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和三级医院护士叙事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4-07 07:38徐誉珍
全科护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态度问卷护士

徐誉珍,韩 琳,李 丽,彭 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以及《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2]均明确要求“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叙事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故事的倾听、吸收,帮助病人对生活、疾病故事进行有意义的重构,并发现其中护理要点,继而对病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3]。实施叙事护理有利于缓解护患矛盾,和谐护患关系[4]。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将叙事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当中[5-6]。护士是实施叙事护理的主要因素,其对叙事护理的认知决定临床叙事护理开展的效果。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旨在了解咸阳地区二级、三级医院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叙事护理开展及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抽取咸阳市19所二级、三级医院4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从事护理工作≥1年;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不在岗;②实习生;③进修人员。

1.2 调查工具及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医院级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职务等。②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问卷。该问卷是由黄辉[7]研制,共3个维度22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46,信效度良好。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方法,设置防重复填写,防止重复提交,问卷填写时间不少于5 min。调查前研究者取得各医院护理部及各科室护士长同意,向各科室护士长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再由科室护士长向科室微信群发放问卷链接,护士知情同意后直接匿名在网络上进行问卷填写,最后由终端统一回收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28份,回收有效问卷413份,有效回收率为96.49%。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及其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总分为(23.08±4.29)分,条目得分最高的是“对疾病和病痛的理解”(4.50±0.91)分,条目得分最低的是“从需要层次考虑,病人叙事是属于哪一层次的需要”(3.30±1.35)分;临床护士叙事护理态度得分为(29.55±4.53)分。条目得分高的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病人或家属的故事及相关感受”(4.06±0.99)分,“对病人的生活故事经历等感兴趣?”得分较低(3.28±0.88)分;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行为得分为(28.61±4.31)分,条目得分最高是“倾听病人叙述生活故事时的心情”(4.06±1.22)分,得分最低的是“尝试过将自己临床工作与病人相处的细节撰写成护理小故事,从而讲述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2.74±1.21)分。不同年龄、医院级别、学历、工作年限及职称的护士叙事护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医院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务及职称的护士叙事护理态度和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影响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认知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维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入=0.05,α出=0.10。统计结果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能分别解释因变量变异的28.6%,28.7%,22.0%。见表2。

表2 影响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认知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413)

3 讨论

3.1 护士叙事护理知识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总分为(23.08±4.29)分,与于翠香等[8]的关于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的调查结果一致,但低于黄辉[7]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我国叙事护理尚未形成成熟的知识体系,推广较少,并且地域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关。西北地区由于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对叙事护理的研究较中东部发达地区欠缺[9]。叙事护理知识得分最高的是“对疾病和病痛的理解” (4.50±0.91)分,说明临床护士基本掌握叙事护理内涵,只有将疾病和病人本身分离才能了解病人真实的需求,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从需要层次考虑,病人叙事是属于哪一层次的需要”条目得分最低(3.30±1.35)分,表明临床护士对于叙事护理的认识比较表浅,没有深入透彻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叙事护理内涵,因此学校教育课程中可适当增加人文学科及叙事相关课程及学时的设置,利用叙事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训[10]。医院的继续教育中增加以叙事护理为主题的培训以及在人文关怀相关培训中增加叙事护理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水平。

3.2 护士叙事护理态度现状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叙事护理态度得分为(29.55±4.53)分。得分高的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病人或家属的故事及相关感受”(4.06±0.99)分。说明临床护士认同病人及家属的故事和感受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护患关系的和谐作用显著。病人对于自身故事与感受的叙述,有利于病人或家属内心情感的宣泄,从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11]。“对病人的生活故事经历等感兴趣?”得分较低(3.28±0.88)分,分析原因可能与现阶段我国医疗体系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人员配备不足有关。目前,护理的工作中重点仍然是护理技术的完善与提高。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下,护理人员无法为病人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的照护[12]。因此,医院管理者需要增加临床护理人员配备,合理弹性排班,减轻护士工作量,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护士对于学习和开展叙事护理的积极性。

3.3 护士叙事护理行为现状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行为(28.61±4.31)分。得分最高是“倾听病人叙述生活故事时的心情”(4.06±1.22)分,说明大部分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倾听病人的叙事是能够合理控制情绪并回应病人,倾听回应及情绪控制是叙事护理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护理人文关怀的方法,护生及在院护士人文教育培训中也涉及了此方面的内容[13]。得分最低是“尝试过将自己临床工作与病人相处的细节撰写成护理小故事,从而讲述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2.74±1.21)分。叙事护理要求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也要求护士通过文字形式将病人的叙事进行记录梳理进行反思性写作。护理管理者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通过精细阅读、反思写作[14]等方式培养临床护士的叙事行为。

3.4 影响护士叙事护理的相关因素

3.4.1 医院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医院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二级医院(P<0.01)。二级医院由于人员学历水平、医院资源的限制,对于新知识的更新获取比较滞后。二级医院应通过优化资源,建立激励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叙事护理的积极性,组织多种形式叙事及人文方面的培训;管理者要主动关心护士,营造团结友爱,关爱病人的科室氛围并合理优化人力资源,调整薪资结构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社会人文支持[15],提高护士对实践叙事护理的积极性。

3.4.2 学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高。不同教育程度的护士所接受的人文和沟通课程的程度不同。学历越高人员接受新理念、知识的能力越强,同时学历高的护士接受信息的途径广泛,对于自我提升的意愿也较为强烈[16]。医院应针对不同学历水平的护士定期开展个性化的叙事护理相关学习培训、人文关怀学术讲座,叙事护理相关案例演讲等方式,利用线上及线下多种平台进行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及形式[17-18]。

3.4.3 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护士叙事护理态度得分高于男护士。研究显示,相较于女护士,男护士沟通倾听能力比较欠缺,同时也缺乏来自组织的支持,导致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以及积极度较低,影响其对于叙事护理的态度[19-20]。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改善男护士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培养男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分配男女护士工作,以改善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积极性[21]。本研究中男性护士较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3.4.4 职称、职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职称、职务越高的护士叙事护理态度、行为得分越高。 职称、职务越高的护士临床经验及学习机会越多,对于优质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深入了解,与病人的沟通也较多,对于叙事护理有着积极的态度。叙事护理作为一个新的护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也有利于提升护士职业精神,完善职业人格[22]。因此,管理者需要结合不同职称及职务护士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为低职称护士提供关心和支持,增加外出进修、培训学习机会,树立良好的叙事护理信念。同时优化排班,确保临床护士有更多时间学习新知识。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级、三级医院护士对叙事护理态度较好,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医学院校学校应加强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叙事护理相关课程,医院管理者要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于不同特征护士叙事护理相关培训,同时合理弹性排班,减轻护士工作量;医疗单位也应加强对于基层医院的培训及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护士对于叙事护理的认知,促进叙事护理在临床的开展。

猜你喜欢
态度问卷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态度决定一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