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2022-04-06 12:03周丽胡金龙李琳艾烨
关键词:潜力村落景区

周丽,胡金龙,李琳,艾烨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潜在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1].旅游开发作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中.近年来,广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主动融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新型产业,丰富旅游业,打造旅游新产品,截至2021年8月,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有313个,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202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强调要凝练文旅精品线,结合广西山水风光、民族文化优势,推动其在“文旅+”平台上绽放异彩,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等价值.然而,我国传统村落还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庞大且资源参差不齐的特点,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适合旅游开发,因此在开发前期需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估,以便对传统村落进行有选择性、有重点的开发,这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挖掘与保护[2-4]、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和竞争力分析[5]、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响应机制与措施[6-7]、旅游活化利用[8]、旅游开发潜力[9-10]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更具科学性.尽管国内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研究日渐增多,但作为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的桂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异质性景观和民族文化,关于该区域传统村落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11]、聚落景观构成[12]和公共空间构建机制[13-15]等方面,缺少对其旅游开发潜力的分析.

旅游开发利用不仅与传统村落资源有关,还深受社会、经济环境及旅游发展水平的影响[6].基于此,筛选出桂北地区40个旅游开发水平较高的村落进行分析,建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指标分值和权重构建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而对桂北地区20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为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

桂北地区位于湘、黔、桂三省接壤处,结合研究需要,本文所指的桂北地区指广西传统村落占比最大的桂林、柳州以及贺州三个地级行政区范围,共辖32个县级行政区,分布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09个,占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的74.64%,具有保存数量多、聚集程度高,分布密度大等特点[16].桂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人居,集聚着汉、苗、瑶、壮、侗等民族,因此形成了多元融合、特征鲜明的文化,又因特殊的地理环境,还保留有许多历史悠久、富有地域性特色的传统村落,且该区域已开发的高级景区中,有87个4A级景区、4个5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

1.2 数据来源

桂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来源于中国传统村落网;旅游名村、模范村和A级景区等名单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官网;经济和人口数据来自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20年《广西统计年鉴》;气象、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栅格数据(2015年)和其他空间数据主要来自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和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赋分

从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名录中,筛选出桂北地区的40个村落,作为旅游开发水平较高的“旅游村落”代表并结合已有研究[10],探究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驱动因子.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多方面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度和河流水系、气温和降水;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和高级景区,构建出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要指标,进一步分解为10个二级指标的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40个旅游村落所对应的各指标数值,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将各指标分为4~5级,并根据旅游村落在各指标分级中分布所占比重进行1~5分的赋分(表1),比重越小,分值越低.在对人文因素中的人口密度指标进行赋分时,旅游村落在73≤d<461人/km2数值段所占比重最大,该段赋5分;在461≤d<848、1 471≤d<4 367人/km2数值段比重逐渐减少,分别赋4分和3分;在848≤d<1 471人/km2段比重最小,因此赋2分.

表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赋分情况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gradingof tourism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2.2 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获取桂北地区20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对应的10个指标的数据,采用较客观的赋权方法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计算.

2.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式(1)中:Yij表示矩阵元素(i=1,2,3,...,m;j=1,2,3,...,n),Xij为第i个对象对应的第j个指标的初始数值,min(Xj)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max(Xj)表示初始矩阵第j列的最大值.

2.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2.3 旅游开发潜力指数模型

本文借鉴李博[10]所建立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指数(TDPI)模型,评估桂北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潜力,TDPI模型如下

式(2)中:Cij为第i个指标第j分级评分,Wi为第i个指标对应的权重,m为指标个数,n为该指标对应的分级数;其中,TDPI值越大,表明旅游开发潜力越强.

3 结果与分析

3.1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各旅游开发评价指标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对传统村落各指标数据进行相应的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及近邻分析等处理,得到各旅游开发评价指标与传统村落分布叠加图(图1-图10),再结合前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赋分情况(表1),对桂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具体分析.

(1)地形地貌:如图1所示,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高程值在74~1 048 m范围内,传统村落的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处于平原区域(<200 m)的传统村落有74个,据表1可知该范围内的分值为5分,之后随着海拔的升高,分值逐渐降低;一般来说,低海拔地区的传统村落交通便利,农业耕作条件较好,有利于旅游开发,而山地地区的传统村落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差;可见,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普遍受到地形地貌因素制约.

图1 高程 Fig.1 Altitude

(2)河流水系:如图2所示,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有74.16%处于5分值段,即大部分传统村落距主要河流在1 km以内;临近水源易形成良好的山水格局和高质量的水域景观,这也体现出桂北地区先民在选址建村的理想风水格局,临近水源可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高山河谷地带土壤肥沃、适合耕作,且该地区较少受到水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利于旅游业发展.

