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分析

2022-04-07 13:10丁溢修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画作中国画绘画

丁溢修

(澳门城市大学)

中国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中国画和西方画存在画风方面的显著差别,中国画是通过使用特制的毛笔来绘画,利用水墨和颜料在宣纸或者绸缎布料上绘画。中国画的题材通常包括山水、人物或者花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画在创作形式上、艺术精髓上颇具特色,而且中国画也阐释了与社会发展、自然、政治、经济、哲学、道德等多方面相关的知识。在中国画教学期间,文化教学也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教学带来影响。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丢失、文化氛围较为弱化的背景下,这就为中国画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消极负面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艺术

我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形成的文化精髓,中国画的灵魂就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结合目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本文对中国画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到中国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意义

古人在学习中比较重视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关注自身的修养,他们学习诗词曲赋琴棋书画等多种知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历史瑰宝、文化艺术作品,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画中更加直接地展示情感、记录情感,因而绘画与文学作品也密不可分,诗词画作之间也相得益彰。在唐宋时代,人们受到了多种文化的良好熏陶,通过对诗词画作的欣赏,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审美情趣,这也使中国画创作中对绘画作品的鉴赏,不能够单纯地以绘画技巧作为标准。如用笔墨书法的乐趣,及艺术作品是否有精神内涵,就决定了该作品的水平。绘画作品展现出人类的精神境界,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感悟和生活情趣,这也是评判画作质量的关键指标。

(二)中国画展现传统文化精神

绘画的方法往往是将创作者的文化、技巧展现在画作的审美上、思想上,即将自身创造的价值观都显示在画作之上的具体展现方式,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深度发扬,而且这也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画作中的精彩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基石。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给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中国画创作者要将自己的身心修养、精神内涵都展现在画作中。画作创作时,画家会用一些植物来展示自己的情操,更加凸显创作美。如梅兰竹菊等意象受到文人的青睐,特别是郑板桥画的竹子成为经典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优质的绘画作品提高了绘画者的审美能力,也使现有艺术创作实践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画家不再局限于现有的价值理念[1]。

二、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1.中国画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缺失

我国古代画家的人文底蕴比较深厚,在画作中融入大量人文知识,但是目前中国画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在中国画教学中没有渗透大量的传统文化,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这也使得中国画教学丧失了发展的灵魂。教学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国画,主要是教师为了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容。目前,高校的中国画教学要注重学生绘画技巧的学习锻炼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学生过于薄弱的文化功底使其难以传承传统文化,进而在未来难以创造出优秀的中国画作品。特别重要的是,在信息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部分民众对外来文化过于推崇,这会造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受到一些人的忽略和漠视,因此,文化传承就会受到挑战[2]。

2.中国画教育中文化修养的缺失

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期间,由于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文化修养不足,造成现在多数学生都存在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很多学生将该课程学习只当作一门课业来对待,并没有掌握中国画的学习精髓,中国画涉及大量其他学科知识,只有长期积累大量的知识,才可创作出优质的中国画,而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中国画创作手法、技法,并没有对整个文化体系有深层次的认知,学生的文化修养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能真正地理解绘画,更不能理解画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时,即便学生在绘画中笔法比较精湛熟练,但是缺少完备的文化知识,没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就不能掌控艺术教学的深层次内容,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活力,也未能真正展现出创作的活力,无法使绘画生动地展现在观者面前[3]。

(二)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从当前的中国画教学来讲,教育学习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国画,学生不知道使用哪一种工具,只是简单地认为中国画就是毛笔画。在欣赏山水画作品中,应该学习作品中大量的哲学思想、宗教知识及自然地理的知识。因为画家在绘画时,对周边的自然事物、所处时代的哲学思想都有深度了解,不只是在画作中简单地皴擦点染。在学习中国画中,教师往往会将画作的创作技法向学生讲解,在课堂上过多地教导学生如何绘画,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为什么创造出该画作,而且学生在创作时,出现了大量借鉴痕迹,对中国画的认知不够精准,对中国画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和透彻,这是目前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

