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

2022-04-04 12:39李层
中国市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碳排放权电力企业

摘 要:文章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碳排放交易试点区域和企业产权性质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碳排放交易政策的推行,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也逐渐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碳排放交易试点区域的企业环保投资规模普遍大于非试点区域投资规模,非国有性质的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要大于国有性质企业。

关键词:碳排放权;环保投资;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5;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1-0005-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1.005

中国依靠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使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耶鲁大学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的得分为37.3,相较于2018年的50.74环境指数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排名没有变化,均为120/180,历年来均处于靠后的位置,因而环境保护也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一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国家也先后出台《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等一系列的环保方面的法律,借鉴西方国家的减排经验,我国于2011年也开始了碳交易市场试点建立的工作,将碳排放权交易引入到市场机制中,以期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来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是承担环境治理责任的主体。作为减排降污政策关注重点之一的电力行业,也是广大学者们研究环保政策的行业之一,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也率先从电力行业开始推行。因此,本文以A股上市电力企业为样本来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1.1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

基于科斯定理,碳排放权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一种商品,初始所有者是政府,政府设立定额的排放总量,通过免费分配或拍卖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这种具有负外部性气体的排放权分配给各个排放主体,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在交易市场上出售或者购买。以价格为信号引导企业做出决策,减排成本高的排放者会主动向减排成本低的出售者购买额度,这种机制在控制社会排放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实现排放量逐年下降的效果,实现帕累托最优。

1.2 碳排放权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

Newell认为相较于政府命令式的环境规制工具,市场型的规制工具更能促进企业的环保支出。环保投资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等特点,是由企业被动来完成的。影响企业环保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效应和激励效应两个方面。压力主要是来自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不同程度的关注。企业进行环保投资短期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和避免罚款,虽然短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会使得企业用于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各种资源受到压缩,但长期来看企业自身环境治理能力和技术提高,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履行了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励效应主要是受到政府环保政策的支持,不仅能得到政府资源的支持,也能向社会释放利好的信号,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这也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经济绩效是促进企业提高环保投资意识的一重大因素,同时环境规制、公司类型以及企业股东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自主性环境管理具有显著影响 。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治理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我国刚开始实施,尚不成熟,要将交易体系推向更大的范围内,就需要更多的实证检验来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重污染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体,也应该是承担环保责任的主体。因此,本文以电力行业为代表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的環保投资的影响。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成本收益理论,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都会考虑成本和收益,MR=MC是企业最佳的决策点。其中,MR是企业进行环保投资活动带来的收益,MC是环保投资活动的成本,当MR>MC时,企业才会主动选择进行环保投资活动。中国没有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之前,企业面临着宽松的政策要求,企业排放的成本也很低。在政策实施后,初期企业面临的排污惩罚要低于企业的环保投入,在处罚带来的成本没有高于企业环保投入时,企业都不会选择主动进行环保投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企业违规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当污染带来的处罚高于企业的环保投入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节能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环境治理。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和试点城市的建设使得企业能在市场上以高于治污减排成本的价格出售或者以低于减排成本的价格购买排放权额度,对于出售的企业来说企业的收益增加,对于购买的企业来说企业治污减排的成本减少,该项政策的实施能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因此本文假设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促进企业环保投入。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2019年A股沪深电力行业上市企业为初始研究样本。我国于2011年开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本文以2011年为基数年。

对于样本公司,本文剔除了下列类型观测值:一是主要变量有缺失的样本;二是截至目前被ST或者*ST的样本;三是在统计期间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变化的样本。

经统计,最终进行环保投资且主要变量数据完整的公司样本数为36个。本文的企业环保投资额的数据来自于企业年报通过手工整理得到,其他的财务变量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3.2 变量选取与定义

3.2.1 被解释变量:企业环保投资额(EPI)

本文借鉴吕明晗等的方法,将财务报表附注中相关项目的当期发生额作为环保投入。相较于现在大多研究使用的社会报告责任书、环境责任报告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财务报表附注展示的更加客观和可靠。根据对ISO 140001的标准进行解读,本文认为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包括在建工程明细下的废气废水治理、节能节水节电、脱硫脱硝脱氮除尘等项目的资本化的支出,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排污费、绿化费等。本文借鉴唐国平的做法用企业年初资产总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算术平均值对企业环保投资额进行标准化处理。gzslib202204041239

3.2.2 解释变量:碳排放交易政策(DID)

