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之需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的论述

2022-04-07 15:38贺汉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富资本规范

贺汉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1],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之需。

一、人民至上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表现为物,实质是以物为手段占有社会劳动的生产关系。资本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资本运动的基本表现是资本扩张。资本扩张表现为占有更多、更好的物质要素。占有物,先得创造物,这使得资本扩张具有发展物质生产力的积极性一面。对资本扩张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曾肯定地指出,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36马克思还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另外,资本又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3]这实际上说明了资本形成于市场经济,资本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重要优势在于资本发挥了聚集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

但是资本的本能是利润至上而不是人民至上,“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4]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身,在资本家眼中,一切事物的存在价值由增殖资本价值的大小来判定,人民不是最高价值而是最大手段,不能实现价值增殖“物”是废物,不能实现价值增殖的“人”是过剩人口。任由资本扩张,劳动者日益沦为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单面人”,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均变为冷酷的金钱关系。资本扩张实质是通过扩大对“物”的占有实现社会权力扩张,任由资本扩张,整个社会将被资本拖入全面物化的时代。利润至上的资本,只要有机会,便可能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无形资本更容易实行扩张,任由资本扩张,整个社会经济必然脱“实”向“虚”。所以,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实现资本积极作用的根本前提。

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实现人民至上价值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40 多年来,资本与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共同贡献,对此,我们不应否定。但是资本如“水”,当下,我国资本已从早期的涓涓细流变成如今的汹涌奔流,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发展秩序,互联网平台公司独占大数据恶化了商业生态,城市房地产市场已成为私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文教卫成为资本遂利的新兴产业,染指、甚至取代国家金融已成为一些金融新贵付诸行动的梦想。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大兴水利工程”,对资本有序疏堵、合理引导,大兴资本实现人民至上价值之利,大除资本妨碍实现人民至上价值之害。

二、人民至上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自资本面世,便有一定的价值为其发展提供方向指引,这种价值就是资本至上,即利润至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到人间的不良资本。不良之物必行不良之事,必有不良之果,资本主义的资本扩张给人类带来了更多带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政府的根本职责是为资本扩张开疆拓土、保驾护航。扩张中,各类资本难免产生矛盾,资产阶级政府会站在总体资本的角度对各类资本进行协调,必要情况下,也会进行规范和引导,特别是当西方资本占完国际空间,或向国际空间扩张受阻时,西方国家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对付发展中国家,实行“逆全球化”,清除“垃圾人口”方面的协调行动。所以,既要看到规范和引导资本是现今世界的普遍做法,也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规范和引导资本的一些具体做法,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规范和引导资本,本质上受资本至上的价值指引,它们越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它们的资本便越是不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逐利的本性不会改变。事实上,改变了资本这一本性,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也就丧失了,至少会大打折扣。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此,我们不必问它姓“资”还是姓“社”,关键是勿忘人民至上,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确保资本为人民所用,而不是人民为资本所役。幸福是人民共同性的根本追求,人民幸福的根本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共享发展机会、发展成果是促进人民共富的根本途径。共富,可以理解为共享富裕生活,所以,人民共富是人民共享的直接目标,实现人民共享且共富是人民共福的根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关于人民共福、共享、共富的论述实际上为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导向,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规定了具体路向,即通过规范和引导把资本变成实行人民共享、促进人民共富,增进人民共福的强大力量。实行人民共享,要求打击垄断,防止资本控制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促进人民共富,要求公平分配,确保资本获取利润既合理又适度。增进人民共富,要求资本提升精神境界,建立家国情怀,不要唯利是图。

显然,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规范”和“引导”各有侧重点。任由资本野蛮生长,无序扩张,不但会由此滋生权钱交易、物欲横流、拜金盛行等社会问题,资本还会在扩张中萌生改变社会主义经济规则,挑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野心和冲动,所以,“规范”侧重于依据人民至上价值为资本扩张立规矩、划边界,确保资本不得胡作非为。“引导”则侧重于遵循人民至上价值,利用资本逐利的特性,将资本引导到增进人民福祉,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领域中,如实体经济、自主创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进文化、环境保护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急功近利”“锱铢必较”“无孔不入”地通吃。也就是说,“规范”主要是遵循人民至上价值治理不良资本及其作用,“引导”主要是遵循人民至上价值引导资本发挥良性作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资本受公共意志支配,特别是受国家意志支配,不会无序扩张、唯利是图,现阶段我国规范和引导资本,对内,主要是规范和引导私有资本健康发展,对外,主要是防阻西方垄断资本在我国无序扩张。

三、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强化人民至上的根本保障

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体现并保障着人民至上价值的实行。我国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旧中国又大又穷且非常落后,若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便匆忙允许、鼓励私有资本存在并大力扩张,对外,我国必将成为西方垄断资本转嫁危机之佳所,对内,国内私有资本必然要走复辟资本主义的老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国人民艰苦奋斗,而且还发生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但计划经济的实行奠定了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站起来”的基础,使得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时,具备了既利用又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实力,所以,不应以改革开放后的成绩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成绩。

消灭资本主义资本不能等同于消灭资本,马克思指出,“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不过是所有制的社会性质。”[2]46马克思在这里并未规定“集体财产”不能是“集体资本”,即公有资本。马克思还提出了资本扩张的重要后果是,“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4]这就是马克思利用资本消灭资本的观点。显然,承认资本存在是利用资本消灭资本的根本前提,而利用资本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因为资本的实际作用由社会根本制度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同于消灭市场、消灭资本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资本至上的所谓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守的是人民至上价值,保障着人民当家作主,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作恶多端,社会主义制度节制资本无序扩张,严禁了资本享有控制社会的权力,迫使资本止恶扬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治理的重要优势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上实现攻坚克难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和引导私有资本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新时代,我们要更深化地理解资本的性质,更辩证地认识资本作用,更深入地把握资本运行规律,特别要着力建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1]

猜你喜欢
共富资本规范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