三、完善中国画教育的途径

开设中国画教学课程,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画教学相融合,作为当前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有更多的绘画创作灵感。此外,学生需要做到学以致用,在中国画创作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现出来。

(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当前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对于当前中国画专业学生来讲,传统文化理论和知识积累都是学习的基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学生不能只是一味追求绘画技法,还要懂得中国的文化知识,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画创作也有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只有在当前文化理论上有深度的理解和认知,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进而创造出更高品质的中国画。中国美术教育应该秉持全面素质教学原则,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的绘画技法,同时,了解古代的诗词歌赋所包含的人文意蕴[5]。

(二)改进中国画教学模式,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中国画教学会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结合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中国画教育者需要集思广益,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的教学技法和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应用兴趣化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及观察评价,积极利用资料教学法、影像资料教学法,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画的讲解当中。例如,在讲解梅花的绘画技法时,让学生学习一些与梅文化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这些词句的真实意义,以及在欣赏画作时,能够品读出创作者的思想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解放思维,从而培养出符合当前时代社会需要的绘画人才[6]。

(三)鼓励学生选修历史文化课程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要鼓励学生选修古代文学、历史学等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其中受益,可邀请一些历史专家、教授、教师或中文教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诗词歌赋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好中国古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内部文化知识的融入工作。教师可以向学生宣讲大量的历史典故,因此,要在历史、文化史等方面做好研究学习。书法和绘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书法课,使学生认真学习书法,并进行篆刻练习,从中体会绘画技巧,锻炼学生的绘画书法,继而提高中国画教学的专业水平,对现有书法学习也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书法和绘画同源,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国画时,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绘画时可以斜着、竖着使用毛笔。在学校中,开设艺术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的艺术和文化,并深入考察研究。例如,在陕西有大量的唐代的帝王墓,具有更丰富的考察价值,在陵墓中也出土大量的壁画藏品,对这些陪葬品的研究,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画都有深刻的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绘画和文化,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借助博物馆和图书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校应该与博物馆、美术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展示古代文化作品和绘画作品。对于中国画专业教学来讲,学生应该主动参观博物馆,欣赏名作,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知识,可以仿照作品进行临摹。在临摹时,应该使学生对所临摹的作品及其历史背景有一个深刻、系统的了解,临摹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其欣赏能力,对于提高文化素质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7]。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对现有教育机制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教育中,可以设置教学课程,以考试评价作为测评依据,让学生对现有文化教育有深刻的认知。通过传统文化教学提升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而且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自身的理论实践相结合,以此形成特征鲜明、绘画艺术语言独到的艺术作品。

(六)改革美术高考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要对线下教学机制加以改革,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美术绘画技能,还要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未来的中国画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应该平衡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分数配比,通过深度调研和论证优化美术生的招生机制。

(七)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

作品的创作者由于其性格、生活经历、审美价值观的不同,因此会影响作品的质量以及价值。在一幅优秀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画家的个人修养会影响整个画作的品质。在学习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多参观古代文化艺术展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学生也可以在写生中感受中国山水之美,感悟宁静淡雅的人文思想意蕴。

与西方国家油画注重写实不同的是,中国画更加注重写意,对画面实物比例布局的关注度不高,而注重笔墨的使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点是教师通过笔墨的使用展现出画家自身的思想和作品中的意蕴内涵。在传统艺术创作中,书法和绘画作品是相辅相成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在中国画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中国画及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对于中国画教学内容来讲,艺术方面可采用动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整体布局,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结语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不仅仅是绘画技法上的熟练,其中还包含作者的艺术文化修养,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经典的文化书籍,让文化修养教育受到学生的重点关注。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画创作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问题,同样也关乎文化修养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以及激发创作灵感。

猜你喜欢
画作中国画绘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远方》中国画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