图2 河流Fig.2 Rivers

(3)植被覆盖度:据图3可知,桂北地区NDVI数值在0.284~0.920之间,按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植被指数由小到大分为稀疏(<0.73)、较稀疏(0.73~0.81)、较茂密(0.82~0.86)和茂密(0.87~0.92)四个区段.分析发现,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随着NDVI数值的上升而增加,分布在五分值段的有125个,说明该地区的大部分传统村落植被覆盖情况良好,具备一定旅游开发自然资源条件.桂北地区的传统村落大都有风水林,它有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以及为民居建筑提供原材料的作用,特殊的民间信仰也为良好的林地资源储备打下基础.

图3 植被覆盖度 Fig.3 Vegetation coverage

(4)年降水量:结合表1和图4可知,桂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 616.2≤MAP<2 290.9 mm范围内,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分值逐渐降低,这与桂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大多是木质的原因有关,降水少的地方,利于传统建筑的保存,且地质灾害较少;而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先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达到2 021.0 mm时,数量才下降.

(5)年均气温:结合表1和图5可知,气温偏低的地区一般海拔较高,交通相对不便,而温度较高的区域利于植物生长,且适宜人居.随着气温的升高,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呈先明显增加后缓慢减少的规律,气温在17.88≤t<19.77℃区间的传统村落分布最多,占总数的47.85%,说明桂北地区大多数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温度条件优越,适合开展活动.

图5 年均气温 Fig.5 Averageannual temperature

(6)社会经济:结合表1和图6可知,随着人均GDP的上升,分值逐渐减少,而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也是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减少,在19 234≤GDP<41 051元区间分布的最多,占总数的78.95%,说明桂北地区的传统村落普遍经济不发达,但封闭的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恰恰使这些村落原始风貌保存尚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图4年均降水量Fig.4 Averageannual precipitation

图6 人均GDPFig.6 Per capita GDP

(7)人口密度:据表1可知,桂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73≤d<461人/km2区间的分值为5分,人口密度最大的区间分值为3分,而人口密度在848≤d<1 471人/km2区间的分值最低,为2分,说明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受人口密度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人口少的地区对自然资源破坏相对较小,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而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旅游需求也相对较大.由图7可知,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减少,5分值段的传统村落占42.11%,说明该地区的传统村落虽大多地广人稀,但自然资源和乡土风情相对保存较好.

图7 人口密度 Fig.7 Population density

(8)客源市场:从表1可知随着距离的增加,分值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县城的经济水平较高且基础设施较完善,越靠近县城,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越便利;从图8可以看出,离市区驻地距离在10≤l1<20 km缓冲区范围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有73个,而在10 km内的传统村落有35个,仅占总数的16.75%;可见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其旅游发展与市场的联动性不强.

图8 客源市场Fig.8 Tourist market

(9)交通区位:村落的区位条件体现了游客来该地的难易程度,交通越发达,可达性越好,人流、物流运输越便捷,越有利于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据表1和图9可知,有67.94%的传统村落离主要公路网络距离在5 km内,可见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整体的交通可达性较好,这与广西实施的交通扶贫政策息息相关.

图9 交通区位 Fig.9 Traffic location

(10)高级景区:旅游景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周边村镇的旅游发展,并且传统村落与周边景区结合,有利于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旅游路线.据图10可知,桂北地区传统村落距离5A和4A级景区在10 km以内的传统村落只有69个,仅占总数的33.01%,说明桂北地区大部分传统村落缺乏周边景区带动发展.

图10 高级景区Fig.10 Advanced scenic spot

3.2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利用熵值法对获取的各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得到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表2).

表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权重及其测算数据Tab.2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and calculation dataof tourism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由表2可知,各评价指标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年降水量(0.174 4)>高级景区(0.146 1)>社会经济(0.127 3)>植被覆盖度(0.110 7)>地形地貌(0.097 3)>客源市场(0.085 5)>人口密度(0.083 7)>交通区位(0.079 8)>年均气温(0.060 5)>河流水系(0.034 7),且整体来看,人文地理影响因子权重大于自然地理因子,意味着人文因素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

3.3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指数模型构建及验证

结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各评价指标的分级评分和相应权重,构建桂北地区传统村落TDPI模型,得到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值及排名(表3),并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图示化(图11),结果可知,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值在2.97≤TDPI<4.91的范围内,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其分为三级潜力区:弱潜力型(2.97≤TDPI<3.88)、中等潜力型(3.88≤TDPI<4.24)和强潜力型(4.24≤TDPI<4.91).