我国自2011年开始建设碳排放交易体系,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七个试点城市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本文将定义虚拟变量treat和time。其中,treat用来衡量企业所处的区域范围,当treat取值为1时代表企业处于碳排放交易试点区域范围内,取值为0代表企业处于其他地区;time是衡量时间的虚拟变量,取值为0代表企业处于政策实施以前年度,取值为1代表位于政策实施当年或者以后年度。即:DID=treat×time。

3.2.3 控制变量

本文重点考察了企业的规模、收益能力、投资机会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对企业的环保投资额的影响。

具体选值包括以下变量:规模(Size)为公司总收入取自然对数、负债率(Debtro)为公司期末总负债/总资产来衡量、净资产收益率(Lev)为公司当期净利润/净资产、托宾Q值(TQ)、现金持有水平(Cashhd)为期末现金余额与总资产的比值、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CRIO)、董事会规模(Brsize)即董事会人数取自然对数、独立董事比例(Rind)即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机构持股比例(Rino)以及企业的产权性质(Npr),国有性质取值为1,其余为0。

3.3 模型建立

为了检验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实施对电力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本文利用以下的双重差分模型来进行验证:

其中,i和t分别代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EPIit代表不同企业不同年份的环保投资额;treat代表不同地區;time为政策实施的时间;Controlsit为会影响企业环保投资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的产权性质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等;ui为地区随机的时间固定效应;ε为残差值。对于该模型重点关注的是系数β3的显著性,以此来判断碳排放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额是否有影响。

4 统计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企业环保投资额水平的平均值为0.00872,且标准差为0.0191,说明大多数电力企业环保投入水平都接近于平均值,且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都比较低;环保投资的最大值为0.205,最小值为6.94e-05,各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差异较大,电力企业在环保投资方面还有待继续提升以更好地进行环境治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DID的平均值为0.255,表明处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内的企业数量不多,我国的碳排放交易政策的推行还要继续,争取让更多的城市处于该政策的覆盖范围内。其余控制变量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4.2 回归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电力企业环保投资额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在模型(1)中不加入控制变量,模型(2)为加入了控制变量。两个模型中DID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环保投入具有正向作用。

从表2中看出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产权性质对企业环保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电力企业的环保投入对资本或者货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说明电力企业现在的环保投入水平较低是由于受到资本制约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为负,这也与之前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环保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投资,且带给企业的收益率较低,企业进行环保投资的目的更多的是维护企业的形象和政府的资源,因此当净资产收益率高时,电力企业更倾向于将资本投入产品生产环节而不是进行环保技术改造或环境治理。

4.3 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本文选择的稳健性检验方式是从数据中随机抽出1/2进行验证,稳健性检验在模型(1)和模型(2)中,DID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与上文的结论相一致,由此可见本文模型的稳健性较好。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电力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额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电力企业作为重污染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普遍规模较低,不同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二是该项政策与企业的环保投资额正相关;三是在试点区域的企业环保投入水平普遍要高于非试点区域的企业。

5.2 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市场交易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市场机制在交易中发挥的作用,使市场机制和命令型规制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碳排放权在企业间更好地流转,实现帕累托最优。最终,继续推动交易体系在其他试点区域的建立,让交易体系覆盖范围更大,更好地为排放主体服务。

第二,要增加社会各界对企业环保生产的关注。首先要加大政府宣传和奖惩力度,加强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其次要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消费倾向的转变,让消费者的选择倒逼企业改革;最后是媒体的关注也会对企业的环保行为施加压力,使企业为维持形象而进行环保投资。

第三,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低主要是受到资本的制约,因此企业可以在不同时期通过慢慢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环保投入的逐步增加。期初主要是避免环保惩罚;在中期,积极治污,争取环保奖励和补贴;在后期,要加大环保投资规模,生产绿色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偏好,提升企业的形象,从环保投入中获益。

参考文献:

[1]沈洪涛,黄楠.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提高企业价值吗[J].财贸经济,2019,40(1):144-161.

[2]刘磊,张永强.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税制度研究[J].税务研究,2019(2):46-52.

[3]NEWELL R G.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J].Hamilton project:discussion papers,2008(15-17):1-49.

[4]姜英兵,崔广慧.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基于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改革,2019(2):87-101.

[5]蔡宁,郭斌.从环境资源稀缺性到可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变迁[J].经济科学,1996(6):59-66.

[6]杨旭东,沈彦杰,彭晨宸.环保投资会影响企业实际税负吗?——来自重污染行业的证据[J].会计研究,2020(5):134-146.

猜你喜欢
碳排放权电力企业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论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碳排放权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配额交易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研究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对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