 时,处理1、处理2 和处理7 的防效达65.30%、59.14%和49.81%,防效较好,能较好的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而处理6 的病情稍重,防效仅为34.37%;在第2 次施药后7 d 时,处理1 和处理2 的病情最轻,防效达66.76%和60.04%,处理7 和处理4 的防效较好,分别达53.48%和53.36%,而处理6 和处理5 的病情较重,防效分别仅为36.5%和39.03%。

表2 不同药剂处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2.2 各处理对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采收烘烤过程中,按照处理进行采收、编烟,确保各处理之间不混淆,同时将烤后烟叶按照处理进行存放和分级,并计算产量和产值。由表3 可见,在不防治的条件下(CK),云烟87 产量为1533.45 kg·hm-2,产值为41755.84 元·hm-2。在防治条件下,所有处理均能提高产量和产值,增产200.25~697.20 kg·hm-2(13.06%~45.47%),增收5782.21~22888.40 元·hm-2(13.85%~54.81%),其中处理1 的上等烟比例最高,达70.15%,较处理10(CK)增产697.20.00 kg·hm-2(45.47%),增收22888.40 元·hm-2(54.81%),处理2 次之,上等烟比例达69.45%,较处理10(CK)增产646.80 kg·hm-2(40.22%),增收20106.85 元·hm-2(48.15%)。

表3 不同药剂处理烤烟经济性状

3 讨论

前期学者研究表明,烟草靶斑病发生需要高湿的环境条件,2005 年与2006 年中国丹东地区烟草生长季节的降雨偏多、且持续多日,并有雨雾天气,田间相对湿度大,导致该病在辽宁烟区严重发生[1-2]。普洱烟区在整个烤季属于高温、高湿、多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从而使得普洱烟区雨雾天气较多,给烟草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本研究结果表明,9 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井冈霉素水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的防治效果最好,在3 次调查中防效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最终的防效分别达66.76%和60.04%,说明这2 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具有相对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在发病初期喷施以防止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在普洱烟区,靶斑病多发生在森林覆盖率高、降雨量多、湿度高的地区,根据温湿度对靶斑病发生的影响特征,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底脚叶和田间杂草,提高烟田的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相对湿度,同时配合防效好的药剂,在发病初期提早用药,有效切断靶斑病病原菌的滋生和蔓延。

猜你喜欢
斑病普洱病斑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斑病综合防治要点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