表3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值及排名Tab.3 Potential valueand rankingof tourism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in northern Guangxi

图11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分级图Fig.11 Classification map of tourismdevelopment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northern Guangxi

为验证桂北地区传统村落TDPI模型及其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桂北地区的旅游村落、高级景区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分级图进行叠置分析,结果见表4.分析可知,有桂林漓江景区、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和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3个5A级景区与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黄姚古镇景区和芦笛景区等73个4A级景区分布在强潜力区,占总数的83.51%,分布在中等潜力区的高级景区占13.19%,且桂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分级与旅游村落分布所占比重也吻合,表明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利用TDPI模型进行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比较合理.

表4 不同旅游开发潜力分级与各对象的分布Tab.4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tourism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objects

3.4 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据表3和图11可知,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开发潜力,大致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强的趋势.强潜力型传统村落有72个,占总数的34.45%,其中桂林市有36个,贺州市26个,柳州市10个,分布在桂北地区17个县级行政区.按数量大小排序为:富川瑶族自治县(11)>恭城瑶族自治县、钟山县(10)>灵川县、三江侗族自治县(7)>阳朔县(6)>临桂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平桂区、平乐县(3)>融水苗族自治县、昭平县(2)>灌阳县、荔浦县、融安县、雁山区、永福县(1),这些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综合效益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中等潜力型有61个,占29.19%,弱潜力型有76个,占36.36%,这两类传统村落所具备的旅游开发条件相较不成熟,旅游发展潜力在整体表现上不突出,不宜优先进行旅游开发.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文章筛选出桂北地区40个旅游开发水平较高的村落为代表进行分析,从地理和人文两方面选取了10个驱动因子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各指标分值和权重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探究桂北地区20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潜力,得出以下结论:

(1)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的影响因素中,人文因素较自然因素影响大.人文因素的5个旅游开发驱动因子中,高级景区和社会经济因子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影响最大,体现了高级景区和社会经济因子在当前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占据核心位置.总的来说,该区域经济欠发展、人口密度低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高,因为这些村落一般对自然资源破坏相对较小,村落的原始风貌和乡土风情保存较好.而距客源市场、主要公路和高级景区近的传统村落更适宜进行旅游开发,其原因可归结为这些村落交通可达性好,与市场和景区的联动性强.自然因素的5个旅游开发驱动因子中,年均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影响比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较多的地区一般降水量小、温度适宜;海拔低、临近主要河流、植被茂密的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更为明显,这些村落一般农业耕作条件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2)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整体较高,旅游开发潜力值在2.97≤TDPI<4.91的范围内,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其分为三级潜力区:弱潜力型(2.97≤TDPI<3.88)、中等潜力型(3.88≤TDPI<4.24)和强潜力型(4.24≤TDPI<4.91).其中,强潜力型传统村落有72个、中等潜力型有61个、弱潜力型有76个.强潜力型传统村落中桂林市分布最多,其次是贺州市、柳州市,涉及17个县级行政区,意味着桂北地区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地区有强潜力型传统村落的分布.

4.2 建议

为了协调好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合该地区传统村落现状,从整体发展和分类发展两方面对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提出旅游开发建议.

4.2.1 整体发展建议

(1)桂北地区是汉、苗、瑶、壮、侗等多个民族集聚的区域,传统村落可结合各村落自身实际,扬长补短,挖掘自身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缘文化,打造富有广西地域性特色的旅游项目和品牌,以此提升旅游吸引力,避免被同质化.

(2)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机制,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原居民共同参与,提升和优化村落服务环境,促进村落健康有序发展.

(3)桂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呈现大分散的状态,各村落之间交通联系不强,应加强各传统村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善传统村落初级开发,采用串珠式旅游开发模式将强潜力型传统村落与附近的中等、弱潜力型村落串联在一起开发,打造丰富的旅游精品线路,有利于将分散的资源整合,集成群、连成片,形成整体效应,逐步带动桂北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4.2.2 分类发展建议

(1)桂北地区的旅游开发强潜力型传统村落自然和人文综合效益高,开发潜力突出,应优先开发,可借鉴已开发的传统村落经验,结合各村落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如,植被覆盖度高且距河流近的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可发展生态型旅游村落,但在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分区保护;处于人口密集度高地区的传统村落,可利用距离客源市场近的优势,发展周边短途旅游;距离景区近,交通较发达的传统村落,可结合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住宿型旅游村落.还应充分整合村落的山水、林田、饮食、服饰、节庆等资源,策划具有多样性、创意性的活动内容.

(2)桂北地区传统村落中中等和弱潜力型村落所占的比重大,这两类村落可挖掘自身优势产业,与周边景区或已开发村落合作,发展本地经济产业,积极对这类村落进行开发环境的优化,并保护好村落资源,等待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潜力村落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某景区留念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